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多个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材料二: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中欧班列的开通,有效促进了沿线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读图1中欧班列沿线示意图、图2丙地所在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3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造成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甲地位于(地区),其主要气候类型主要是。(2)、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大陆的运输大动脉。试分析开通中欧班列的意义。(写出1条即可)。(3)、读图3可知,在国际贸易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出口的产品是 , 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4)、近些年来,图1中的丙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根据图2和材料信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为该区域水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建议:。 -
2、亚马孙河流域一年中洪水时间最长可达200天之久,河面最高可上涨10—15米。每年洪水季,这里的部分森林会被河水淹没,被称为洪泛森林。读图1亚马孙洪泛森林分布示意图及相应气候资料图2,完成下面小题(1)、图1中决定亚马孙河流域洪泛森林面积大小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壤(2)、下列保护与开发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迁移居民,禁止开发 ③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⑤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3、俄罗斯与日本是两个在亚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虽隔海相望,但地理特征存在差异。读图1俄罗斯和图2日本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两国的共同点是( )A、矿产丰富,森林广布 B、位于北半球 C、地狭人稠,农业发达 D、地跨两大洲(2)、两国城市与人口大多分布在南部地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气候 D、交通
-
4、2025年4月6日-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应邀对埃及展开国事访问,并签署涉及卫生、交通、水利等多领域合作协议。读图1埃及和图2法国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两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流为刚果河 B、法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埃及四面临海 D、乙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2)、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和经济文化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业发达 B、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C、居民通用阿拉伯语 D、居民信奉基督教
-
5、2025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1周年,目前,秦岭站的新能源、科研、通讯、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室外管线等配套环保设施系统安装工作正按计划全面展开。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南极的科考站大多选择在2月建设,是因为该时间段南极地区( )A、为热季,冰雪大量消融 B、为冬季,风力较小 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为旱季,降水较少(2)、下图中北极熊和企鹅的“对话”反映的问题是( )A、两极地区野生动物锐减 B、极地地区淡水资源短缺 C、全球海洋污染 D、全球气候变暖(3)、为保护周边环境,秦岭考察站在建设过程中安装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目的是( )A、增加淡水资源储备,直接排放污水 B、减少对当地淡水资源的依赖,避免污染周边海洋 C、仅为满足科研用水需求,不考虑环保 D、降低建设成本,随意处置污水
-
6、亚洲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生长。小麦起源于两河流域,水稻最早在中国的长江流域种植,棉花则起源于印度河流域。读亚洲三大文明发源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不同种类农作物能良好适应亚洲独特的气候条件,反映亚洲气候具有的特征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季风气候分布广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2)、亚洲形成该气候特征的原因有( )
①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②南北跨纬度大 ③多大江大河 ④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图中农业区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A、地形崎岖,排水良好 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C、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 D、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
7、
【项目式学习,主题探究】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气候对其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读图文资料协助其完成该学习过程。
【位置与气候】南极地区是典型的寒带气候,因气候恶劣,至今无人定居。
(1)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概述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地形与气候】地形起伏不仅使它本身的气候显著不同,而且高耸绵亘的山脉,往往是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
(2)北美洲西部沿海30°~60°之间的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
-
8、【比较学习,认知国家】俄罗斯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人口均超过一亿人。根据所学知识和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俄罗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俄罗斯与日本隔海相望。(2)、从自然条件看,制约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填字母),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填字母)。
A.耕地不足 B.热量不足 C.水源不足 D.土壤贫瘠
(3)、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其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附近,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其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沿岸。(4)、日本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俄罗斯北部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海上交通却不发达,请从纬度位置方面分析其原因:。(5)、日本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建造此类房屋可以减轻(填自然灾害的名称)造成的人员伤亡;俄罗斯有“木屋王国”之称,其中高纬度地区木屋建成高脚形式,上层房屋与地面不直接接触,这样做的目的是。(6)、每当秋季来临,随着气温降低,枫叶逐渐变红。枫树遍布日本各地,“追枫爱好者”想要拍摄日本“第一抹红叶”的美景,拍摄地点应选择在岛;他们想要继续追赶“红叶的脚步”,应向日本的(选填“南”或“北”)部进发。 -
9、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北纬40°~50°的草原牧场被称为“黄金奶源带”,这里有着全球最好的牧场与乳制品,温度区间12℃~14℃,全年不旱不涝,特别适宜奶牛生长繁殖。
材料二 南半球的“黄金奶源”带比北半球产量更少,但品质更纯净。这是由于世界工业密集于北半球,带来了污染与疫病,且40°S~50°S地区基本都处于海洋的包围,享受清新海风与充沛的降雨。
材料三 新西兰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黄金牧场。下表为新西兰与西欧地区牧场系统比较表。
饲料来源
放牧方式
规模大小
劳动力成本
市场
新西兰
人工草场
舍外
大
低
全球
西欧地区
饲料作物
舍内
小
高
国内
(1)读图,从地球五带来看,“黄金奶源带”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选填“南北温带”或“南北寒带”);图中,除南极洲外,没有“黄金奶源带”分布的大洲是________。
(2)读图,欧洲西部牧场属于典型的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与西欧牧场相比,新西兰牧场具有哪些优势条件?(任答两点)
【河流与气候】“河流承载着四季的变化”气候影响河流水的来源与水文特征。
(4)莱茵河与多瑙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气候变暖。
(5)英国人夏季喜欢去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英国人喜欢夏季去的原因。________。
(6)2020年1月份,南极地区最高气温首次突破20℃;到2030年,全球气温预计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2021年4月22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重申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去做。________。
-
10、
【新型通道,联通世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传统航线从大连到鹿特丹全程约20000公里,航行时间约48天,全年可通航。北极航线全程约15000公里,航行时间约33天,但通航时间只有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中欧班列从连云港鹿特丹全程10000多公里,运于时间约20天。下图为亚欧海上和陆上贸易路线示意图。
【北极航道优势显】
(1)在世界贸易中,传统航道通过甲________运河连通印度洋与________洋。
(2)与传统航线相比,请列举北极航线的优势与不足________。
【中欧班列经济走廊】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典型项目,途经中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中欧班列运送商品5万多种。
(3)由中欧班列运回中国销售的欧洲“特产”有( )
A. 泰国香米 B. 西湖龙井 C. 法国红酒 D. 巴西松子 【国际联运意义深远】
近些年来,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中国造”走出了国门;中欧班列运回的商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让我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中欧班列不仅让欧洲各地的商品与我国互通,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
(4)简述中欧班列的开通对沿线发展的意义。(任意回答一点)
-
11、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资源储备差异很大,且在经济上长期开展贸易合作。读“世界局部示意图”和“澳大利亚某地的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农事安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A、石油和铁矿 B、石油和天然气 C、煤炭和石油 D、煤炭和铁矿(2)、关于图示澳大利亚小麦—绵羊混合经营模式,描述错误的是( )A、小麦秸秆成为绵羊的优质饲料,而绵羊粪便则转化为有机肥 B、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以做到忙、闲错开 C、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放牧、休耕,可以保持土地肥力 D、当地小麦播种主要在春季,剪羊毛主要在夏季
-
12、为了保证蔬菜质量和降低损耗,美国非常重视蔬菜采收后的各个处理环节。蔬菜物流始终处于采收后低温保鲜条件,借助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形成一条“冷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蔬菜输入区( )
①乳畜业发达;②煤铁资源丰富;③是美国以电子工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区;④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冷链化”运输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运 -
13、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引发全球关注。下图为全球小麦出口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本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面对西方的制裁,底气十足的加以反制,俄罗斯的底气主要来自( )
①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②军事工业、重工业发达
③核工业、航空航天发达 ④纬度高,气温低,耐寒冷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自2022年2月以来,国际小麦价格飙升,以下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人们对小麦制品的喜爱度下降 B、主要小麦出口国爆发战争 C、小麦产量大幅下降 D、各国减少小麦出口量,仅供本国销售 -
14、《非洲三万里》是作家毕淑敏乘坐“非洲之傲”蒸汽机车,从南非的开普敦一直向北穿过赤道,再回头向南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后写下的旅行心得(下图)。(1)、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跨亚、非两洲 B、首都是开罗 C、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主要是白种人(2)、埃及盛产优质的长绒棉,长绒棉主要分布在( )A、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尼罗河谷地 D、西奈半岛(3)、埃及的城市呈条带状分布,影响埃及城市分布形态最重要的原因是( )A、水源 B、宗教信仰 C、气候 D、语言
-
15、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并投入使用,秦岭站是一个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南极常年考察站。下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示意图及秦岭站岛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绿色低碳”理念贯穿秦岭站设计、建设全过程,秦岭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 )A、核能和太阳能 B、水能和地热能 C、风能和太阳能 D、石油和天然气(2)、秦岭站是我国南极地区的第五座科考站,该站濒临(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
16、图示地区战争不断,2024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再度升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构成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地理事物,位于图示地区的是( )A、乌拉尔山脉 B、土耳其海峡 C、乌拉尔河 D、苏伊士运河(2)、形成图示地区战争不断的人文要素是( )A、多元文化冲突 B、水资源缺乏 C、石油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
17、下图为南亚地区孟加拉国的“水上学校”,可容纳30个学生同时上课。“水上学校”创始人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说:“我亲眼看到在雨季道路不通时,学生们不能回学校上课。我想,如果学生因为没有交通工具不能上学,那学校就应该建在他们那里、建在船上。”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水上学校”每年开课时间最可能是( )A、1—3月 B、3—6月 C、6—10月 D、10—12月(2)、传统民居特色受区域气候影响较为明显,下面四幅传统民居照片中与孟加拉国主要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是( )A、
B、
C、
D、
-
18、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越来越高。2024年泰国宣布对中国公民实施永久免签政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泰国首都曼谷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平坦的土地 ②充足的水源 ③便利的河运 ④干旱的气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据图分析清迈成为避暑胜地的自然原因是( )A、纬度较低、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离海较近、气温低 D、人口少、气温低 -
19、读某大洲地形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1)、读图可知,该大洲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2)、在七大洲中,该图反映的大洲最有可能是( )A、南美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
20、亚洲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读亚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跨南北半球 ②地跨东西半球 ③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④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下列不能体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是( )A、面积最大的大洲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 D、人口最多的大洲(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