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半球的夏季是(       )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 2、温带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严寒 B、终年炎热 C、四季分明 D、四季如春
  • 3、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直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 4、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现象
  • 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赤道 B、南极 C、北极 D、南回归线
  • 6、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由于诸多原因使得地球具备了保证其特殊性存在的“金锁链”条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不属于地球特殊性存在的“金锁链”条件的是(     )
    A、适合呼吸的大气 B、地表有适宜的温度 C、地表有液态水存在 D、地球拥有天然卫星月球
    (2)、下列属于地表有适宜温度范围的原因是(     )

    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地球自转周期适中③地球自转方向适宜④地球拥有大气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7、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天体类型与其视觉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恒星——星光闪烁 B、行星——一闪即逝 C、星云——轮廓模糊 D、彗星——拖着长尾
    (2)、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 8、2023年2月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手机出货量占比达到98%以上,地图软件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3000亿次,卫星导航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图示意“北斗地图卫星导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手机用户使用卫星导航系统,查询的地图属于(     )
    A、遥感地图 B、电子地图 C、传统纸质地图 D、剖面图
    (2)、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功能主要利用的是(     )
    A、经线 B、纬线 C、赤道 D、经纬网
    (3)、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属于(     )
    A、遥感影像地图 B、电子地图 C、旅游地图 D、政区图
  • 9、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月食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流星现象
  • 10、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在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D、远处观船
  • 11、读下列长江流域略图,完成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山脉,自西向东注入海,是我国第一大河。
    (2)、图中支流①是 , 支流②是 , 湖泊③是
    (3)、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上/中/下)游河段,素有“”之称,分析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长江的航运价值很高,请从自然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其原因。
  • 12、读中国地形图,完成问题

    (1)、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和盆地,该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2)、图中太行山山脉的走向是 , 其东侧的地形区为 , 西侧的地形区为
    (3)、大兴安岭、山脉,巫山和山脉也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图中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
    (5)、图中我国大部分河流大致都是自西向东注入洋,这说明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13、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口现状和人口国策,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绘制自己的“家谱”,图甲是小明同学的作业。图乙为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变化折线图,图丙为中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先经历了人口的(填“快速”或“缓慢”)增长阶段,结合图乙可知,到1982年人口总数达到亿,后期增速逐步变(填“快”或“慢”)。
    (2)、众多的人口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同时也会对造成巨大压力,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所以班里大部分同学和小明一样是
    (3)、结合家庭变化和图丙,小明发现,中国目前出现了儿童人口比重 , 老年人口比重的现象,正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将会引发什么社会问题(至少两条)?
    (4)、2021年,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结合前面分析,你认为其目的是(至少两条):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带,小部分位于带,(重要纬线)穿越中国南部,中国南北跨大,气候差异大,为中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洋,拥有广阔的海域,是一个的国家。从半球位置上看,中国位于半球和半球。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海岸线漫长,海洋领土辽阔,从北向南依次是⑦ , ⑧ , ⑨和南海,H海峡是亚洲著名的海上交通运输生命线,D为岛,物产丰富,是我国第一大岛。
  • 15、小华利用寒假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线路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能到达我国维吾尔族人最大聚居区省区的路线是(     )
    A、①路线 B、②路线 C、③路线 D、④路线
    (2)、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准确观察并反映我国地势起伏状况的路线是(     )
    A、①路线 B、②路线 C、③路线 D、④路线
  • 16、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的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给汛期防控带来巨大难题。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我国夏季风和冬季风示意图如下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气候类型单一③季风气候显著④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张凯绘制的家乡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张凯来自(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高原山地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3)、在汛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太平洋的偏南风影响大
    (4)、强降水期间,我们尤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关注暴雨、地质灾害预警②在城市低洼地停留

    ③远离高、陡的边坡(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④不到河边、水库玩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大致与下列哪条分界线一致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中温带与寒温带的分界线
  • 18、202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纪念日,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欢度国庆假期。下图为中国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外的爱国华侨载歌载舞,同贺国庆,部分华侨所在的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隔着南海相望的是(     )
    A、马来西亚 B、俄罗斯 C、印度 D、日本
    (2)、下表为我国领土四端点的经纬度位置,端点①是我国领土的(     )

    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49°N,135°E附近

    A、最东端 B、最南端 C、最西端 D、最北端
  • 19、2025年5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是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近年来,中国和巴西经贸合作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大豆产区,也是我国第一大大豆进口国。

    材料二:图1是巴西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是巴西大豆产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根据图1判断巴西主体部分位于热量带?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分析巴西大豆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的原因。
    (3)、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来看,中国和巴西同属于 , 两国之间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称之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4)、巴西通过出口大豆赚取了大量外汇,为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热带雨林区扩大,推测该做法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 20、冰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在北极的延伸,重点是开发北极航道。2025年3月,中国货轮“天恩号”在核动力破冰船护航下,经“北极东北航道”仅用28天便从上海直达荷兰鹿特丹。下图示意北极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东北航线”自开通以来,适合通航的时段由原来的90天左右延长至120天左右,这主要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航行距离缩短③区域降水增多④科技水平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货轮经北极航线从上海直达荷兰鹿特丹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     )

    ①货轮穿越白令海峡②途中漂着许多未融化的浮冰

    ③中国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上工作人员的身影④成群的企鹅与北极熊在冰原上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