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南岛环境优美,以众多名胜古迹和独特民族风情而闻名,拥有两大机场、环岛高速公路和多所星级酒店等现代化设施。依托国家赋予的入境旅游优惠政策,海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其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每年冬季约有110万“候鸟老人”选择涌向海南居住、旅游,“候鸟式”休闲养老产业为海南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催生了住宿、医疗、饮食、文娱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1)、写出海南岛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行政中心。(2)、说出海南岛的气候类型及特征。(3)、简析海南省成为“候鸟老人”青睐地的优势条件。(4)、分析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欧班列运行在北联“一带”、南接“一路”的铁路线上,这条铁路线以重庆为基点,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欧班列从重庆出发,通过阿拉山口向西到达欧洲,其运输时间是海运的1/3,运输费用是空运的1/5。图中甲、乙代表地形区,丙代表山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丙的名称以及该山脉的走向。(2)、写出甲、乙地形区的名称,简述乙地形区的地形特征。(3)、归纳我国的地势特征。(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简述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
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小小一片茶叶惠及了千千万万的茶农,随处可见的山坡积满了希望的茶树,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四地中,地势低平、湖河众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茶叶产区所在的山地,地处福建和江西交界处的是( )A、普洱茶 B、庐山云雾 C、武夷岩茶 D、黄山毛峰(3)、在山区发展茶叶产业的有利影响包括( )①增加茶农的收入②减轻水土流失③增加生物多样性④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2024年1月6日,贵州“村超”预选赛正式拉开帷幕。“村超”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它以独特的乡土味,让足球赛场变成了各民族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大团结的大舞台。完成下面小题。
(1)、村超赛场上的标语写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表述符合其寓意的是( )①各民族不论其人口多少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信仰
③各民族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④各民族要全面适应汉族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们名称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 B、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 C、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 D、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 -
5、国际上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下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为( )A、1995年 B、2003年 C、2010年 D、2025年(2)、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 )A、就业困难 B、劳动力充足 C、儿童入学难 D、社会养老压力大(3)、2021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该政策有利于( )A、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B、缓解人口老龄化 C、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D、降低人口出生率 -
6、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边疆行》,从广西的防城港市出发,终点是辽宁的丹东市,顺时针勾勒中国版图。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中国的疆域辽阔,陆上邻国众多,下列国家中属于中国陆上邻国的是( )A、俄罗斯 B、美国 C、巴西 D、埃及(2)、本次活动起点所在省区的轮廓是( )A、
B、
C、
D、
(3)、专题摄制组走进下图所示省区,对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B、该省的西双版纳属于温带地区 C、行政中心是昆明 D、澜沧江流出该省后称湄公河 -
7、为了保护我国海洋渔业资源,2024年我国四大海域休渔期于5月1日开始,一直到8月16日结束。海洋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船将回港休渔。读“中国濒临的海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海岸线长达2.2万多千米 B、四大边缘海中,面积最大的是渤海 C、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D、台湾海峡属于南海(2)、我国东部濒临的四个近海①、②、③、④分别( )A、南海、黄海、渤海、东海 B、渤海、南海、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3)、我国的内海有( )A、渤海黄海 B、黄海台湾海峡 C、东海台湾海峡 D、渤海琼州海峡(4)、我国四大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旅游 D、减少海洋污染 -
8、“今天,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紧贴着祖国的心房……”7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22岁的嘉兴姑娘冯琳作为4名领诵员之一,带领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向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读“我国的疆域及邻国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矩形代表中国,下列关于中国位置描述恰当的是( )A、
B、
C、
D、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众多,图中数码②和③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印度尼西亚朝鲜 B、菲律宾韩国 C、老挝缅甸 D、印度尼泊尔(3)、与⑤国相比我国是一个( )A、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 B、海域面积广阔的岛国 C、陆地面积辽阔的内陆国 D、海陆兼备的国家 -
9、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上分为( )级A、五 B、四 C、三 D、二(2)、下列行政单位与河北省的行政级别不同的是( )A、上海市 B、兰州市 C、重庆市 D、香港特别行政区 -
10、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读我国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A、疆域辽阔 B、邻国众多 C、资源丰富 D、岛屿众多(2)、“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A、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3)、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黑龙江省 C、海南省 D、云南省(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 )A、琼、粤、台、黔 B、台、闽、贵、云 C、台、粤、桂、滇 D、云、桂、粤、台 -
11、
某学校地理社团受到《跟着唐诗去旅行》纪录片的启发,以“唐诗中的地理”为线索开展“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影响”的研学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鹳雀楼—地势影响河流流向
诗句摘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诗中“黄河入海流”一句,揭示黄河受我国地势的影响,大致流向为________,“海”是指________。
第二站:大巴山—地形地势影响气候
诗句摘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原因是________。
(3)四川盆地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影响“巴山夜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地形/季风)。
第三站:白帝城—地势影响交通
诗句摘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白帝城与江陵相距几百千米。试分析“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原因。
-
12、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不同河段的特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
图1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图3为长江下游某水乡古镇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上、中、下游的分界分别为( )A、重庆、武汉 B、武汉、南京 C、宜昌、湖口 D、宜昌、南京(2)、分析荆江河段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完成结构图。
①;②;③;④;⑤;
(3)、从图3古镇景观中任选某一方面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从民居、交通方式等方面进行说明) -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洞庭湖》特种邮票。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君山叠翠、凌云鹤影、城头稻源、通江达海、洞庭天下水。如图依次为洞庭湖示意图、岳阳市气候资料图和洞庭湖面积变化图。



【通江达海】
方寸之间,由小见大,邮票既是寄托牵挂的邮资凭证,也是获取知识的百科全书。
(1)邮票《洞庭湖》“通江达海”“通江”描绘了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与________(河流名称)交汇的景象,“达海”表示该河流最终注入________海。
【湖面变迁】
道光十四年(1834年)《洞庭吟》中提到,由于“沿湖圩田岁增岁,曲防壑邻占地利”的恶性围垦,使“八百里湖十去四”到光绪末年“江水挟沙而来,淤塞湖身”。1998年后,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指导原则,并启动了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护等工程。
(2)结合洞庭湖面积变化图,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巴陵胜状】
郑州市的元元同学,想去岳阳市欣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________对水位高低的影响明显。为了欣赏洞庭湖水位最高时的浩瀚美景,你会建议元元同学________月去岳阳市。
-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这两天冷死了,都快零下十度了。你那边冷吗?
不冷啊,这边还二十度左右呢,我还穿T恤呢!

你看,这里绿树成荫呢!



(1)、2023年11月底,我国多地开启“冷冻模式”,山东省济南市发布寒潮橙色预警。寒潮属于灾害,济南市冬季盛行风。(2)、放学路上,成成冻得瑟瑟发抖,她想到在海口游学的好朋友状状,给他发信息问候。根据对话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气温特征是。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出海口的屋顶设计成“人”字形,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3)、成成查阅了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海口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下列气候资料图中,能反映海口气候特点的是。(4)、下图中能够反映五道梁气候特点的是(填字母),该气候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B.
C.
D.
-
15、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2)、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海南岛几乎不受影响,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 B、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C、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D、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
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长征路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征路线从瑞金至延安吴起镇( )A、经过秦岭和淮河 B、主要位于外流区 C、经过自然环境最湿热地区 D、依次经过地势第二、三级阶梯(2)、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上游 B、长江中游 C、黄土高原 D、江南丘陵 -
17、“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多为木质结构,可遮阳避雨、保护桥梁,还可供人休憩,是能够反映区域地理特征的独特建筑。图1为单跨式木拱廊桥简图,图2为相关省区廊桥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2中可以看出,廊桥主要分布在(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2)、廊桥的主要作用是( )A、储存谷物 B、避雨、通行 C、供人居住 D、举行宗教活动(3)、直接影响廊桥建造的自然地理因素是( )①河流②地方风俗③降水④农业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1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用红叶表达对秋色的赞美。读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时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的分布规律是( )A、北方早于南方 B、东部早于西部 C、平原早于山区 D、湿润区早于干旱区(2)、山东半岛观赏红叶的时间比同纬度地区晚,原因是山东半岛同期( )A、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多 B、受海洋影响,气温较高 C、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D、受地形影响,气温较低(3)、图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炎热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19、如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辽东丘陵 B、乙是准噶尔盆地 C、①为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②为季风气候区和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2)、某校地理老师在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假设丙地区没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这种地形变化会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什么影响?”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A、温差变大 B、降水减少 C、降水增多 D、大陆性增强 -
20、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东西半球分界线为 , 则图示地区属于半球(东/西)。(2)、图中A点位于C点的方向。(3)、图中B点经纬度是 , C点经纬度是。(4)、图中C点从低、中、高纬度看属于纬度地区。(5)、ABCD四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 , 位于南半球的是。(6)、从A点一直向北走,不改变力向,能否到达C点(能/不能);从B点一直向西走,不改变方向,能否到达D点(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