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测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测试试卷
-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同步练习
-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练习
-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
-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同步练习
-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练习
-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同步练习
-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同步练习
-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同步练习
-
1、黄河流域的发展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
2、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连续多年都是全球最繁忙、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
-
3、黑龙江是一条国际河流,是我国与朝鲜的领土分界线。
-
4、哈尔滨至三亚的“越冬专列”全程8天,主推“慢旅行”,采用“落地窗”车体,乘客既可体验季节变换,又可欣赏窗外风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判断,写出此“越冬专列”出发地和目的地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2)、根据以上材料,将“越冬专列”沿途观赏到的景观图与气候资料图进行匹配并归纳四地的气候特征。地点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海口
景观(填序号)
③
④
对应的气候资料图(填字母)
四地气候相同点体现的特征
▲ 显著,雨热同期
四地气候不同点体现的特征
气候类型 ▲
(3)、以上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 属于(填干湿地区),这里年降水量(大于/小于)蒸发量。(4)、“候鸟式养老”,是指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换选择不同的地域环境养老。冬季,海南成为黑龙江等省区老年人候鸟式养老的最佳目的地,请解释这一现象。 -
5、2021年7月,河南省中北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一小时降水量达201.9毫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1可知,近60年间,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毫米,年降水量最多年份是年,年降水量最少年份是年,两者年降水量相差约毫米。(2)、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以上材料,从气候角度分析郑州发生此次洪涝灾害的原因。 -
6、为探究中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小明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第一步绘制气候资料图】请根据材料,补全拉萨的气候资料图。(2)、【第二步探究气温的空间和时间分布】①比较四个城市气温,7月平均气温高于 20℃的城市有个,这让小明进一步明确: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②拉萨与杭州纬度接近,但游客去拉萨旅游,夏季也需要准备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3)、【第三步 探究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分布】①杭州和长春,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长春和乌鲁木齐,年降水量较多的是。通过比较,小明进一步明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递减。
②四个城市雨季月降水量均超过 100 毫米,通过比较长春和杭州大致可以得出:相比北方,南方雨季开始(早/晚),结束(早/晚),雨季(长/短)。通过对四个城市比较,小明进一步明确: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差异显著,且降水集中在。
-
7、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喜欢通过吟诗作赋来抒发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诗词中也不乏描述气候现象、揭示气候规律的诗句。读诗句,回答下面小题。(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中的“春风”指的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2)、“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诗中描述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山寺桃花开花较晚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气温低 B、海拔高,降水多 C、位于山区,土地贫 D、海拔高,气温低(4)、以上古诗句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降水集中夏季 D、冬季寒冷干燥
-
8、一般情况下,当旬(指最近十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5℃时,杨树、柳树、桃树、槐树等落叶林木会陆续长出绿色的叶子。读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示意图,回答下面题。
(1)、我国常绿林木分布最广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亚热带 C、中温带 D、暖温带(2)、山东省落叶林木变绿的时间为( )A、2月底前 B、3月底前 C、4月底前 D、终年常绿(3)、落叶林木变绿进程反映出我国东部春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向西逐渐升高 B、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C、由南向北逐渐升高 D、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
9、读我国某省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省地理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A、秦—西安 B、陇—兰州 C、鲁—济南 D、豫—郑州(2)、据图推测,该省年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①空间分布较均匀
②空间分布差异大
③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④自西北向东南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4)、下列气候资料图中,最有可能与敦煌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 )。A、
B、
C、
D、
-
10、读我国五个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 )A、南宁 B、银川 C、呼和浩特 D、乌鲁木齐(2)、观察图中城市降水量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降水集中在夏季 B、南宁年降水量最多,季节变化小 C、拉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属于旱地区 D、呼和浩特全年降水量较少,属半干旱地区 -
11、随着海拔的变化,我国山地的气候和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差异。
-
12、我国亚热带地区成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
13、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大致400—800毫米,天然植被以草原为主。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通过自我介绍可知,冻雨这种天气现象多发生在 季和初春,往往伴随着强冷空气或 , 由于冷暖空气交锋而产生。(2)、【我来了】2024年1月30日—2月3日,图2所示三个城市中,有一个城市及周边出现历史罕见的冻雨灾害(如图3)。

①出现历史罕见冻雨灾害的城市是。(填序号)
②根据图3,指出冻雨产生的危害。
(3)、【我提示】
请把温馨提示补充完整。
-
15、2024年8月4 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突发泥石流灾害。为弄清此次泥石流的成因,某校八年级 (3)班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阅读实验报告单,完成问题。
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八年级(3)班
时间
2024年9月18日
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模拟泥石流发生的条件,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不同因素对泥石流的影响,弄清楚此次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实验准备
玻璃器皿中用泥石堆叠成坡,高度为25厘米,当作模拟山体,并挖出模拟沟谷。选定坡顶一点为A,选定土坡边缘点为B。AB水平距离也为25厘米。

实验过程
组别
实验过程
实验组Ⅰ
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毫升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秒,观察记录B点泥石堆积情况
实验组Ⅱ
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500毫升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秒,观察记录B点泥石堆积情况
实验组Ⅲ
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500毫升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5秒,观察记录B点泥石堆积情况
结果分析
待实验结束后,测量B处堆积的泥石量的差异。
(1)、通过对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的结果比较,实验Ⅱ中,B处的泥石堆积量更 , 得出实验结论:。(2)、通过对实验组Ⅱ和实验组Ⅲ的结果比较,实验Ⅲ中,B处的泥石堆积量更 , 得出实验结论:。(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推测此次泥石流灾害突发的主要原因。(4)、假如遭遇泥石流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
16、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在防灾减灾中,了解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属于( )。
A、灾前准备 B、灾害监测 C、灾后恢复 D、灾害救援(2)、防灾减灾工作要根据各地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搭配正确的是( )。A、地震———台湾省 B、旱灾——浙江省 C、台风——四川省 D、泥石流——内蒙古自治区(3)、当灾害发生时,图中行为正确的是( )。A、
B、
C、
D、
-
17、观察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台湾省的兰屿岛,有一种传统的“地窖式”民居(见图),房屋主体位于地下1.5~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极具特色。“地窖式”民居最主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地震(2)、为应对某种极端天气,人们在地下停车场入口堆放着沙袋(见上图)。这种极端天气及我们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雾霾、佩戴口罩 B、强风、躲在树下 C、暴雨、居家避险 D、地震、跑到户外 -
18、读长江上游某区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与地质灾害数量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内地质灾害主要是( )A、地震 B、洪涝 C、火山喷发 D、滑坡、泥石流(2)、可有效减少该类灾害发生的主要途径是( )A、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 B、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C、修建加固陡坡等工程 D、拍摄卫星遥感影像 -
19、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发生频次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旱灾 C、台风 D、寒潮(2)、我国华北地区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有( )①夏季风进退异常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生产生活用水大 ④气候复杂多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