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一条重要交通通道,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车,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深中通道采用“桥隧结合”的建设方案,其中西段为桥梁、东段为隧道。下图为深中通道主体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中通道采用“桥隧结合”的建设方案主要利用了(     )
    A、海洋生物资源 B、海洋空间资源 C、海洋矿产资源 D、海洋能源资源
    (2)、深中通道的开通(     )

    ①完善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       ②提高了大湾区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③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       ④缩短了深圳和中山两地的实地距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养殖。下图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

    ①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②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③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④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海盐生产,保护海洋生态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增加渔民收入 C、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 3、2023年11月,国家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竹代塑”是指以竹类产品代替塑料制品(以石油为原料)的产业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竹子属于(     )
    A、气候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与塑料制品相比,竹类产品的突出优势是(     )
    A、价格便宜 B、便于携带 C、容易降解 D、容易回收
    (3)、发展“以竹代塑”将(     )

    ①减少就业机会   ②带动相关产业   ③促进农民增收   ④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时将“桥上桥”挖出,使其雄姿展现于世。下图为黄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和“桥上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海平面上升 C、流水侵蚀 D、山体滑坡
    (3)、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禁止开采煤炭 B、大力开发航运 C、陡坡开荒种地 D、退耕还林还草
  • 5、2024年元旦,哈尔滨这座城市异常火爆,很多“南方小土豆”纷纷前往哈尔滨旅游,体验冰雪风情。广西外出游学的11个小宝贝被亲切地称为“砂糖橘”。下图为黑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砂糖橘”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 B、 C、 D、广
    (2)、下列气候资料图符合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3)、“南方小土豆”前往哈尔滨旅游体验冰雪风情,适合携带的物品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小明同学发现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图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从地理学角度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解释,正确的有(     )

    ①“春风”是指夏季风       ②“春风”是指冬季风

    ③“春风”的风向是西北风   ④“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 7、我国的地形壮丽多姿。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构成了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景观。下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重图和沿北纬32°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产生的影响是(     )
    A、使大多数河流呈自西向东流 B、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匮乏 C、沟通了我国南北方的水上交通 D、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 8、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下图为2014—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4—2023年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14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2)、影响2014—2023年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上升 B、人口死亡率上升 C、人口出生率降低 D、人口死亡率降低
    (3)、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可能导致(     )
    A、住房需求持续增加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D、国防兵员迅速增加
  • 9、某同学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长夏无冬海南岛”,下联是“冬长夏短黑龙江”。下图为我国疆域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给这副对联加一个横批,最合适的是(     )
    A、幅员辽阔 B、源远流长 C、四季如春 D、历史悠久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海陆兼备,利于开展对外交往   ②南北跨度大,气候多样,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③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④东临太平洋,东部地区降水充沛,有利于农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人口与面积比较表

    四大地理区域ABCD
    占全国面积(%)25202530
    占全国总人口(%)554014

    (1)图中区域B代表的是 地区,区域A、B的分界线Ⅰ大致是 一线,与一月℃等温线一致,区域B、D的分界线Ⅱ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2)区域C、D的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形成了以为主的农业生产部门。

    (3)由材料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是地区,造成该区域人口密度小的自然原因是(至少写一点)

  • 11、如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中处于非季风区的是地,其气候特征是。甲、丙两地的纬度差不多,但降水差异却很大,造成这一气候差异主要因素是。       

    (2)图中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气候差异较大。该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的现象,土地利用类型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3)图中A、B、C、D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中生物“高原之舟”来自地区(填字母),该区域的具有独特的气候

  • 12、西北内陆地区,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的地带。西北地区夏季昼夜温差 , 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累积,因此,这里的瓜果特别甜。
  • 13、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区内主要牲畜有、藏绵羊、藏山羊.
  • 14、把下列地理事物和对应的称呼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青藏高原____①、聚宝盆

    B、柴达木盆地____②、世界屋脊

    C、三江源____③、东北平原

    D、北大仓____④、中华水塔

    E、成都平原____⑤、天府之国

  • 15、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A地区;C地区;D地区A,B地区以山脉和河流为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地区、地区、地区、地区。

  • 16、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的小刚同学乘火车去青藏地区旅游,出发之前,小刚同学的家人给她提出几点建议,其中不可信的是(    )
    A、爸爸说:“你可以去参观雄伟的布达拉宫” B、妈妈说:“你要带上厚外套和防晒用品” C、爷爷说:“多拍些草原、骆驼、雪山的照片回来” D、奶奶说:“你可以去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
  • 1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确定界线①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D地区调水至C地区 C、横断山﹣祁连山是A地区与D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D、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A地区和B地区
  • 18、关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B、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C、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D、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 19、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南很少生产冬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基本不种植棉花 C、秦岭—淮河是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D、秦岭—淮河是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
  • 20、以下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8℃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上一页 360 361 362 363 3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