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2年11月15日,地球第80亿居民诞生,标志着地球人口正式进入“80亿时代”。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2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2022年)及人口增长率(2010~2015年)统计图,图3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纵坐标表示 , 单位为;横坐标表示年份。2000年世界人口数约为亿人,之后世界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减少)。(2)、由图2可知,各大洲人口特点是( )A、亚洲人口增长率最大 B、大洋洲与亚洲人口增长数量相同 C、南美洲人口数量最少 D、非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3)、世界人口分布(均衡/不均衡)。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200人的地区位于亚洲的、地区,欧洲的西部,北美洲的东部;洲没有常住居民。(4)、从半球来看,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南/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人口稠密区分布在(中低/高)纬度地区;从位置来看,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从(自然要素)来看,人口多分布在平原。(5)、图3中甲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2、
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要素分布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区降水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一般________(多于/少于)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________(东岸/西岸)降水较多,大陆________(东岸/西岸)降水较少。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左图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捕雾网图片。

(2)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________(迎风坡/背风坡),当来自________洋的西南季风遇到山脉的阻挡时,被迫上升,冷却凝结成水滴,形成丰富的降水。
(3)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________,年降水量为________毫米,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
(4)阿塔卡马沙漠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当地人制作捕雾网能够____。
①体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②改变当地的气候特征及人们的生产方式
③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④充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3、世界各地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的是乡村,有的是城镇。下图为四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属于乡村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造成乡村与城镇景观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房屋建筑不同 B、自然环境不同 C、文化习俗不同 D、生产方式不同 -
4、下图为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地相比较,甲地(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年降水量少 C、气温年较差大 D、各月气温低(2)、与甲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居可能是( )A、高脚屋
B、蒙古包
C、多层土楼
D、冰屋
(3)、与乙地气候相适应的植被景观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雨林 -
5、世界各地的气候复杂多样。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温带季风气候相邻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2)、亚欧大陆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分布着典型的季风气候,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
6、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千姿百态。下图为北美洲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是( )A、北回归线 B、白令海峡 C、落基山脉 D、巴拿马运河(2)、北美洲( )A、全部位于东半球 B、东临太平洋 C、北临北冰洋 D、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3)、下列关于北美洲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B、地形类型单一 C、东部都是广阔的平原 D、科迪勒拉山系横贯东西 -
7、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A、均位于亚欧大陆 B、均临太平洋 C、均为北半球国家 D、经济发展水平相当(3)、我国开展深海探测,有助于( )①了解海洋地质历史②探索海洋自然资源
③修建海底城市④监测海洋环境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2024北京通州运河半程马拉松于11月10日7:30鸣枪起跑。下图为北京通州运河半程马拉松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比赛路线( )A、起点位于滨河中路 B、终点位于北运河西岸 C、大部分沿着六环路 D、位于京塘路以南地区(2)、当日天气( )A、多云 B、晴 C、小雨 D、阴(3)、比赛选手当天应注意( )A、天气炎热,做好防暑 B、必有降水,带好雨具 C、日较差大,重视保暖 D、天气寒冷,无需补水(4)、该日选手在北京能欣赏到( )A、映日荷花别样红 B、碧玉妆成一树高 C、大雪纷飞天地寒 D、霜叶红于二月花 -
9、600多年前,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先后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中华文明。下图为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 )A、包含两洲两洋 B、非洲面积小于欧洲 C、陆地是连续的 D、海洋集中在东南部(2)、郑和航海路线( )A、起点东临太平洋 B、经过了地中海 C、最远到欧洲西部 D、先向北,后向东(3)、“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 )A、说明了我国古代航海业一直发达 B、增进了沿途地区与我国的友好往来 C、体现了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D、消除了沿途地区与我国的环境差异 -
10、2024年6月,“深中通道”全线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方便了珠江两岸人民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读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2)、深中通道建成后可以( )A、缩短珠江两岸的空间距离 B、缓解深圳到中山的交通运输压力 C、便于中山农产品出口海外 D、促进长江口东西两岸经济的发展 -
11、【聚焦农业科技兴农】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农不稳,无粮自乱,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图1为我国水稻、小麦集中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二十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统计图。图3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小麦和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图中集中产区位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小麦、水稻集中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一线。(2)、根据所学知识,按照下列框图提示,将小麦集中产区的主要自然条件补充完整。
①;②
(3)、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广泛运用,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读图2可知,二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整体表现为(波动下降/稳步增长)。 -
12、【地理实践五育并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小明读诗词《七律・长征》,并在中国地图上绘制了部分长征路线。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征路线起点为江西省瑞金市,该省的行政中心是。(2)、“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是指(山脉)中的五座山岭,是湖南省与(填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的分界线。(3)、“三军过后尽开颜”所指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治理该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
13、【气候与人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读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和①、②、③三地的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甲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该半岛以气候为主,其气候特征为。(2)、图1中③地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相对应的是(填字母),根据上图资料卡中的三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习性判断,该地区盛产的经济作物是下图中的。
(3)、为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中国致力实现“碳中和”及“碳达峰”的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呢?试列举两例。 -
14、【因地制宜区域发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东北地区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材料二 图为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图。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其主要自然环境特征为 ,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以(填地形类型)为主。(2)、受自然环境的制约,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 ,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气候特征下发育了广袤的(土壤类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3)、如今东北地区的“北大仓”实施部分“退耕还湿”工程,建立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请列举湿地的生态功能。(至少答出两点) -
15、【快乐研学学以致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省某中学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某景区研学。
材料一 下图为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及玻璃栈道照片。
材料二 腊梅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喜欢温暖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20℃,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腊梅的生长和开花。

(1)、研学期间,某同学随手拍了一张玻璃栈道景观照片,拍照时其站立的位置大致位于等高线图中的处(填字母)。(2)、野外考察途中,有同学发现有“雨季小心山洪”的警示标牌,此标牌可能设立在处(填数字序号),你判断的依据是。(3)、一组同学从丙村出发,途中有同学发现海拔202米的丙村中腊梅傲然绽放,测得丙村当时气温为11.8℃,请你估测A地当时气温约为℃。与丙村相比,A地的腊梅初次开花时间(更早/更晚)。 -
16、2024年11月28日上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最后285公里锁边任务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合龙”,锁边任务圆满完成。右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 B、塔克拉玛干沙漠主要位于天山以北 C、该地农业类型以河谷农业为主 D、该地区深处内陆,降水稀少(2)、形成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河流因素 C、海陆因素 D、植被特点(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该地能体验到的民族特色文化是( )A、
B、
C、
D、
-
17、我国是柑橘重要起源地之一,历史上我国的柑橘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亚洲各区域,后来又扩散到世界各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柑橘的传播路线,说法正确的是( )A、经太平洋传到非洲 B、经印度洋传到南美洲 C、经北冰洋传到大洋洲 D、经大西洋传到北美洲(2)、柑橘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A、南半球 B、内陆地区 C、热带 D、中低纬地区(3)、欧洲柑橘种植区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8、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正式开站。“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是秦岭站的特点。下图示意南极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2)、秦岭站能源供给中的清洁能源占比超过60%,其中全年可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A、太阳能资源 B、地热资源 C、风能资源 D、水能资源 -
19、2024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发布2025蛇年春晚分会场名单。重庆、湖北武汉、西藏拉萨、江苏无锡这四座各具特色的城市,成为春晚的分会场,共同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下图为春晚分会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蛇年春晚20:00开场时,其他会场早已入夜,而拉萨会场夜幕才刚刚降临,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导致昼长夜短 B、我国跨经度广导致东西时间差异 C、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 D、地势较高,导致拉萨昼长夜短(2)、在春晚节目中,能看到图示所示舞蹈的分会场是( )A、无锡 B、武汉 C、重庆 D、拉萨(3)、能反映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诗句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20、2024年“中国航天日”,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为主题的主场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展览会中发布了有关“神舟十七号”部分科研成果、“嫦娥七号”项目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曹操《观沧海》中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指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北斗七星(2)、地球的卫星是( )A、金星 B、火星 C、太阳 D、月球(3)、地球成为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①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②存在液态水资源
③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④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