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甲图,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2)、ABC三点中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点是 , 图中A位于C的方向。
    (3)、A点的经纬度是 , 当当阳光直射点在A所在的纬线上时,这一天是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填节气),新化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北极地区出现现象。
  •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人口集中分布在纬度地区;从地形类型看,地区人口稠密。
    (2)、图中A、B、C三地中,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为地;①地区居民主要使用语。
    (3)、图中①和②两地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请任选一处解释其人口稀疏的原因
    (4)、A地区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该地区人口稠密,但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写出其中1条)。
  • 3、如图是地理课堂中《板块的运动》教学片段,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1)、世界共分为大板块,小玉所持的板块是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板块。(填名称)
    (2)、小花与小亮所持板块之间的运动方式是(张裂拉伸/碰撞挤压)。据此可模拟地中海的面积逐渐
    (3)、请对日本多发火山、地震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 4、与15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150°E B、30°E C、40°E D、30°W
  • 5、下列图幅相等的地图,比例尺最小的地图是(     )
    A、世界气候图 B、中国交通图 C、新化县地图 D、“大熊山”导游图
  • 6、下列关于纬线与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纬线相互平行 C、全球纬线共分为90° D、纬线是长度相等的圆
  • 7、下列四幅图中,大洲和大洋注记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 8、下列有关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圣经》 D、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 9、生活中经常用到地图。当车辆行进到某路口时,看到了一张道路指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山路是南北走向 B、向右转是奉天大街 C、北行是大西路 D、东行是青年大街
  • 10、下列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C、山谷、盆地、山脊、山顶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 11、“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诗句中出现的地理事物的图例是(     ):
    A、 B、 C、 D、
  • 12、若地图图幅相同,则下列比例尺能让地图内容更详细的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1:100000 C、 D、1/50000
  • 13、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白天比黑夜长;冬季日出晚、日落早,白天比黑夜短。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球体 D、地球的海陆分布不均
  • 14、某海上搜救队收到一艘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该船遇事地点为(30°S,30°W)。读图,表示遇事船舶所在位置的是(     )

    A、 B、 C、 D、
  • 15、以下地理现象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是(     )
    A、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为白色 B、因纽特人在冰封的海边凿冰捕鱼 C、娄底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D、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
  • 16、图中大洲按面积由小到大排序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 17、读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表示山顶的是甲地 B、乙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350米 C、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丙地 D、丁处是山谷
  • 18、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C、填海造陆 D、围海造田
  • 19、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了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这次地震的威力相当于130颗原子弹爆炸,造成的伤亡惨重。读“世界板块构造图(如图)”,土耳其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     )

    A、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B、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D、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 20、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包括(     )

    ①劳动力短缺                    ②饥饿贫困                    ③国防兵源不足       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