• 1、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丘陵 B、山地 C、平原 D、高原
    (2)、我国地形的类型特征是(     )

    ①类型多样②山区面积广大③类型单一④耕地面积广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形剖面图,能反映沿30°N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
    A、    B、    C、    D、   
    (2)、我国陆地地势特征(     )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使各阶梯内部地势高差大 C、使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3)、三级阶梯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第一级阶梯中部 B、第二级阶梯中部 C、第二级阶梯北部 D、第三级阶梯南部
  • 3、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图为2016~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代表的是(     )
    A、①为人口出生率 B、②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C、③为人口死亡率 D、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2)、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是(     )
    A、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人口出生率变化最小 C、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3)、据图判断,2022年我国(     )
    A、人口出现负增长 B、生态环境改善 C、老龄化问题缓解 D、医疗水平提高
  • 4、2023年4月6日,历时163天的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本次科学考察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科学调查工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只有-33℃,如果有一丝微风,你会听到自己呼吸飘走时被冻住的声音,就像爆竹的癖啪声;七级大风真是平平常常,早上施放的探空气球,还没灌满气,就被吹爆了;暴风雪里的雪根本不是天上来的,而是地上卷起来的,南极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南极点附近只有5毫米。

    (1)、我国已经建成的四个南极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站,距离南极点最近的科考站站。
    (2)、南极地地区与北极地区相比较,更寒冷的是
    (3)、根据材料二,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4)、我国的科考队员一般选择在11至12月抵达南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 当科考队员登上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主人”是(代表性动物)。
    (5)、我国科学家“长途跋涉”赴南极科考,主要是为了(     )
    A、开发利用种类多样的自然资源 B、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开展科研 C、建设南半球航空交通运输枢纽 D、开辟中国游客旅游新的目的地
  • 5、

    【热带雨林的未来】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境内约占60%。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受到世人关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明位置

    巴西北部地区的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1)描述巴西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说出巴西热带雨林所属的地形区名称,并说出其气候类型及特点。

    探究二知效益

    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此外,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热带雨林还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大气对地面的增温作用。

    (3)列举热带雨林的作用。(至少三点)

    探究三论未来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甚至影响全球的气候。近年来,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4)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对热带雨林是保护还是继续开发争论不休,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6、读美国本土和俄罗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有“世界加油站”之称,我国从该国进口石油最佳运输方式是
    (2)、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读图分析其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3)、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海运业在交通运输中所占比重不高,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在亚洲部分的铁路主要分布分在南部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4)、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可知,美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
    (5)、美国五大湖附近形成乳畜带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6)、俄罗斯和美国在自然地理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试列举一例。
  •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起,美国玉米生产受到的冲击很大。

    材料二: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1)、美国本土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图2)。

    (1)、根据材料一可知,受关税摩擦影响很大的美国农业带(区)是图1中的(填字母)处,简要分析该地区适合种植玉米的主要自然条件
    (2)、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图1中甲地区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源地,位于(填城市名称)东南的“”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分析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主要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4)、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工业区,试分析其发展条件。(至少答出两点)
  • 8、通过温室栽培,南极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下图示意南极智慧温室大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智慧温室大棚有效改善了当地蔬菜种植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热量不足 B、降水不足 C、地形崎岖 D、光照不足
    (2)、南极智慧温室大棚底部架空,其目的是(     )
    A、防暴雨洪水进入 B、防大风积雪掩埋 C、防紫外线辐射 D、放置生产农具
  • 9、读甲、乙两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两国共同的特征是(     )
    A、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B、都位于低纬度 C、都濒临太平洋 D、人口以混血种人为主
    (2)、两国人口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该地区(     )

    ①开发较早②气候温暖湿润③海运交通便利④平原面积宽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社会经济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发展中国家,乙为发达国家 B、甲国经济以工业为主,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C、甲、乙两国首都所在地的气候类型不同 D、甲国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国以小麦为主
  • 10、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截止2021年12月底,全球已有136个国家制定了“碳中和”目标。“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读“巴西某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被类型是(     )
    A、高山草甸 B、温带荒漠 C、热带草原 D、热带雨林
    (2)、该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对实现全球“碳中和”的影响是(     )
    A、难度加大 B、难度减小 C、毫无影响 D、无法确定
    (3)、在该植被分布区,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建立国际基金,支持开发雨林 B、加强环保教育,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C、扩大农业种植区的范围 D、加大道路和房屋的开发和建设
  • 11、读巴西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前列的是(     )
    A、咖啡、甘蔗、柑橘 B、香蕉、棉花、大豆 C、玉米、可可、橡胶 D、剑麻、菠萝、丁香
    (2)、下列有关巴西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地跨两大洲 B、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
    (3)、小明2月下旬从巴西旅游回来,下面是他的见闻,其中有一句是不可信的,请你找出来(     )
    A、在巴西我见到了混血儿童 B、我赶上了盛大的狂欢节,还跟着当地人学跳桑巴舞 C、在圣保罗街头我见到了比哈尔滨规模还大的冰雕艺术 D、和巴西孩子一起踢足球,使我球技大增
  • 12、芝加哥早期是美国的农业城镇。1848年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之间的运河修通后,迅速成为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城市。随后兴修铁路,发展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述资料,芝加哥城市的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河湖转运点 C、位于大西洋沿岸 D、位于美国东北部
    (2)、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铁丰富             ②科技发达             ③交通便利             ④水能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3、美国自然环境优越,科学技术发达,是世界上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读美国地形分布图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美洲北部 B、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C、北部陆上邻国是加拿大 D、是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A、以亚热带作物种植为主 B、自给自足,商品化程度低 C、地区生产专业化 D、咖啡、可可等农产品可供出口
    (3)、美国是世界上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发达 B、人口众多 C、国土辽阔 D、资源丰富
    (4)、美国本土东北部在工业革命后,农业由传统的杂耕农业转变为以乳畜业为主的专业化农业。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 B、气候冷湿 C、机械化水平高 D、劳动力不足
  • 14、五带图,完成下列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名称.A , B , C , D , E
    (2)、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带和南温带。
    (3)、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带和南寒带。
  • 15、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D时,此时北半球是(节气),这天之后的太阳直射点往(填方向)移动。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现象。
    (2)、当地球转动到B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南半球处在(季节)。
    (3)、你今天考试时(10月9日),地球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 16、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两地的经纬度坐标。A , B
    (2)、A地位于B地的方向,D地位于B地的方向,C位于A方向。
    (3)、从东西半球看,B地位于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D地位于纬度地区,从地球的“五带”看,A地位于带。
    (4)、AC两地所在纬线较长的是地所在纬线。
    (5)、同一晴天中,AB两地更早看到日出的是地。
  • 17、下列关于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B、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C、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D、东边总是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 18、人们常说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     )
    A、热带四季的天气变化 B、寒带四季的天气变化 C、温带四季的天气变化 D、一天中的天气变化
  • 19、地球仪上(     )

    ①有底座②有经纬线③标注了公转轨道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北半球夏至日是(     )
    A、6月22日前 B、12月22日前后 C、3月21日后 D、9月23日前后
上一页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