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少数民族( )个A、34个 B、55个 C、56个 D、52个
-
2、安徽省的简称( )A、皖 B、沪 C、冀 D、湘
-
3、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多,平原少 B、西北内陆多,东南沿海少 C、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少 D、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
4、读“我国的示意图和某气候类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甲图气候特点对应乙图中的①地区 C、乙图②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地势高 D、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导致季风气候显著 -
5、我国领土自西向东所跨的时区数为(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
6、名片为“随‘豫’而安”、“‘琼’尽全力”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江苏省、天津省 B、河南省、海南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D、西藏自治区、云南省
-
7、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省级行政区是( )A、西藏自治区 B、安徽省 C、青海省 D、云南省
-
8、目前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单位和少数民族?( )A、24、36 B、36、40 C、34、56 D、34、55
-
9、我国毗邻的海洋中,属于内海的是(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
10、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 C、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D、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黑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
11、地理图表的阅读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下图是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平均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毫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推断出该地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2)、该气候一般分布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
B、
C、
D、
(3)、下列关于该地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对水稻生长有利 B、植物都有耐旱的特点 C、典型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D、冬季河流常有结冰现象 -
12、下列图例符号表示铁路的是( )A、
B、
C、
D、
-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汇聚千流,接纳百川”,长江以其独特而磅礴的力量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1)长江曲折东流,在中下游形成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平原。
雪山而来,东海奔去,长江滋养哺育了中华儿女。
(2)长江属于(内流河或外流河),其判断依据是。
长江上游立足自身优势,建成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如二滩、三峡等。
(3)说出长江大型水利枢纽发挥的综合效益:、。
-
14、广安小雯暑假打算在下图五地中选择一地去游玩。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及部分城市气温降水量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温降水量资料图中,代表漠河的是 , 代表海口的是。(2)、小雯想去吐鲁番旅游,吐鲁番夏季 , 这里可能欣赏到(荒漠或雨林)景观。(3)、五道梁夏季凉爽,主要影响因素是。 -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重走长征路”,并用毛主席所作的一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告诉同学们要牢记光辉历史,不忘强国初心。图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1)、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依次经过了东南丘陵、B高原、四川盆地、D高原等地形区,最终到达甘肃会宁。(2)、金沙江穿行在C山脉之间,该山脉西侧有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3)、“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指的是图中的山脉A,该山脉为走向。 -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2)、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3)、图中①地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族。(4)、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该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填省级行政区名称)。 -
17、2010—2020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而2000-2010年为0.57%。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示意图及漫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在(加快或减慢)。(2)、与2010年比,2020年15—59岁人口比重在 , 易面临问题。(3)、漫画反映的我国人口问题是 , 主要的应对措施是。 -
18、为增强国家领土安全和版图意识,某地理小组进行了“祖国在我心中”的探究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可看出,我国是一个的国家。(2)、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B是。(3)、组内李明同学一家曾在暑假期间,坐轮船从上海出发到天津游玩,需途经我国的内海。(4)、与A(填国家名称)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 -
19、黄河下游因河床抬高,成为“悬河”。读黄河部分流域区域图及黄河“悬河”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黄河段在初春和初冬易出现凌汛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有( )①冬季河流有结冰期②河流流速快③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④河流泥沙含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为了减少“悬河”带来的危害,我国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整治,下列不是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的是( )A、治理水污染 B、保持水土 C、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D、加固大堤 -
20、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位于三省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该镇西部,三省人民共居一条街道,街心建有“三省石”。下面为荆紫关镇位置示意图及“三省石”三面图。荆紫关镇曾是丹江水运的重要码头。完成下面小题。

(1)、荆紫关镇位于三省交界处,“三省”指的是( )A、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 B、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C、河南省、湖北省、陕西省 D、河南省、河北省、山西卷(2)、在丹江行船时,从上游顺流而下,有“三日过五县”之称,主要原因是该河段( )A、水量稳定 B、汛期较短 C、结冰期长 D、流速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