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1、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梯级电站,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读“西南水电站群落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A、长江中游河段 B、长江上游河段 C、四川盆地内部 D、四川省和重庆市交界处(2)、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流经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②降水多,水量大
③当地用电量大,需求大④汛期集中在夏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据材料,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①有利于减少四川省的洪涝灾害②有利于改善下游航运条件
③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④破坏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线路台阶式,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都所在的地形区为四川盆地 B、拉萨所在地区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C、成都所在地区种植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D、成都到拉萨经过横断山区,适合发展林业(2)、拉萨所在的地形区及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D、黄土高原----地势平坦(3)、造成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明显的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因素 D、洋流因素(4)、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①干旱②地震③台风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3、王之涣(唐)《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源于海洋的“春风”到达“玉门关”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内陆前行。诗中所写“春风”所到之处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热风吹雨酒江天 C、月落乌啼霜满天 D、北风卷地白草折
-
4、读中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拉萨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 )A、地势高 B、纬度高 C、太阳辐射弱 D、日照时间短(2)、温度带对农业有明显的影响,图中B处作物熟制为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3)、图中A处的干湿地区是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
5、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24年11月在海南三亚举办,其中马上项目于7月8日在新疆昭苏举办。如图是少数民族运动会纪念邮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上项目举办地所在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回族 C、塔吉克族 D、维吾尔族(2)、图中四种运动项目的少数民族与其代表的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B、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③—广东 D、④—福建(3)、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B、有55个少数民族,满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D、那达慕大会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
6、《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明了我国( )A、邻国众多 B、海岸线曲折 C、岛屿众多 D、疆域辽阔(2)、“四季轮转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3)、在我国沿30°N能同时体验“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
7、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中学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兴趣小组从甲地出发,设计三条活动路线:①组走a线路;②组走b线路;③组走c线路。读登山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瀑布景观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2)、瀑布发育于河谷且坡度较陡处,尤其是陡崖位于河谷中时,水流经过这些陡峭的地形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水流会迅速下落,形成瀑布景观。①组沿a线路,途中在A处(“能”或“不能”)看到瀑布景观。(3)、②组沿b线路(山体部位)登山,因为此处坡度相对较(“陡”或“缓”),有利于安全攀登。同学们登顶后,在山顶上插上胜利红旗,此处山顶的海拔是600~米。(4)、同学们量得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计算出甲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千米。(5)、③组走c线路沿河流逆流徒步,河流主干流的大致流向 , 到达乙地后返回,同学们发现乙地附近山脚下有“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警示标志,请观察图1中B处地形特征并解释原因:。 -
8、2024年9月24日至28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图1为中国-东盟局部示意图,图2为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宣传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南宁市的地理坐标是 , 据此可推断出南宁市所处的半球位置是北半球和(“东”或“西”)半球。(2)、南宁市位于(特殊纬线)以南,属于(高、中、低)纬度地区和地球五带中的带。(3)、泰国曼谷一位商人乘坐飞机前往广西南宁参加本届博览会,他乘坐飞机飞行航线的航向是方向。当这位商人到达南宁时,发现泰国曼谷(东七区)与中国的时差为小时。 -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其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图1为地球公转与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中国二十四节气农事图(部分)。

(1)、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2)、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线之间移动,玉林市(21°38'11"N~23°07'40"N)(“有”或“无”)阳光直射现象。(3)、“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诗中描述的是图1中节气(A或B),此时,玉林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出现现象。(4)、读图2,任选其中一幅图描述节气对人们农业生产的影响。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取得的科学成果令世界关注。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表层具有与地球相近的环境。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材料二:图1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图2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图。

(1)、在图1中画出行星H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2)、图1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 , 表示火星的是。(填字母)(3)、“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逃离(填“太阳系”或“地月系”)。(4)、据材料一可知,火星的自转方向是。(5)、我国在太空探索事业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历史性的成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进入太空探索的意义。 -
11、2023年入冬以来,哈尔滨的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吸引了大量游客。玉林市小明和家人计划寒假期间自驾去哈尔滨旅游。下图为小明查阅的电子地图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若想在手机上了解详细路况,需放大手机地图的画面,则( )A、图幅将变小 B、比例尺变小 C、内容更详细 D、图幅将变大(2)、手机导航地图的优势是( )A、不方便携带 B、缩短实际距离 C、保存时间短 D、及时更新内容 -
12、2024年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举办。下图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北京、张家口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cm,已知两地的实地距离约是200km,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0 B、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D、1/1000000
(2)、图中
表示的是( ) A、运河 B、长城 C、铁路 D、洲界 -
13、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暗室里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用灯泡表示太阳,地球仪表示地球。下图为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演示结束后,同学们画出了地球自转方向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地球自转一周需要(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天 D、一小时(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昼夜更替②四季的变化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4、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在地理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制作了简易地球仪。下图为地球仪制作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圆圈表示经线 B、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的经线与赤道垂直(2)、我们学习地理时,借助图中的地球仪可以( )A、演示地球的自转 B、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和极半径 C、读出各种地形类型的海拔 D、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15、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是什么形状?地球有多大呢?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人类却经过了漫长的探索。下图1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图,图2为地球大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2)、关于地球的大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极半径约6357千米 B、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C、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 D、赤道周长约4千米 -
16、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这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的第二次出舱活动。下图为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作业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2)、为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应具备的功能有( )①供给氧气 ②调节温度 ③防止失重 ④防强辐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七年级同学分小组对板块运动的形式及产生的后果进行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用手挤压书本,发现书本发生隆起。
实验二: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图乙)。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实验揭示的原理:
(1)实验一: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块,该现象反映了板块的(碰撞挤压/张裂拉伸)运动。该运动在陆地上常常形成。(2)实验二:两块海绵向两侧移动,该现象反映了板块的(碰撞挤压/张裂拉伸)运动。该运动常常形成。(3)总结: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稳定、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拓展应用:
(4)红海由于板块运动,面积会变(大、小)。(5)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形成。(6)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板块。日本火山地震频繁是因为日本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称:B , CE(2)、分别从D地和周庄两个地方到往山峰A,比较容易攀爬的是从(D地/周庄)出发,原因是(3)、图中李庄在周庄的方向。图中①、②、③处有一处不能发育成河流的是。(4)、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3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十米。(5)、本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米,山峰A的海拔可能在之间。 -
19、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BCFNH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 , 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填字母)。(3)、CD两洲的分界线是 , AB两洲的分界线是。(填名称)(4)、图中A大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海峡。 -
20、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东西半球分界线为 , 则图示地区属于半球(东/西)。(2)、通过B、D两点,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线。图中A点位于C点的方向。(3)、图中B点经纬度是 , C点经纬度是。(4)、图中C点从低、中、高纬度看属于纬度地区。(5)、四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位于南半球的是。(6)、D点位于C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