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
    A、内陆多沿海少 B、东部多西部少 C、青藏高原人口密集 D、南方地区人口稀疏
  • 2、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 B、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 C、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D、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 3、“10.1”黄金周期间,九台芳芳去长白山旅游。18时她在长白山发来短信,短信内容正确的是(     )
    A、“我在看日出” B、“我在看日落” C、“我在看星星” D、“我在赏月”
  • 4、下列省区中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5、泼水节又名“浴佛节”,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A、傣族 B、藏族 C、高山族 D、回族
  •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约14.17亿(2022年),202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下图为印度工业区分布略图。

    (1)、图中①、②工业区中,适宜发展钢铁工业是工业区,理由是
    (2)、印度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西部,如果西南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势力弱,则会发生灾导致棉花减产。
    (3)、谈谈印度人口增长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强调要加强黄河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等。下图为黄河流域图。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造成黄河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2)、简要分析诗句“河底日隆堤日高,黄河竟是天上涛”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河段及原因。
    (3)、如今黄河流域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请将下面结构图中ABC三部分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ABC

    治理措施:①修建梯田;②植树种草;③打坝淤地。

  • 8、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而积就大的内陆盆地,边缘有绿洲分布。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盆地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
    (2)、图中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

    ①分布在盆地边缘②分布在沙漠内部③呈环状分布④沿绿洲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粤港澳大湾区是建设中的世界超级城市群,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个城市组成。读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澳门的支柱产业是(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服务外包产业 D、博彩旅游业
    (2)、“上天”“下海”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上天”指的是建设高层建筑 B、“上天”指的是提高航空运输技术 C、“下海”指的是加大深海作业 D、“下海”指的是提高海上运输技术
  • 10、2023年1月4日,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下图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中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A、三江源国家公 B、武夷山国家公园 C、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D、大熊猫国家公园
    (2)、下列关于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所在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陕西省—晋 B、甘肃省—琼 C、吉林省—吉 D、福建省—四
  • 11、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秦岭南坡的降水量比北坡大,这说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 12、下图为某岛地形剖面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岛位于南半球 B、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丙地气温高于甲乙两地 D、乙地地处背风坡,降水多
  • 13、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发生了7.6级地震。下图示意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分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地震多发,原因(     )
    A、主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主要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2)、地震造成的直接影响有(     )

    ①基础设施受损②建筑物倒塌③农作物遭受冻害④人员伤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2024年三伏天从7月15日开始,至8月23日结束,共40天。其中,初伏从7月15日至7月24日,为期10天;中伏从7月25日至8月13日.为期20天;末伏从8月14日至8月23日,为期10天。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三伏天第一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至芒种与夏至之间 B、陇南市昼长夜短且昼变长 C、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2)、三伏天结束时我国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北半球各节气时昼夜长短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分日,南半球昼夜等长 B、夏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 C、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D、冬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 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今天,我们就追随麦哲伦船队的足迹来认识世界。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1)、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A洲的南端进入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继续西航,渡过印度洋,绕过B洲南端的好望角,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2)、为了改善航运条件,缩短交通运输的时间和距离,人们在D处开凿了 , 大大缩短了两洋间的航程,D处也成为了A大洲和洲的分界线。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茶叶清香味醇、耐冲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些年来,云雾茶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材料二: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区内某云雾茶园景观图。

    (1)、图中M、N两地中海拔较高的是。M在N的方向,MN之间的实际距离是米。
    (2)、图中河流甲乙两处流速较快的是 , 理由是
    (3)、图中①处是(山体部位名称),在①处附近布局茶园,可以满足云雾茶的特点。
  • 17、某中学利用暑假开展了一次登山研学活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研学地点等高线地形图

    (1)、方案一中大青山的海拔约520米,王村与大青山的相对高度大约是米之间。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为千米。
    (4)、小华说一路听到潺潺的溪水声。由此可判断:①②③三条路线中,他选择的是路线。
  • 18、读图“地球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0°~90°N B、23.5°S~23.5°N C、66.5°S~66.5°N D、始终直射赤道
    (2)、下列关于地球上五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不同纬度地区一年内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 B、寒带无阳光直射现象 C、属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理现象之一 D、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地球上五带中,有极昼或极夜现象出现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北寒带
  • 19、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发育小河的山体部位是(     )
    A、陡崖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2)、关于该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的气温比③地高 B、①处的海拔可能为510米 C、小河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 D、甲乙两山的直线距离约15千米
  • 20、张明亮和父母自驾游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左),图右示意张明亮此时所在地区道路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张明亮拍摄照片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张明亮和父母自驾前进的方向是(     )
    A、向东 B、向西 C、向北 D、向南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