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李可和张凯绘制的学校平面图分别如左图、右图所示(两幅图均长6cm,宽4.7c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可和张凯绘制的平面图相比,较容易看懂的是画的图,原因是
    (2)、若他们学校长600米、宽470米,则张凯绘制该图所用的比例尺是
    (3)、判断李可同学绘制的平面图的方向需要依靠 , 花坛位于A教学楼的方向。
    (4)、请列举一例你在生活、学习中使用过的地图并说明该地图帮你解决的问题。

    示例:河北省交通线路图,可以帮助设计省内旅游路线。

  • 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现有酒泉、西昌、文昌、太原四大航天发射中心,他们的特点如下所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现阶段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发射太阳同步轨道、中低轨航天器和火箭全程试验的理想场所。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现有四大航天发射中心位置图。

    【经纬网作用】

    (1)定位: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都可以用经过该点的的度数来表示。如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28.2°N,102°E),则它位于图中(填字母)处。

    (2)定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图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方向。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3)我国的四大航天发射中心均位于(选填“南”或“北”)半球,在图中(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本初子午线。

    (4)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根据各航天发射中心的特点,你认为它最有可能在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 3、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凌晨4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强震,伤亡惨重。该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全球变暖 C、水土流失 D、板块运动
  • 4、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各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称为泛大陆,其周围是广阔的大洋。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几块,每一块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不同方向漂移,最后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科学家是(     )
    A、张衡 B、麦哲伦 C、魏格纳 D、哥伦布
    (2)、依据材料,将图像按发展的先后顺序可排列为(     )
    A、④③②① B、①③④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3)、下列事实,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B、南美洲、非洲两大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C、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D、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 5、2023年4月10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消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山地质公园内的一个岩洞中发现了一枚九尾狐甲鱼化石,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首个完整保存尾鳍的盔甲鱼类化石。九尾狐甲鱼生态复原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的该种化石除了有利于研究生物进化情况外,也说明(     )
    A、九尾狐甲鱼可以同时生活在海洋与陆地上 B、九尾狐甲鱼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存过 C、远古时期,鱼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存 D、海洋与陆地处于不断运动交化中
    (2)、在地质公园内的岩洞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围海造田和填海造陆 B、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D、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 6、读下列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地球上有(     )
    A、七大洲、八大洋 B、七大洲、四大洋 C、八大洲、七大洋 D、四大洲、七六洋
    (2)、图中大洋面积由大到小可排列为(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3)、既濒临太平洋又濒临大西洋的大洲有(     )
    A、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B、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C、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D、非洲、北美洲、欧洲
  • 7、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陆地,空白部分代表海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洲就是大陆 B、大洲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洲包括大陆及其附近的海洋 D、大洲包括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
    (2)、图中M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
    A、海峡 B、半岛 C、湖泊 D、岛屿
    (3)、据图中信息推断,N代表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 8、舞蹈《碇步桥》亮相2023年央视春晚,自然与人类智慧巧妙结合的古老石桥成了关注热点。“碇步桥”由条石砌成,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杰作。浙江省泰顺县仕阳镇仕水碇步桥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将该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则应涂的颜色是(     )
    A、白色 B、深褐色 C、黄绿色 D、深蓝色
    (2)、图中(     )
    A、①处海拔约550米 B、②地比③地海拔高、坡度较缓 C、③地位于山谷,可远眺仕阳镇 D、④地位于山脊,可遥望碇步桥
    (3)、由渡河用的石桥演变为舞蹈节目,体现了碇步桥的(     )
    A、科学价值 B、生态价值 C、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 9、2022年10月16日~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据此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共二十大召开期间,地球公转至图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2)、会议召开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昼长夜短
    (3)、该次会议结束后,河北省将迎来二分二至日中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10、人们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现如今,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     )
    A、参加环球航行 B、参与大地测量 C、观测月相变化 D、观看地球卫星照片
    (2)、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推测地球大小的是(     )
    A、赤道周长 B、公转周期 C、自转速度 D、本初子午线位置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或“单一”)。
    (2)、我国耕地所占比例(选填“大”或“小”),这与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分不开的,请从地形特点的角度分析:
    (3)、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地,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地。
  • 12、黄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小脚丫爱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黄河行”考察活动,并撰写了考察报告。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将报告补充完整并做进一步探究。

       

    (1)、上游:

    山高水深,河床狭窄,水流 , 水能资源非常丰富。黄河流出青铜峡之后,流速变缓,经过长期冲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和平原。

    (2)、中游:

    流经高原,支流(填“较多”或“较少”)。该高原由于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3)、下游: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平原,流速变缓,泥沙淤积,导致河床逐渐升高,形成高出两岸平地的“”,隐患极大。

    (4)、治理:

    针对黄河水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黄河上游、中游、下游河段中,治理措施以加固大堤为主的是河段。

  • 13、读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由图可知完全位于非季风区的省区是
    (2)、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 , 且受到山脉的重重阻挡。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季。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灾害。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与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 14、2021年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主题为“关注海洋健康、守卫蔚蓝星球”。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大的渔场和盐场分别是(   )
    A、黄渤海渔场、布袋盐场 B、舟山渔场、长芦盐场 C、北部湾渔场、莺歌海盐场 D、南海沿岸渔场、淮北盐场
    (2)、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是为了(   )
    A、增加渔民的假期 B、保护鱼类资源 C、增加渔民的收入 D、减少水污染
  • 15、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保护水资源,我们在行动。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叙述错误的是(     )
    A、时空分布不均 B、总量较多,但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污染、浪费情况严重 D、利用调水工程可彻底解决缺水问题
    (2)、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①广泛利用地下水②跨流域调水③兴修水库④尽量利用南极地区的冰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6、在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有我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电站,几百台大型风车迎着海风旋转;风车下成片的蓝紫色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是数千亩的鱼塘,鱼虾嬉游其间,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光渔”一体化电站(     )
    A、主要生产矿产资源 B、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 C、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 D、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2)、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我们应该(     )

    ①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等学业有成后再接受环境教育                    ④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7、读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下列地区中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下列省区中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是(     )
    A、福建和广东 B、四川和云南 C、河北和河南 D、山东和山西
  • 18、读下列两种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①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A、年际变化小 B、降水均匀 C、年际变化大 D、地区分布不均
    (2)、观察图②的气温曲线,判断该图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省区(     )
    A、 B、 C、 D、
  • 19、上海一旅行团暑假带领一批学生浏览祖国大好河山,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穿过我国气候区最多的线路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2)、有同学将图中四条旅游线路会经过的重要山脉或省区绘制如下,其中绘制错误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

    ①阴山②太行山③天山④贺兰山⑤南岭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 20、“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我国人口分布图、走“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B、干旱地区人口密度大 C、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小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2)、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
    A、东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
    (3)、我国自然景观差异明显,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东北段——林海雪原 B、山西段——骑马、摔跤 C、陕西段——黄土广布 D、西南段——泼水节
上一页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