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通常人们认为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 )信息技术革命。A、第2次 B、第4次 C、第3次 D、第1次
-
2、飞行员在实际驾驶之前,都要经过一个模拟训练,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与实际操作非常相似的环境,这体现了信息技术的( )发展趋势。A、网络化 B、智能化 C、多元化 D、虚拟化
-
3、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描述不准确的是( )。A、网络化 B、多媒体化 C、智能化 D、拟人化
-
4、手机的触摸屏属于信息技术中的哪个领域(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传感技术 D、微电子技术
-
5、在( )应用中,主要采用了信息技术的传感技术。A、光纤通信 B、文字识别 C、机器人灭火 D、科学计算
-
6、下列( )不属于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A、通信技术 B、微电子技术 C、大规模生产技术 D、计算机技术
-
7、下列( )不属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A、以计算机为核心 B、以互联网为核心 C、以电信网为核心 D、以数据为核心
-
8、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个阶段。A、4 B、5 C、6 D、7
-
9、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交织、并存,是一个逆变换的过程。
-
10、信息系统管理员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
-
11、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并相应地促进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角色。
-
12、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
-
13、2003年12月再瑞士召开的第一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确认“信息社会”的到来。
-
14、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电脑水平 B、会考的需要 C、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D、学会用电脑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
15、社会发展至今,人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有( )。A、信息、知识经济 B、物质、能源、信息 C、通讯、材料、信息 D、工业、农业轻工业
-
16、虚拟空间中的大量数据库和服务器经由各种网络联结在一起,成为现实空间的 ( )。A、备份 B、缓存 C、映射 D、扩展
-
17、( )是信息社会的显著特征。A、数字化 B、信息化 C、网络化 D、社会化
-
18、( )的处理和服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A、数据资源 B、网络数据 C、硬件信息 D、在线公共信息
-
19、信息社会典型的社会特征是( )。A、网络化 B、信息化 C、智能化 D、数据化
-
20、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测度信息社会,将知识产业分为多个方面,以下( )不属于知识产业。A、教育 B、大众传媒 C、数字化管理师 D、信息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