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智能教育手环是一款创新的可穿戴学习设备。它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实时监测和采集学生生理数据(如心率、血氧、脑电波等),结合AI算法对师生的课堂互动行为进行量化评估,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设备还具有自然语音交互功能,支持师生智能化互动,其大数据分析平台可通过整合历史数据,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诊断报告。关于智能教育手环的数据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环监测到的脑电波原始信号属于数据 B、通过分析心率数据可识别学生情绪和压力反应属于信息加工 C、学习报告在不同设备间传输时可以不依附于载体 D、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能损害注意力,这是知识的体现
- 
                            2、K近邻分类算法是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它根据已有样本数据的训练模型预测新数据的特征与分类。现读取某校学生身体特征样本数据集“sample.csv”和验证数据集“test.csv”,两者文件数据格式均如图a所示,基于样本数据集的身高、体重及性别数据,采用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训练,可预测验证数据集中的身高体重数据对应的性别。尝试不同的k值,计算出性别预测准确率(准确率=预测正确数/预测总数),选取预测准确率最高的k值,程序运行结果如图c所示。验证数据集中,单个待测数据的预测步骤如下: ①计算该待测数据与样本数据所有点的距离。例如,待测的身高体重数据(160,50)与样本数据(163,54),根据(距离计算公式)计算,距离为5; ②将样本按照距离升序排序; ③取前k个距离最近的样本; ④统计出k个样本中频次最高的性别,则为预测性别,并判断本次预测是否准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a 图b 图c (1)如图b所示,若用★表示待测数据,当k=3时,选取离它最近的3个数据,则预测结果为(填:男/女)。 (2)根据样本、验证数据集,通过实验来确定准确率最高的k值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cal(a,b): r=0 for i in range(2): ① return round(r**0.5,2) #距离列表生成函数 def getjl(data,sample): jl=[] for unit in sample: jl.append( [cal(data,unit),unit[2]] ) return jl "读取样本数据集存入sample列表,读取验证数据集存入test列表,每个元素包含身高、体重、性别3个数据项,代码略" res=[0]*(len(sample)+1) maxk=0 maxcnt=0 for k in range(1,len(sample)+1): for data in test: d={} mtype='' #存储预测性别 mcnt=0 jl=getjl(data,sample) for i in range(  ): #1 ): #1for j in range(  ): #2 ): #2if ②: jl[j],jl[j-1]=jl[j-1],jl[j] for t in range(k): if jl[t][1] not in d: d[jl[t][1]]=1 else: d[jl[t][1]]+=1 if d[jl[t][1]] > mcnt: mcnt=d[jl[t][1]] ③ if data[2] == mtype: res[k]+=1 if res[k] > maxcnt: maxcnt=res[k] maxk=k print('Now K:',k,' | 预测正确概率:',round(res[k]/len(test)*100,2),'%' ) print('K推荐值:',maxk) (3)根据K近邻算法特性,仅需获取k个距离最近的样本,则以上程序加框处可进行优化的是(单选,填数字:1/2),优化代码为 
- 
                            3、某游泳池水质监测系统在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别设置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均配备智能终端、传感器、执行器和IoT模块。智能终端通过IoT模块连接Web服务器,上传水温、余氯浓度、pH值水质参数;当水质参数值超出设定阈值时,服务器发出预警信号,并通过智能终端控制执行器净化水质,使得水质达到标准。请回答问题: (1)下列功能无法在智能终端程序中实现的是(单选,填字母:A.采集传感器上的数据/B.传输数据到服务器/C.分析历史数据/D.发送指令到执行器)。 (2)基于Flask Web框架编写服务器端获取传感器数据的程序,部分代码如下: app=Flask(_name_) @app.route("/input") def judge(): id=int(request.args.get('id')) ph=float(request.args.get('p')) #根据阈值,判断是否异常,并将结果返回到智能终端,代码略 if _name_ == "_main_": app.run(host=" 192.168.43.117 ", port=8080) 若深水区监测点编号id为2,某时刻采集的pH值为6.9,则该智能终端发送的URL 为http://(单选,填字母)。 A.192.168.43.117:8080/?id=2&ph=6.9 B.192.168.43.117:8080/input?id=2&ph=6.9 C.192.168.43.117:8080/?id=2&p=6.9 D.192.168.43.117:8080/input?id=2&p=6.9 (3)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每个监测点的净化器都一直在工作,请从软件和数据的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注:回答2项) (4)将系统中4月份的数据导出到文件data.xlsx中,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分析每个监测点水温处于23℃~28℃的舒适范围内的天数,绘制如图b所示的柱形图,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图a 图b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pd.read_excel("data.xlsx") df1=df[df["水温"]>=23] df2=① df3=df2.groupby("监测点",as_index=False)["水温"].② plt.bar(③) 
- 
                            4、某款跑步机有“心率跑”模式,设定目标心率为(220-年龄)*0.7,目标心率±5范围视为正常。每隔1分钟采集一次用户心率,与其目标心率对比。①心率正常,维持当前坡度与速度;②心率偏低,动态调整跑步参数(步长为1),首先增加坡度,区间为[0,15];如果坡度已经达到上限,则提升速度,区间为[1,20];③心率偏高,则反之。直到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从而实现科学锻炼的目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用户年龄为20,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的心率值为150,则该跑步机认为其心率(单选,填字母: A.正常/B.偏低/C.偏高)。 (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mina = 0;maxa = 15 mind = 1;maxd = 20 age = int(input("年龄:")) t =int(input("跑步总时长(分钟):")) d =int(input("初始速度(km/h):")) th = 0.7 * (220 - age) a = 0 m = 0 while m < t: # 获取当前心率数据存储到变量ch中,代码略 while m < t and ①: if a < maxa: a += 1 print("心率偏低 → 坡度升为↑", a) elif ②: d += 1 print("坡度达到上限 → 速度升为↑", d) ③ # 获取当前心率数据存储到变量ch中,代码略 #心率偏高,降低坡度、速度,代码略 #心率正常,维持原坡度、速度,代码略 m += 1 
- 
                            5、有n个人围成圈,从第1个人开始报数,报到m(m>1)时该人出圈,依次循环,直到圈里只剩下1人为止。下面程序实现了上述功能,则加框处代码为( )n=int(input("请输入参与人数:")) m=int(input("请输入淘汰数:")) a=[[i+1,i+1]for i in range(n)] a[n-1][1]=0 q=0;t=1 while n > 0: t+=1  print("胜出者为:",a[q][0]) A.if t == m-1: r=a[q][1] a[q][1]=a[r][1] n-=1 t=0 q=a[q][1] B.if t == m: r=a[q][1] a[q][1]=a[r][1] n-=1 t=1 q=a[q][1] C.if t == m-1: r=a[q][1] a[r][1]=a[q][1] n-=1 t=0 q=a[q][1] D.if t == m: r=a[q][1] a[r][1]=a[q][1] n-=1 t=1 q=a[q][1] A、A B、B C、C D、D
- 
                            6、某次学生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存储在a数组中。输入key值,查找其值以上人数的Python算法程序段如下:a=[98,……,85,85,85,85,……,50] key=int(input("请输入要查找的数据:")) i=0;j=len(a)-1 while i <= j: m=(i+j)//2 if (1) : i=m+1 else: j=m-1 print("大于等于key值的人数为:",(2) ) 划线(1)(2)处可供选择的语句有: ①key <= a[m] ②key < a[m] ③j+1 ④i+1 则正确的代码应为(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某二叉树结构如图所示,队列Q初始元素为根节点A。约定:判断队列不为空,则队首元素出队,并将该队首元素的左右孩子依次入队,继续判断队列,以此类推,则最终出队顺序为( ) A、ABCDEFGH B、ABDCEGFH C、ABCEDGFH D、DBGEHFCA A、ABCDEFGH B、ABDCEGFH C、ABCEDGFH D、DBGEHFCA
- 
                            8、定义如下函数:def f(j,t,b): if t < 0: return "no answer" elif j*2+t*4 == b: return str(j)+" "+str(t) else: return f(j+1,t-1,b) print(f(0,10,36)) 运行该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A、1 9 B、2 8 C、3 7 D、no answer
- 
                            9、逆波兰表达式的计算规则为:从左到右扫描表达式,遇到数字则压入栈,遇到运算符则弹出栈顶的两个元素并计算,将结果入栈。计算表达式682-2÷*时,所需最小栈容量为( )A、2 B、3 C、4 D、5
- 
                            10、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输出结果为“act now!”,则输入的s为( ) A、dfw qrz! B、dfq klt! C、xzq klt! D、xzqklt A、dfw qrz! B、dfq klt! C、xzq klt! D、xzqklt
- 
                            11、某医院智能药房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自动分拣子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药品包装,完成精准分药入库;取药子系统自动对接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就诊者取药时,扫描医保码或人脸识别完成身份认证,药剂师通过APP登录系统,核验后分药。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析算法,能根据就诊者用药记录、过敏史等生成用药风险预警信息,并通过语音助手向就诊者播报用药注意事项。该系统还对药品流通数据实施了加密存储,支持药品流通全流程溯源。下列关于该系统中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网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 B、配药终端访问服务器不需要网络协议 C、配药终端可使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服务器 D、该系统的网络资源只包括硬件和软件资源
- 
                            12、某医院智能药房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自动分拣子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药品包装,完成精准分药入库;取药子系统自动对接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就诊者取药时,扫描医保码或人脸识别完成身份认证,药剂师通过APP登录系统,核验后分药。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析算法,能根据就诊者用药记录、过敏史等生成用药风险预警信息,并通过语音助手向就诊者播报用药注意事项。该系统还对药品流通数据实施了加密存储,支持药品流通全流程溯源。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方便管理,药剂师和就诊者设置相同的访问权限 B、数据加密存储可降低药品相关数据被篡改的风险 C、该系统药品流通数据已加密,无需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D、就诊者通过医保码、人脸识别进行身份认证,可以确保系统没有安全隐患
- 
                            13、某医院智能药房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自动分拣子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药品包装,完成精准分药入库;取药子系统自动对接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就诊者取药时,扫描医保码或人脸识别完成身份认证,药剂师通过APP登录系统,核验后分药。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析算法,能根据就诊者用药记录、过敏史等生成用药风险预警信息,并通过语音助手向就诊者播报用药注意事项。该系统还对药品流通数据实施了加密存储,支持药品流通全流程溯源。下列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药风险预警信息可基于符号主义的知识推理实现 B、语音助手播报用药事项可采用语音合成技术 C、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算法能分析就诊者用药记录 D、计算机视觉识别药品包装应用了行为主义人工智能方法
- 
                            14、某医院智能药房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自动分拣子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药品包装,完成精准分药入库;取药子系统自动对接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就诊者取药时,扫描医保码或人脸识别完成身份认证,药剂师通过APP登录系统,核验后分药。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析算法,能根据就诊者用药记录、过敏史等生成用药风险预警信息,并通过语音助手向就诊者播报用药注意事项。该系统还对药品流通数据实施了加密存储,支持药品流通全流程溯源。下列关于该系统功能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的用户是指药剂师和就诊者 B、药房管理系统APP属于系统软件 C、该系统仅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 D、取药子系统自动对接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体现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
- 
                            15、某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平台通过分析用户作业完成情况、观看的视频类别及时长等数据,生成学习报告,并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为了给平台提供高清的视频课程,录制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提高视频的分辨率 B、其他参数不变,每秒播放的帧数从30降为15 C、采用高压缩比的流媒体编码 D、其他参数不变,颜色位深度从24位降为8位
- 
                            16、某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平台通过分析用户作业完成情况、观看的视频类别及时长等数据,生成学习报告,并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视频是该平台唯一的数据表现形式 B、用户观看视频等行为不会产生新的数据 C、平台推送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处理 D、同一课程对不同的学习者,其价值是相同的
- 
                            17、某校实验室有多台相同的实验仪器,每台仪器同一时间仅限一位学生使用。现要开发一个仪器预约系统,开发前先对实验室的学生进出记录进行统计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某天09:30前学生进出情况如图a所示,09:00时实验室内的学生数为。 学号 1010 1021 3009 1010 2081 3009 1021 时间 08:00 08:05 08:20 08:45 08:50 08:50 09:15 行为 进 进 进 出 进 出 出 图a (2)定义如下函数,用于统计在实验室连续停留时间少于5分钟的学生人次。参数b列表中每个元素包含3个数据项,依次为学号、时间(用分钟表示,例如08:05表示为485)和行为(1表示进,-1表示出)。列表b用于存放某天学生进、出实验室的记录,每条进(出)的记录都有一条与之对应的出(进)记录。 def fcount(b):  i=cnt=0 while i < len(b)-1: if b[i+1][1]-b[i][1]<5: cnt+=1 i+=1 return cnt ①要实现函数功能,方框处需实现对列表b的操作是(单选)。 A.按时间排序;时间相同时,按行为由大到小排序 B.按学号排序;学号相同时,按时间由小到大排序 C.按行为排序;行为相同时,按学号由小到大排序 ②若函数fcount(b)的功能修改为统计“学生离开实验室后,8分钟内返回”的情况出现的次数,可将函数中划线处代码修改为:and b[i][1]-b[i-1][1]<8。 (3)仪器预约系统中,学生可在线预约仪器使用时段,系统按预约提交顺序逐个处理,如果预约的使用时段有仪器可用,预约成功,否则失败。 实现预约处理功能的函数如下,其中用到的部分列表函数与方法如图b所示,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函数与方法 功能 1st.insert(i,x) 在列表1st中下标为i的位置插入元素x。若i大于等于len(lst),则在1st末尾添加元素x。 图b "" 函数参数data列表存放已按提交顺序排列的预约信息,每个元素包含4个数据项,依次为学号、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是否成功。其中起始、终止时间都用8位数字字符串表示,如“09280830”表示9月28日8点30分,“是否成功”数据项用于存放每个预约的处理结果。 参数m存放实验室仪器台数。 "" def proc(data,m): a=[] for i in range(len(data)): ① pl=0 while pl < len(a)and a[p1][0] < data[i][1]: pl+=1 if pl > 0: p2=p1-1 else: p2=0 while p2 < len(a) and a[p2][0] < data[i][2]: if②: flag=False break p2+=1 if flag: for j in range(p1,p2) a[i][1]+=1 a.insert(p2,[data[i][2],0]) a.insert(p1,[data[i][1],1]) if pl>0: ① a[p2+1][1]=a[p2][1]-1 data[i][3]=flag 
- 
                            18、水质监测系统已采集了某水域一年的pH数据,该水域pH值的正常范围为6-8。现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监测点1的数据导出,存于pHdata.xlsx文件中,如图a所示。现要找出pH均值最高的月份,并统计该月pH大于8的日分布情况,绘制如图b所示的柱形图。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选择合适的代码填入划线处(单选)。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pd.read_excel("pHdata.xlsx") dfl=df.groupby("月",as_index=False).pH.mean() #分组求平均 df2=① #将df2首行的月份存入m,代码略 print("pH值最高月份序列为:",m) df_m= ② df_ex=df_m[df_m["pH">8] #筛选 df_cnt=③ #重命名pH列名称为"次数",代码略 plt.bar(df_cnt["日"],df_cnt["次数"]) #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图b所示的柱形图,代码略 程序中①②③处可选的代码有: A.df[df["月"]==m] B.df2[df2["月"]==m] C.df.sort_values("pH",ascending=False) #降序排序 D.df_ex.groupby("日",as_index=False).pH.count() #分组计数 E.dfl.sort_values("pH",ascending=False) F.df_ex.groupby("时",as_index=False).pH.count() (2)将7-12月的pH数据存储于列表data中,要求出一个最长连续序列,其中每个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如果这样的序列有多个,则选择数值总和最小的序列(若仍有多个,选择最早出现的),输出其长度和起始下标。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读入pH数据,按采集的时间顺序存储于列表data中,代码略 max n=start=maxt=0 ① while i < len(data): if 6<=data[i]<=8: total=0 k=i while i < len(data) and 6 <= data[i] <= 8: total+=data[i] i+=1 ② if n>maxn: maxn=n start=k maxt=total elif ③: start=k maxt=total i+=1 #输出最长连续序列的长度maxn和起始下标start,代码略 
- 
                            19、某小组搭建水质监测系统,采集某水域溶解氧和pH的数据,进行水质监测。对于每个传感器,智能终端每小时获取3次数据,将3个数据的中位数(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通过5G模块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向管理员发送警示信息,并通过智能终端控制指示灯闪烁。用户通过浏览器可查看系统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pH数据从采集到存入数据库的数据流向为(单选)。 A.传感器→服务器→智能终端→数据库 B.传感器→智能终端→服务器→数据库 (2)该系统的数据处理(单选)。 A.全部在服务器端完成 B.全部在智能终端完成 C.部分在智能终端完成,部分在服务器端完成 (3)若连接在智能终端上的5G模块突发故障不能工作,会引发的问题有(多选) A.无法通过浏览器访问溶解氧历史数据 B.智能终端无法传输pH数据至服务器 C.服务器向智能终端传送控制信号失败 D.服务器向管理员发送警示信息失败 (4)智能终端每小时获取的3个pH数据分别存入y1、y2和y3,将中位数存入m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图中①处应填入。 (5)现需增加水温监测的功能,在智能终端接入温度传感器后,还需对软件部分作多处修改。请用文字描述其中1处修改建议。 
- 
                            20、定义如下函数,返回key在列表data中的下标,若key不存在,则返回-1。def bsearch(data,key): i,j=0,len(data)-1 while i<=j: m=(i+j)//2 for k in range(m-1,m+2): if i<=k<=j and data[k]==key: return k if data[m] < key: i=m+2 else: j=m-2 return-1 如果调用函数返回结果不正确,则data可能是( ) A、[16,19,18,22,20,29,25] B、[16,19,20,18,22,25,29] C、[18,16,19,20,22,29,25] D、[18,16,20,19,25,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