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云南一线。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气候交通便利。
    (2)、1982年至2020年间,我国人口总数在不断上涨,但人口年均增长率却呈现出趋势。
    (3)、“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问题。
    (4)、“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我国现已从乡村人口为主转为城镇人口为主;试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 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和《沿海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顺时针勾勒中国版图,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

    材料二   《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

    (1)、《边疆行》路线经过了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也是我国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地方,其省级行政区名称是 , 《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2)、根据《边疆行》路线和《沿海行》路线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邻国F;海洋B;岛屿D
    (3)、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答出一点即可)
    (4)、b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的那达慕大会。
  • 3、

    某学校地理社团受到《跟着唐诗去旅行》纪录片的启发,以“唐诗中的地理”为线索开展“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影响”的研学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   鹳雀楼—地势影响河流流向

    诗句摘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诗中“黄河入海流”一句,揭示黄河受我国地势的影响,流向为________。

    第二站   大巴山——地形地势影响气候

    诗句摘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原因是________。

    (3)四川盆地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影响“巴山夜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地形/季风)。

    第三站   白帝城——地势影响交通

    诗句摘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白帝城与江陵相距1200里(600千米),试分析“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原因。

  • 4、2024年某月天气预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某月30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降温,多个省区市的小伙伴需要棉裤护体。下图为“某月30日棉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某月最可能是(     )
    A、12月 B、9月 C、7月 D、5月
    (2)、图示日期,成都气温高于武汉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 B、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 C、地处低纬,太阳辐射更强 D、南有高原阻挡冷空气入侵
    (3)、图示“劝君穿着棉裤走,寒冷来袭不会抖”区域对应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

    ①高原高山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5、斑海豹每年都会从远方洄游到辽东湾,在海冰上栖息产仔,成为一道奇妙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辽东湾位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 6、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俱全。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地形类型齐全,高原面积最广 C、地形类型单一,山地面积广大 D、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一般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     )

    ①林业②采矿业③旅游业④种植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地球上演了日环食天象,此次日食环食带我国境内从西藏开始,最后在台湾省结束,环食带内可以观测到日环食(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①所在省(直辖市)的简称是(     )
    A、 B、 C、 D、
    (2)、此次日环食带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哪几级阶梯(     )
    A、第一、二阶梯 B、第一、二、三阶梯 C、第三、二、一阶梯 D、第二、三阶梯
  • 8、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每个省级行政区域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 B、②南部有阳光直射现象 C、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2)、图示四省区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 9、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C三点,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2)、图1中ABC三点所在纬度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3)、在我们此次考试当天,地球运行至图2之间(用字母表示),在这之后的20天,太阳直射点应往 (南\北)移动,彭山在这期间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将(扩大\缩小)。
    (4)、图3示意“二分二至日”时我国北京(约40°N)正午的树影长短情况,图3中正午太阳光序号①相对应北半球的节气为 , 对应图2公转中的处(填字母),此时北极圈内出现了现象。
    (5)、图1中ABC三点,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10、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B: , C: , D:
    (2)、图中各点位于西半球的有 , 位于北半球的有
    (3)、C位于(填高\中\低纬),F位于高中低纬的(填高\中\低纬)。
    (4)、图中各点被太阳直射的有
    (5)、A位于热量带中的带。
    (6)、D在A的方。
  • 11、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0月1日这天人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太阳从哪一方位升起来?(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这一天正午时刻,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影子应朝向(     )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 1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运行至①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当地球运行至③位置时(     )
    A、赤道地区昼长夜短 B、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C、北京正值夏季 D、北京旗杆正午影长最短
    (3)、当我们寒假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以下四个节日中,彭山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教师节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 13、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彭山昼长夜短 C、彭山昼最长夜最短 D、彭山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
    (2)、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①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球体       ②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③昼夜交替                           ④地球上的大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读时区划分简图,当③地北京的时间为6月13日23点时,④地悉尼的时间是(     )

    A、6月13日21点 B、6月14日01点 C、6月13日01点 D、6月14日21点
  • 15、下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     )
    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B、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 C、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 D、甲与丁不在同一半球
    (2)、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
    A、 B、 C、 D、
  • 16、日晷是中国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早晨的阳光照射在日晷上,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的西侧,随着阳光的自东向西移动,晷针的影子像现代时钟的时针移动,这样就可以显示时间。下图示意日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晷针投影长度最短的时刻是(     )
    A、日出 B、正午 C、下午 D、日落
    (2)、一天中,造成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海陆变迁 D、地球不透明
  • 17、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点所处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甲在丁的(     )方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3)、丙的经纬度是(     )
    A、10°S,25°W B、10°N,25°W C、10°S,25°E D、10°N,25°E
  • 18、我国渔民某日在南海某海域(118°E,15°N)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
    (2)、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据此推断,图中①~④各点之间的实地距离最短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19、地理活动课上,小明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制作的地球仪能反映出(     )
    A、纬线指示正东和正西方向 B、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C、纬度越低,纬线越短 D、所有的经线相互平行
    (2)、丙地的经纬度是(     )
    A、(60°S,60°W) B、(60°N,60°E) C、(60°N,60°W) D、(60°S,60°E)
    (3)、与甲地地方时相同的地点是(     )
    A、 B、 C、 D、不存在
  • 20、如图列出了有关地球大小的一组数据。其中数据“约4万千米”是指地球的(     )

       

    A、平均周长 B、最大周长 C、表面积 D、平均半径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