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
-
1、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重视,而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为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做出很大贡献。关于汉语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都不用 B、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C、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六大工作语言之一 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
2、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有( )
①林减少,草原遭到破害 ②劳动力短缺
③粮食及生活用品赶不上增长的需要④国防兵源不足 ⑤交通住房拥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
3、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是(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
4、读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判断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A、
B、
C、
D、
-
5、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分别是①热带季风气候②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6、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的是( )A、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 B、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C、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D、北京的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多
-
7、读“世界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寒带气候 -
8、读图,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
A、红海 B、地中海 C、大西洋 D、阿尔卑斯山脉 -
9、读下图,图中海牛、鸵鸟分布在大洋两侧的大洲,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图中两个大洲原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 B、地震和火山活动 C、海牛、鸵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D、人类活动 -
10、某班级进行地理知识竞赛,你认为下列四位选手谁会率先晋级下一轮( )A、小刚说:“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 B、小明说:“亚洲的面积最大,河流从四周流向中部” C、小薇说:“拉丁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D、小莉说:“欧洲的气候大陆性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典型”
-
11、如下图为心形投影世界地图,整幅地图就像一颗心,下列对图中大洲①②③④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洲②③之间的大洋是太平洋 B、大洲①②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C、大洲①跨经度最广,大洲④跨纬度最广 D、大洲③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
12、下图中有“世界人种大熔炉”之称的大洲的是( )A、
B、
C、
D、
-
13、李强是个“驴友”,他在国外某地旅游时写的文字:“这里的人喜欢穿宽松的白色长袍,说阿拉伯语,常骑着骆驼在沙漠中行走。”据此完成问题。材料中李强所去的地方最可能是( )A、北美洲东部 B、澳大利亚大陆 C、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D、欧洲西部
-
14、如图为三门峡某大型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代表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的是( )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 -
15、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极有极昼现象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
16、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 )①有底座②标注了公转轨道③有经纬线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地球仪上( )A、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3)、中国(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B、南临印度洋 C、小部分位于高纬度 D、位于西半球 -
17、读“世界某区域人口分布图”、“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和“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示信息分析,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的狭窄通道为海峡。(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东部、以及丙处亚洲部。(3)、据“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形类型)地区。(4)、据“世界人口随纬度分布图”,可知世界近80%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填“中低”或“中高”)纬度地区。(5)、图中乙地人口分布(填“稀疏”或“稠密”),原因是。 -
18、唐宋以来,竹子、梅花与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竹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宁折不弯”这种荡气回肠的气节被人们广为称颂。读“世界平均气温及竹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竹子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填纬度)之间。(2)、D地位于洲,没有大规模的竹子分布。(3)、根据图中竹子的分布位置,请从温度和降水两方面推测竹子的生长习性是和。(4)、位于青藏高原的A地无竹子广布的主要原因是。(5)、位于中南半岛的C地区传统民居多为底层架空的双层竹楼,主要原因是和。(答两点即可)(提示:从建材、功能、气候等方面考虑) -
19、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一:认识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A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小组二: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D处与同纬度沿海地区相比,降水更少,气温年较差更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赤道附近多为热带雨林气候,北冰洋附近多为寒带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小组三:认识气候特点
(4)C处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对应的是下面图中的____。
A. 
B. 
C. 
D. 
小组四:分析气候与生活联系
(5)荷兰鹿特丹港被称为“欧洲门户”。500年前当地农民和渔民使用的木鞋,今天多成为了工艺品和雕塑。荷兰木鞋具有不易变形、不渗水、不沾泥等特点,便于在淤泥地里行走。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图,其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气候湿润,多低洼湿地 B. 热量充足,雨林茂密 C. 高原地形,地势较崎岖 D. 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
20、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带一路”加强了亚洲、非洲和C洲之间的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中海和红海海域,面积在逐渐扩大的是海,原因是(3)、中国某商船队沿“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了商贸之旅。船队从广州出发,随船经过印度半岛横渡A洋,到达非洲并沿红海经乙运河北上,随后经过地中海到达。(4)、从板块运动的角度推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5)、图中希腊位于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