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两侧景观差异大。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下列景观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A、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河网密布 C、民居的墙体较厚 D、农业以水田为主(2)、下列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2、2022年某月17日,今冬第二轮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多个省、区、市的小伙伴需要棉裤护体,内蒙古、黑龙江局地将出现-40℃的极寒天气。“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一句调侃语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下图为某月17日棉裤预警地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某月最可能是( )A、12月 B、9月 C、6月 D、5月(2)、南北方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人类活动 -
3、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甲
102°E,25°N
1891
7.7
19.8
乙
113°E,28°N
68
4
32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 -
4、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条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①④两河汛期的水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D、②是我国第二大河 -
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主要看叶。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

(1)、图中景区红叶最佳观赏期不同,其中最早可以观赏红叶的景区是 , 最迟观赏红叶的景区是 , 导致景区红叶观赏期不同主要原因是位置差异。(2)、喀纳斯和红叶谷两地都处于中纬度地区,但从海陆位置看,喀纳斯深居内陆,离源地近,喀纳斯冬季降温会更(早、晚)。(3)、北京香山的红叶11月上旬随着强劲(风向)风的到来,“无边落木萧萧下”结束了一年中最绚烂的秋意。(4)、我国南北方红叶观赏期的差异,反映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5)、四川稻城俄初山(海拔5140米,10月中下旬)与同纬度(岳麓山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相比,稻城俄初山红叶观赏期是提前还是滞后?简要分析原因。 -
6、阅读“边疆行路线图”和有关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和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1)、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甲国是(邻国)。(2)、途中摄制组经过了一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⑥是 , 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a/b/c/d)线。(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人口稠密的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述相对比蒙古和日本,我国的海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
7、2022年5月,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0亿千瓦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白鹤滩水电站分布位置示意图
(1)、长江上游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河流落差大②河流水量大③河流含沙量大④河流结冰期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白鹤滩水电站生产的电能所需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A、水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高压线路运输(3)、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难度大,原因不包括( )A、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 B、交通不便 C、河流春季有凌汛现象 D、山高坡陡,地形复杂 -
8、2023年4月初,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又迎来了一次全国大面积的降温和雨雪天气,下图为我国某时段降温幅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本次降温过程中,降温幅度最大的地区出现在我国( )A、甘肃西部 B、内蒙古中部 C、青藏地区南部 D、东南沿海地区(2)、青藏地区比同纬度的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小,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B、纬度低 C、植被少 D、距海近(3)、下列地形区可描述为“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的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
9、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完成下面小题。(1)、这个少数民族是( )A、壮族 B、藏族 C、蒙古族 D、高山族(2)、此区域是(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3)、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A、四川省 B、湖南省 C、云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10、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的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给汛期防控带来巨大难题。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我国夏季风和冬季风示意图如下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气候类型单一③季风气候显著④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在汛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大(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雨伞”。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的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哈尔滨 D、武汉 -
11、中国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A、B、C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其中阶梯B为我国( )级阶梯。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2)、图中甲山脉的名称和走向分别是( )A、太行山、东北—西南走向 B、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 C、阴山、东西走向 D、贺兰山、南北走向(3)、“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我国____高原的写照,该地形区在第二级阶梯( )A、云贵 B、黄土 C、内蒙古 D、青藏(4)、地形区④、⑤分别是( )A、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河流、交通、农业、水能等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B、河流从第三级阶梯流向第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D、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沟通了南北交通 -
12、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亿多,完成下面小题。(1)、近几年来我国根据人口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死亡率逐年降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提高 B、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增长率降低 C、人口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D、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升(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均匀 B、南少北多 C、西多东少 D、东多西少
-
1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净增人口创60年新低,鼓励生育成两会热词。人口增量是一个地区人口增加的绝对量。下图为2012~2022年中国人口增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年份,我国人口增量最高的一年是( )A、2012年 B、2014年 C、2016年 D、2021年(2)、代表委员提出鼓励生育的主要目的(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彻底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人口总量 D、满足居民的生育意愿 -
14、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A、①—滇 B、②—闽 C、③—川 D、④—京(2)、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反映出我国( )A、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B、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
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曲线图。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
(1)、联合国网站显示,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大约12年,而2037年达到90亿,将大约要15年时间,这表明全球人口的总体增长速度正在。(2)、读材料一图表可知,世界人口开始迅速增长是在。(填年份)(3)、读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图,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填序号),该区域为洲的东部。(4)、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从纬度来看,是在(中高\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内陆)地区;从地形来看,主要分布在(平原\高原)地区,可见人口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密切联系。(5)、由图中可知:干旱缺水的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地区或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人口分布较少。(6)、能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有效措施是。 -
16、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某中学地理课堂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下图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组1:探究气候的分布规律
(1)非洲大陆的热带雨林气候两侧依次是气候和气候。而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是气候,该气候在(填大洲名称)分布也较广。
小组2:探究气候的影响因素
(2)下图ABC三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 降水量最少的是 , 影响该地降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3)A地(海平面)气温是20℃,那么B地气温是。
小组3:探究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甘蔗是常见的糖料作物。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高。

(4)四种气候类型中,适宜种植甘蔗的是(填序号),该气候区光热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
1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等温线基本是沿(填“东西”或“南北”)方向延伸,沿(填“东西”或“南北”)方向等温线数值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反映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向气温逐渐降低。(2)、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填大陆名称),最低温度是。(3)、南北半球对比看,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填“弯曲”或“平直”),主要原因是。(4)、英国国家气象局12月8日预测,2024年可能是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化时代高出1.5℃以上的第一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够为保护大气环境做些什么呢? -
18、我国今年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为减少沙尘天气发生,人们应该(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植树种草 D、毁林开荒 -
19、读“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2)、人口增长状况与③国相似的是( )A、印度 B、日本 C、意大利 D、澳大利亚 -
20、读图“P、Q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地的气温特点是( )A、四季如春 B、夏季高温 C、全年高温 D、全年寒冷(2)、根据气温曲线,Q地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3)、Q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6月 B、7月 C、8月 D、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