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同步练习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同步练习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我国的地理差异同步练习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4节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同步练习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同步练习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同步练习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1节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同步练习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4节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同步检测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3节台湾—祖国神圣的领土同步检测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新疆—祖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同步检测
-
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地区,B地区,C地区,D地区。(2)、C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是一线,该线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与我国1月℃等温线和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
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
3、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的岛屿。
-
4、和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制度。香港的经济支柱是 , 澳门的经济支柱是。
-
5、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中心、文化中心和中心。
-
6、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 造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严重。
-
7、东北三省包括省、和辽宁省,这里气候。
-
8、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也与1月℃等温线一致。
-
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各地的、自然和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
10、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B、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 C、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D、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
1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稳定 C、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生态建设
-
1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里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这里气候湿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 C、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D、这里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不足
-
13、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岛屿 B、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C、台湾省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D、台湾省的经济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
14、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香港和澳门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香港和澳门都有发达的旅游业 C、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D、澳门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
15、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B、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故宫、长城、颐和园等 C、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北京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十分发达
-
16、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B、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C、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 D、四大地理区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
17、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B、这里交通便利,河运、海运、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齐全 C、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D、这里能源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18、下列关于台湾省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 B、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C、以旅游业为主,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 D、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发展钢铁、机械等工业
-
19、下列关于香港和内地经济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的优势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B、内地的优势是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 C、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 D、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以贸易为基础,不存在其他合作方式
-
20、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B、缓坡地全部修建梯田 C、坡脚修挡土坝、护坡等 D、大量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