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1、读图,分析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
A、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B、公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C、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D、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
2、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地区考察站—秦岭站开站。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利用温室大棚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种植蔬菜,需采用高强度、低能耗的现代化透光结构,能保温、可抵抗大风,同时需严防温室内外来物种侵害南极土地。南极洲上禁止播种植物,温室大棚内也需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这是为了( )
A、提高作物品质 B、保护生态环境 C、展示科技水平 D、降低种植成本 -
3、中国南极科考站智慧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和自动化管理,科考队员们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如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示意图。南极地区( )
A、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B、5个中国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暖季是6~8月,最适合科学考察 D、温室大棚建设需克服酷寒、暴雨等困难 -
4、《黄帝内经》中提到:天寒地冻的“冬三月”,人们需要“避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位于年平均气温在10℃﹣22℃的范围之内,如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分布图”甲地避寒区面积大,却不是国际著名避寒胜地,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地处热带雨林区,气候过于湿热 C、地处热带沙漠区,气候过于干旱 D、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 -
5、小丽要到欧洲西部旅行,小丽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欧洲西部国家。在了解德国名胜古迹的过程中,小丽查阅到一幅照片,此建筑与下面哪种宗教的建筑特色相符(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欧洲西部气候适宜,旅游业发达 B、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到波斯湾的广大区域 D、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之一
-
7、世界四大著名卫星发射基地分别是肯尼迪航天中心、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圣马科发射场。读世界四大著名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四大著名卫星发射基地中,位于热带和西半球的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
8、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你为巴西农民销售咖啡出主意( )A、销往印度 B、销往美国 C、销往新加坡 D、销往印度尼西亚
-
9、读“俄罗斯、日本两国示意图”,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日本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两国海岸线都漫长曲折,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C、两国间的经济合作被称作“南南合作” D、俄罗斯地广人稀,日本地狭人稠 -
10、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地震,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如图示意能登半岛位置及能登半岛附近部分海域变成陆地景观。为了应对地震灾害,日本居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传统建筑采用轻质材料
②设计和建设防震建筑
③经常进行防震演练
④躲在室内不常出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1、读日本位置图,日本是由图中ABCD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首都东京位于最大的B( )岛上
A、九州岛 B、北海道岛 C、四国岛 D、本州岛 -
12、图1和图2分别为巴西和印度简图,孟买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靠近棉花产地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
13、印度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和小麦。读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地区 B、小麦分布区热量条件好,水源充足 C、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 D、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主要与热量条件有关 -
14、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B、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
15、北京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选择一些温暖湿润的地点,以便获得充足的昆虫食物补充能量。如图示意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北京雨燕穿越乙半岛,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
A、穿白袍缠白头巾的人 B、乘着雪橇出行的居民 C、广袤平原上河网密布 D、茂密原始森林和树屋 -
16、非洲西部的塞拉利昂被称为“钻石之国”,约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期。据此读钻石采集图和塞拉利昂气候资料表,下列关于塞拉利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 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D、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
17、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河川众多,气候多样。下图示意亚洲地形、重要水系和两地景观。下面属于亚欧分界线的是( )
A、湄公河 B、恒河 C、长江 D、里海 -
18、“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人口多 B、高海拔地区人口多 C、西部内陆人口多 D、高纬度地区人口多(2)、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 )A、政策和交通 B、土壤和矿产 C、地形和气候 D、家庭和婚姻(3)、针对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严禁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迁移 B、西部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C、大力推动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D、鼓励东部人口大量向国外移民 -
19、下图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填省级名称),自西向东分别注入海和海。(2)、图中①处代表水利枢纽,该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是 , 其汇入长江处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3)、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支流变少,主要是因为该处形成现象。(4)、黄河在上游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平原,当地农业发达,被称为“塞上江南”。(5)、近年来黄河的含沙量减小,其人为原因是。(6)、黄河自古多忧患,凌汛是其忧患之一。黄河上游和下游多凌汛,主要是受( )影响。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
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序号,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C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E的土地利用类型是(①林地②耕地③草地④难利用土地)。D的土地适合发展业。(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 , B为。导致两地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热量 C.土壤 D.水源
(3)、区域A和B大致以—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等温线及年降水量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4)、从温度带来看,A、B、C、D区域各分布在、、、。①寒温带②中温带③暖温带④热带和亚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