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老舍诗云:“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署自收。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黄金时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

    材料二:中国地形图(图1)和材料一所远山脉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图2)。

    (1)、根据材料一推测该山脉是图1中的(填序号)。
    (2)、图1中的④山脉走向是 , 其南侧是(地形区)。
    (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答两点)
    (4)、图1中③秦岭是中国地理中重要的界山,试说说其地理意义。(答一点)
  • 2、随着京沪、京广高铁相继通车,我国铁路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沿海港口众多,海运也极为发达。读下图“我国东部地区铁路、港口分布示意图”中铁路枢纽及交会的铁路线,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徐州—陇海线与京沪线 B、②—兰州—陇海线与京广线 C、③—株洲—京九线与沪昆线 D、④—贵阳—沪昆线与京广线
  • 3、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2)、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形区是(     )
    A、东南丘陵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 4、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和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
    (2)、图2的景象发生在位于图1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 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 B、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C、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6、下表为我国领土四端点的经纬度位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39°N,73°E附近

    (1)、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
    A、最东端 B、最西端 C、最南端 D、最北端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位于西半球 C、位于南半球 D、位于大洋东岸
  • 7、

    河南省某校同学针对河南省土地资源的利用展开了研学探究,请帮助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任务一:调查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河南省第二次与第三次全省国土资源调查部分数据(单位:万公顷)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镇、乡村及工矿用地

    第二次(2009年12月31日)

    819.2

    350.69

    67.99

    205.24

    第三次(2019年12月31日)

    751.41

    439.63

    25.7

    244.95

    (1)分析河南省第二次与第三次全省国土资源调查部分数据表(单位:万公顷),河南省在两次国土资源调查中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是(任答一点),请据此提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建议

    任务二:调查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河南省地跨(温度带)和亚热带,其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形类型)地区,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水田)。

    (3)2021年河南省开始实施的大豆、玉米轮作制,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农业生产模式之一,河南省实施大豆、玉米轮作制的现实意义是(从耕地使用角度回答)。

    任务三:调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4)河南省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标准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创建工作,计划到2050年,河南省将建成8759万亩高标准农田。

    请选择合适的字母把《高标准农田创建思维导图》中的 ② , ③补充完整。

    A.粮食优质高产        B.提高土壤肥力          C.机械化、信息化          D.培育良种

    任务四:调查林地集约利用情况

    (5)河南省水土流失区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重度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和黄土丘陵区,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黄河易泛滥区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加之不合理的毁林开垦导致地表裸露,不能保持水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其特殊性在于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到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请你就河南省林地利用情况中的问题提出一条解决措施

  • 8、《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从(写出所在省名称)的黑河到腾冲,我国人口在该线以东的分布特点是
    (2)、“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脉),其东侧是 (地形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3)、“走胡线”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地形区),两段的交界处大致以(河流)为界。该河段最严重的问题是 , 并阐述形成的原因
    (4)、“走胡线”西南段和陕西段相交的山脉B的走向是 , 该山以北地区河流冬季(有或无)结冰现象。
    (5)、如果你是“走胡线”西南段的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最需要携带的个人物品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 9、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由美国人首创,目前日本、德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世界领先,中国发展迅猛。中国政府相继出台的工业4.0、《中国制造 2025》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发展,《2022年全球机器人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达51.7万台,中国新装机量领先全球,并首次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50%;读《2013-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变化统计表》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机器人产业园主要分布在(     )
    A、铁路沿线 B、长江沿江 C、沿海地区 D、北方地区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有众多的机器人产业园,是因为(     )
    A、劳动力充足 B、农业发达 C、矿产资源丰富 D、工业基础雄厚
    (3)、根据图表判读,我国工业机器人(     )
    A、年产量先下降后上升 B、2015年增速最快 C、2019年产量达到最高 D、产量与增速始终成正比
    (4)、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领先全球,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50%,主要原因是(     )

    ①工业机器人技术遥遥领先            ②机器人产业园工业基础较好

    ③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快               ④产业工人众多,价格优势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读我国耕地在全国占比图和我国某市2012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区域所在的干湿区名称是(     )
    A、半干旱区 B、半湿润区 C、干旱区 D、湿润区
    (2)、②③干湿地区之间的界线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推测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的特征是(     )
    A、夏秋多 B、冬春少 C、四季充足 D、春夏多
    (4)、下列关于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区域耕地占比最少 B、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地区耕地最多 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 D、②区域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
    (5)、④区域耕地所占比重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资源短缺 B、畜牧业为主 C、以高原为主 D、矿产资源丰富
    (6)、据图推测,该市的主要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7)、关于该市土地利用构成十年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覆盖面积增大 B、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C、粮食播种面积增大 D、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 11、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当乌苏里江晨光熹微时,帕米尔高原依然夜色深深,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国(     )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C、海陆兼备 D、位于北温带
    (3)、黄岩岛位于我国(     )海域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图中黄河、长江的流向,反映出我国(     )
    A、东部濒临印度洋 B、东西落差3000米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类型多样且山区面积大
    (5)、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大多江河自西向东流 B、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C、阶梯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形成了我国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 1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并指导农事活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1)及光照图(图2)

    (1)、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每相邻两个节气间隔约天。
    (2)、图2所示日期是日前后,此时①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3)、图3中③为②点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的夹角,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图2所示日期的夹角应为(选填“最小”或“最大”)。
    (4)、有关昆明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满至芒种,观海鸥热情高涨 B、小暑至大暑,昼长短于北京 C、小寒至大寒,物影越来越长 D、小雪至大雪,太阳直射点北移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北极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间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如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图中甲地正位于(选题“晨”或“昏”)线上。

    (4)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5)假设地球自转的方向和现在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太阳将

    (6)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现象。

  • 14、读“地球仪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 , 它与地球表面有个交点,最南端的叫
    (2)、图中乙地所在的0°纬线又叫。其长度约为千米。
    (3)、图中各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是地。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等服务。北斗-G1卫星定位位置为(3°S,30°E),图中各地与其最接近的是地。
    (5)、丁地经纬度是
  • 15、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D轨道和E轨道之间。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16、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2022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月1日

    5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升旗时间

    07:36

    05:15

    04:49

    06:10

    (1)、一年之中,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2)、四个节日,北京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
    A、1月1日 B、5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 17、我国某城市广场修建了十二生肖柱,均匀排列成圆形,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如下图)。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广场可能位于(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海口
    (2)、同学们可能观察到雕像柱的影子(     )
    A、冬至日正午影长一年中最短 B、每天日落时投向鸡柱的方向 C、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 D、一天中的长度不会超过6米
  • 18、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表示南极点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图中m点的经纬度约为(     )
    A、0°,23°26'S B、15°E,45°N C、15°W ,45°N D、15°E ,45°S
  • 19、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②月食③远处驶来的帆船④登高望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2024年是我国探月工程实施第20年,期间深空探测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家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探测数据,取得了系列伟大成就。图示意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及新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华社快讯:北京时间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成功发射升空。这将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六号等探月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

    (1)、我国实施“探月工程”可以(     )

    ①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人类唯一家园:地球②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为人类造福

    ③推动科技创新,增强航天实力④体现人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英国伦敦一位记者0时31分通过网络直播见证了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成功发射并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公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自转
上一页 182 183 184 185 1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