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历史课上,某老师带领同学们“重走长征路”,并用毛主席所作的一首《七律·长征》告诉同学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不忘强国初心。图为红军长征路线图,读图下列问题。(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所在江西省的简称是 , 地处我国地势第级阶梯;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举行了一场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位于我国带(温度带),当地的作物熟制为。(2)、“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依次经过了东南丘陵、甲高原、乙盆地、丙高原等地形区,最终到达甘肃会宁。(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穿行在B山脉之间,该山脉西侧的第一阶梯有被称为“聚宝盆”的盆地。(4)、长征途经许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近年来,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这一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
2、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B是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2)、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自西向东依次是(填简称)滇、、、台。(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填全称)。(4)、我国的两个内海分别是、琼州海峡。
-
3、图中为我国东南某地2006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后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面积明显减少的土地是( )A、耕地 B、林地 C、滩涂 D、居民区(2)、该地目前存在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加 B、大气污染 C、水土流失 D、水污染
-
4、2024年5月11日,从浙江舟山港出发的万吨级货轮“创新5”号成功抵达重庆,标志着长江上游首条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成功。传统江海联运须在长江中下游港口,由海船换乘江船再行至长江上游,全程需要35天左右,而本次江海直达只用了15天。图示长江流域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长期以来,限制长江上游地区航运价值的原因主要是( )A、河道平直 B、径流量大 C、有结冰期 D、水流湍急(2)、此次江海直达货轮首航成功带来的意义是( )A、增加客运量,促进旅游业发展 B、缩短两地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C、减少中转环节,节省运输时间 D、改善运输条件,提高海运效率
-
5、“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秋天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点入秋时间最晚的是( )A、漠河 B、包头 C、拉萨 D、广州(2)、路线④沿线地区入秋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3)、甲地在入秋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特殊天气是( )A、泥石流 B、滑坡 C、梅雨 D、台风
-
6、下图为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及山脉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各序号所示山脉为太行山脉的是(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2)、图中各山脉不属于我国地势分界线的是(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
7、“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是便于搭盖的“斜仁柱”。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加以兽皮。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及“钎仁柱”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鄂伦春族对应图中的( )A、①少数民族 B、②少数民族 C、③少数民族 D、④少数民族(2)、“斜仁柱”与当地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②便于储水③当地冬季多暴雪天气④兽皮覆盖,利于通风散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根据材料推断鄂伦春族历史上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 )A、农耕定居 B、山林狩猎 C、草原游牧 D、江海捕鱼 -
8、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养老成为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朝阳产业”。2020年起多所高等院校陆续开设养老相关专业,2024年养老服务专业将迎来首批本杄毕业生。下图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银发浪潮”反映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老龄化加剧(2)、应对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取消计划生育政策②出台延迟退休政策③扶持养老服务事业④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我国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下图是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某时刻过境我国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国土跨热带、温带和北寒带 C、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D、属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国家(2)、图中天和过境轨迹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A、新、甘、蜀 B、藏、陕、冀 C、川、滇、赣 D、青、津、辽
-
10、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有时能非常形象地帮助我们学习地理知识。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的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的实验示意图,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有( )
①太阳的东升西落②月食③远处驶来的帆船④登高望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图1)
材料二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的一段时间,出现了晴朗干燥的天气,这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
(1)、据图1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措施为。(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是。(3)、举例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答出一点即可)(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从农业、工业、生活三个方面任选两个各提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
12、为了更好了解和保护黄河,某校学生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的探究。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及A地气温曲线与降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高原,注入。(2)、A地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形成塞上江南的原因是:。(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并在B处、C处建有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请分析这两个地区能够建设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的原因。
-
13、读“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夏季风的风向为风,夏季风气流的特点是 , 该气流对气温的影响是。(2)、由图可见,雨带月下旬从南部沿海北进,然后向北移动,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雨季的长短差别是。(4)、夏季风活动的不稳定使得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如果夏季风势力弱,前进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时间较长,很可能出现(南旱北涝、南涝北旱)的现象。
-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其简称是。(2)、图中A是岛,岛内居民以族为主。(3)、图中B为山脉,该山脉以东是(地形区)(4)、C地形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地表特征是 , 从气候因素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
15、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该线以北河流没有结冰期 C、该线以南是我国的半湿润地区 D、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16、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____的特点(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各民族均匀分布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大聚居、小杂居
-
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形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全年降水量较少。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季节性河流,夏季水量最大。读“新疆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山脉是( )A、祁连山 B、阿尔泰山 C、天山 D、昆仑山(2)、新疆全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四周高山环绕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沙漠广布(3)、塔里木河夏季水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降水丰富 B、生产用水量少 C、生活用水量少 D、冰雪融水量大
-
18、南水北调给华北地区带来的“福祉”是( )A、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变耕地类型 D、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
19、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河流无结冰期 C、位于季风区 D、耕地类型都是旱地
-
20、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总数减少②0-14岁人口数量增加
③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④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图中反映的人口问题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A、劳动力短缺 B、男女比例失衡加重 C、国防兵源不足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