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2021年10月16日6时,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     )
    A、食品加工技术进步 B、冶金技术重大突破 C、航天技术世界领先 D、纺织技术更新换代
    (2)、下图示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3)、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景象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2、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和广州气候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广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气候,是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2)、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的“南大门”,据图分析其发展经济的优势:
    (3)、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为拓展城市建设用地,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填海造陆和;改革开放初期,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内陆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3、读黄土高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山脉是 , 丁是被誉为“塞外江南”的平原。
    (2)、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严重,试分析其气候方面的原因: , 加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是
    (3)、图中西安所在省的简称是
  • 4、棉花喜温、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新疆有我国最大的棉区,阅读图文材料,结合地理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是一个以族(少数民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新疆棉花产区分布的特点是
    (3)、新疆的气候类型属于 , 结合图文资料说明该地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
    (4)、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铁路大动脉,①铁路线是其在中国境内的组成部分,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对接。
  • 5、2022年2月5日,中国和厄瓜多尔发表联合声明,深化中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图为厄瓜多尔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厄瓜多尔河流分布的特点: , 并说出判断理由:
    (2)、说出厄瓜多尔城市分布特点: , 并分析主要原因:
    (3)、依据图示信息,分析厄瓜多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措施:
  • 6、读印度1月和7月风向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A中,印度盛行季风,来自洋;图B中,印度盛行季风。
    (2)、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和小麦;对印度农业有重要影响的是季风,当它发生异常时,印度容易发生灾害(气候灾害)。
  • 7、中国山脉纵横分布,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也往往是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地形区,表示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2)、图中山脉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天山山脉 B、太行山脉 C、大兴安岭 D、秦岭
  • 8、读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拔低于200米的地区人口稠密 B、海拔高于1000米地区人口稠密 C、人口分布最少地区是海拔在1000-2000米 D、海拔200-1000米的地区,人口大约占50%
    (2)、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水热充足 B、生产力落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开发较早、工农业生产发达、交通便利
  • 9、新西兰和日本都是经济发达的岛国。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新西兰和日本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北温带②位于中纬度③位于西半球④太平洋西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西兰适宜发展畜牧业,日本适宜发展种植业,造成两国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劳动力
    (3)、日本捐赠中国的防疫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雲(云)雨,明月何曾是两郷(乡)”,出自唐王昌龄《送柴侍御》,体现了日本东西方文化兼容。日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还有(     )
    A、语言 B、动漫 C、戏剧 D、西装
  • 10、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某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与实践,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地的海拔可能是(     )
    A、490米 B、480米 C、470米 D、460米
    (2)、图中公路起伏最小的是(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D、无法判断
    (3)、④处位于(     )
    A、山谷 B、山脊 C、陡崖 D、鞍部
  • 11、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使得北冰洋的“黄金水道”的开通成为可能。读北极航线与传统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泛指北极圈以南的地区 B、以陆地为中心 C、四周被大洋包围 D、①为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
    (2)、图中连接亚洲与北美洲、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莫桑比克海峡 C、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
    (3)、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是(     )
    A、沿途风景优美,气候炎热 B、缩短航程,节省时间 C、一年四季均可通航 D、途经国家众多,贸易频繁
    (4)、下列沿着北极航道旅游,不能感受到的景象是(     )
    A、冰天雪地、气温较低 B、因纽特人在捕鱼 C、北极熊在冰面上觅食 D、有时正午太阳照在头顶正上方
  • 12、读图和下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2010年3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第一个“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响应,该活动旨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地球气候变化。

    (1)、关灯接力活动从大洋洲开始,经亚洲、欧洲、A洲、B洲,最后在北美洲西岸结束。
    (2)、国际日期变更线经过北冰洋和C洋。世界上最大的平原②平原。
    (3)、3月28日世界各地举行“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此时悉尼的季节是季。
  • 1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线路①②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C、D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察点,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2)、在图中①②两条考察路线中,考察小组沿着山脊前进的是路线,坡度较陡的是路线。
    (3)、若甲、乙两处形成一条河流,则这条河最可能出现在处。
  • 14、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纬线)附近地区;
    (2)、A地与B地都处在北回归线附近,A地的气候类型是 , B地的气候特征是
    (3)、C、D、E分别处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其中降水较少的是地,导致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5、读图,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曲线降水量图,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热带季风气候 B、乙----地中海气候 C、丙----亚热带季风气候 D、丁----温带大陆气候
  • 16、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东北风4级的是(     )
    A、 B、 C、 D、
  • 1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陆地与海洋交界地
  • 18、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向东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向西
  • 19、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厘米,两地实地距离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0 B、1∶50000 C、1∶4000000 D、1∶5000000
  • 20、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笼罩在黑夜之中 B、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C、北京的天还没有亮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上一页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