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1、日晷(guǐ)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下图为济南某学校的学生在一天中同一位置不同时刻拍摄的三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照片时,该同学站在日晷的(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2)、三幅照片中,拍摄时间在上午的是( )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3)、一天之中晷针影子位置的移动,主要是因为(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海陆的变迁 D、四季的变化 -
2、图为某地理小组所做的地球自转演示实验。在暗室中用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有( )A、面向赤道,由东向西拨动 B、面向赤道,由西向东拨动 C、从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拨动 D、从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拨动(2)、图示四地,即将由黑夜进入白昼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3)、通过该实验可发现,图示四地中昼夜长短相同的是( )A、甲地与乙地 B、甲地与丙地 C、乙地与丙地 D、丙地与丁地 -
3、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最高、最具“含金量”的地区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港口联通全球】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以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为核心,以东莞、佛山、珠海等周边港口为支撑的发展格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世界级港口群正加速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省九市、香港和澳门,区域联系密切,江在其区域联系中起重要作用。
(2)、简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港口群的有利条件。(任答两点)(3)、【科技向新而行】在新技术牵引下,粤港澳大湾区一批批科技企业喷涌而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聚势腾飞。
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给大湾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有(任答一点)。
(4)、【绿色共促发展】大湾区城市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增加城市中的绿地和公园,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建设绿色大湾区。
大湾区内推进城市绿化的主要目的是。
(5)、随着社会的发展,香港城市规划越来越密集,香港应如何平衡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化用地之间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
4、2025年3 月31 日,一辆满载供澳活鱼的货车在完成属地海关监管手续后,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快速通关进入澳门,这标志着全国首次实现出口水生动物检验检疫证书无纸化通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澳门农产品主要由祖国内地供应的原因是 ( )A、祖国内地需求量少 B、澳门农业技术落后 C、增加祖国内地收入 D、澳门土地资源有限(2)、水产品“无纸化”通关进入澳门,主要得益于 ( )
①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 ②交通运输业的完善 ③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④海关监管力度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截至2024年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据为 753.42 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读香港卫星影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 ( )A、中部低山地区 B、东部丘陵地区 C、植被覆盖地区 D、沿海平坦地区(2)、为缓解建设用地紧张问题,香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占用绿地,用于建设用地 ②填海造地
③向祖国内地迁移人口 ④建高层建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6、粤剧是我国传统戏曲之一,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红船是指粤剧戏班所乘坐的船,清末民初,红船来回穿梭在各大码头,成为粤剧向外传播的重要媒介。读粤港澳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粤剧流行地区 ( )①文化同源 ②人缘相亲
③民俗相近 ④制度相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红船成为粤剧对外传播媒介得益于( )A、河网密布,水域广阔 B、工业先进,造船业发达 C、地形平坦,陆地交通便利 D、全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丰富 -
7、2025年3月25 日至27 日,香港举行“联城-2025”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消防联合演练。此次演练创新采用“粤澳跨境协同、装备统筹调配、三地联合行动”救援模式,共设置了地库停车场水浸、近岸水域演练等10个科目。读港澳位置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次演练项目主要应对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旱灾 B、洪涝 C、寒潮 D、沙尘暴(2)、港澳地区发生该灾害的原因有 (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②沿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夏秋季多台风,带来丰沛降水
④板块交界,地壳活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粤港澳三地合作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演练,有利于 ( )①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整合救援力量和资源
④改变当地的气候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两颗璀璨的明珠。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A、海陆兼备,面积广 B、沿边,相邻国家多 C、沿江,多大江大河 D、沿海,多优良港湾(2)、香港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的主要产业是 ( )A、食品加工业 B、纺织业 C、贸易及物流 D、石油化工业 -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工业的摇篮,但当前正面临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等多重挑战,实现全面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复杂。
材料二:沈阳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源地,辽宁省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发展机器人产业,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部分特殊行业目前仍无法使用机器人取代。
材料三: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1)、简析东北成为“我国工业的摇篮”的有利条件。(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各答一点)(2)、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请你将下列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a.加快技术改造,加大科技投入;b.环境污染严重;c.能源资源枯竭,耗能大;
d.实施人才引进措施
(3)、基于现阶段东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有人认为应该用机器人全面取代劳动力,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10、“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是关于三江平原曾经的描述。读三江平原近70年景观变化漫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描述的阶段可能为 ( )A、70年前的三江平原 B、50年前的三江平原 C、30年前的三江平原 D、现在的三江平原(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不同阶段景观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70年前:大力开垦 B、70到50年前:退耕还湿 C、50到30年前:工业建设 D、30年前到现在:生态保护 -
11、2025年3月22日,《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报告(2023年)》发布,通过持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和科技创新,黑土区耕地质量与粮食产能实现协同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压舱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东北三省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 )A、冬小麦、玉米 B、甜菜、大豆 C、春小麦、水稻 D、青稞、水稻(2)、圈码处应补充的东北三省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优势条件为 ( )
A、平坦 温带季风 水源 高 B、平坦 亚热带季风 热量 高 C、崎岖 温带季风 水源 高 D、平坦 温带大陆性 水源 低(3)、黑土地保护工程和科技创新可能包括( )①研发黑土保育技术 ②研制农药喷洒装备
③作物秸秆大量还田 ④黑土退化智能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时事热点 亚冬会 (定心卷改编)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在哈尔滨市开幕。下图为哈尔滨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哈尔滨举办亚冬会的优势条件为 ( )A、濒临海洋,交通便利 B、雨林气候,降水充足 C、冬季寒冷,雪期较长 D、海拔较高,雪山广布(2)、本次亚冬会选取的色彩灵感来源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其对应正确的为 ( )A、“冰晶蓝”——冰雪高原的冰层 B、“丁香紫”————耐热的市花丁香花 C、“兴安绿”——兴安岭的春夏森林 D、“丰登黄”————分布广阔的黄土地(3)、亚冬会的顺利举办,有助于哈尔滨 ( )①改变城市人口结构②推动冰雪产业发展
③提升国际影响力 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金史·世纪》:“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东北三省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白山黑水”常用来形容东北三省,其( )A、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 B、东部濒临东海与黄海 C、均与河北省毗邻 D、与俄罗斯隔鸭绿江相望(2)、从山河推断“生女直地”为东北三省中的( )A、辽宁省 B、吉林省 C、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3)、东北三省整体山河之势为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大河之源、雪山连绵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水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50年代以前,三江源曾水草丰美,到20世纪中后期,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变化,加之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
材料二: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三江源地区开始进行生态修复。近五年来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林草覆盖率达74%以上,藏羚羊从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余只,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中华水塔”功能持续提升。
材料三:青藏地区简图。
(1)、(中考新设问·作图)在图中圈画出三江源地区的大致位置。(2)、概括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由来。(3)、简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将其对应的字母填入下列思维导图中。
a.生物多样性锐减
b.水土流失
c.气候变暖
(4)、为了进行生态修复,三江源地区可能采取的措施。(任答两点)(5)、当地居民认为应当趁着“旅游热”发展旅游业,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15、众多江河从这里发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某地理调研团队为探究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一路溯江探源。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及调研团队收集的三江源地区过去和现在的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调研团队在收集资料时,了解到三江源地区位于(地形区),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2)、对比三江源地区过去和现在的景观图,调研团队推测三江源地区过去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有。(3)、面对生态系统持续好转的三江源地区,调研团队想要了解当地采取的保护措施,试列举调研团队通过走访可以得到的答案。(任答两点)(4)、分别简述三江源地区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答一点) -
16、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我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具体体现在( )A、工业产品愈发丰富 B、资源全部自给自足 C、人均收入世界最高 D、所有科技遥遥领先(2)、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有 ( )
①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②人地关系不够协调
③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面临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以下能体现出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做法是 ( )①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②促进全球经济合作
③独立自主发展高技术产业
④签署《巴黎协定》并履行减排承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生态脆弱,为此国家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三江源地区 ( )A、是长江、黄河、珠江的源区 B、主要水源是积雪和冰川融水 C、地处我国西部,为内流区 D、日温差小,年温差大(2)、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旅游业发展 B、保证粮食安全 C、促进畜牧业发展 D、保护生态环境 -
18、白朗县位于年楚河畔,平均海拔近4 000米。近年来,当地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所产蔬菜品质高,营养物质丰富,备受青睐。读白朗县位置示意图和白朗县大棚蔬菜产业园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白朗县蔬菜大棚主要分布在 ( )A、雅鲁藏布江北岸 B、季风气候区 C、年楚河谷地 D、山脉陡坡地带(2)、白朗县所产蔬菜品质高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是 ( )A、热量丰富,生长期短 B、光照充足,日温差较大 C、水源充足,草场广布 D、科技兴农,品种优良(3)、当地利用大棚进行蔬菜种植主要是为了( )A、改善热量条件 B、保持整齐美观 C、保持土壤水分 D、调节光照强度 -
19、青藏地区的游牧民族为抵御寒冷天气,常利用当地丰富的牲畜毛发为原料,编织密度高、毯面薄、便于携带与运输的藏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制作藏毯的原料最可能来自 ( )A、藏绵羊 B、三河牛 C、伊犁羊 D、三河马(2)、青藏地区畜牧业发达得益于 ( )A、人工草场广阔,饲草资源丰富 B、全年气温较高,牧草生长旺盛 C、地势低平开阔,宜大规模开发 D、晴天多光照足,天然草场广阔 -
20、纪录片《第三极》深入青藏高原60多处秘境拍摄,是我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片。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青藏地区 ( )A、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贵州省 B、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D、拥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2)、纪录片《第三极》中拍摄的画面可能有( )①雪山连绵
②黑土广布
③牦牛饮水
④黄沙滚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青藏高原与南极、北极并称为“世界三极”,是因为青藏高原 ( )A、风大雨急,降水丰富 B、江河纵横,高山众多 C、地势高耸,气候高寒 D、民族文化独特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