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信息系统的概念中,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的是(   )
    A、数据 B、通信网络 C、硬件软件设施 D、加密算法
  • 2、某种字符加密方法描述如下:

    ①将明文字符串s中的每个字母字符根据它所在该字符串的位置,往后移动相应的位置,并转化为对应的小写或大写字母(例如:大写字母A往后移动5位变成F,转化成小写字母得到f;小写字母y往后移动8位得到g,转化成大写字母得到G),非字母字符不处理,得到新串ss。

    ②将①得到的新串ss平均切割成两部分,若ss的长度n为奇数,则第一部分长度为n//2+1,第二部分长度为n//2。再将后面一段字母依次逐个插入前一段字符后边,组成一段密文。

    例如“Good.Luck!”生成密文过程如下:

    ①明文字符串s移位和大小写转换过程:

    下标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原始字符

    G

    o

    o

    d

    .

    L

    u

    c

    k

    向后移动i位

    H

    q

    r

    h

    .

    R

    b

    k

    t

    大小写转换

    h

    Q

    R

    H

    .

    r

    B

    K

    T

    ②将①得到的密文ss平均切割成两部分。

    例如将上述①得到的字符串中6~10位置的字符依次逐个连接在1~5字符后面,生成密文如图a所示:

    图a

    (1)、若有一个待加密字符为“Python!”,根据上述加密规则,加密后的密文是
    (2)、已知采用上述加密方法得到的密文是“iTCDS!”,反推出明文是

    下标位置

    1

    2

    3

    4

    5

    6

    密文字符

    i

    T

    C

    D

    S

    !

    位置交换

    大小写转换

    向前移动i位

  • 3、小明有 n 个桃子,吃完后每三个桃核可以换一个桃子,计算小明总共能吃到几个桃子。
    (1)、若小明总共有7个桃子,则他最后可以吃到个桃子。
    (2)、部分伪代码如下所示,下列加框处有误,请修改伪代码中的错误

    输入桃子数量n

    count←n

    while

    count = count + n // 3

    输出("小明总共能吃到:", count, "个桃子")

  • 4、某算法的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如下,将流程图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

    自然语言

    流程图

    第一步:变量s的初值是0,t的初值是1;

    第二步:将1赋值给变量i;

    第三步: t←t×i,然后s←s+t;

    第四步:将变量i的值加1,若i小于或等于10,转到第三步,否则转到第五步;

    第五步:输出变量s的值;

    第六步:结束。

    (1)、①  ② ③  ④
    (2)、流程图中虚线框处的算法控制结构类型是
    (3)、本算法实现的功能是(       )(注:n!=1*2*3*……*n)
    A、求s=10! B、求s=1+2+3+……+10 C、求s=1!+2!+……+10! D、求s=1+1+1+……+1(共10个1)
  • 5、某校考号的命名规则为入学年份+班级+学号(班级学号若是个位数,则在前面补0,如20200101),变量a中存放着小明考号,现在想知道他的班级,表达式为(    )
    A、a[5:6] B、a[4,5] C、a[4:5] D、a[4:6]
  • 6、下列可以作为Python变量名的是(     )
    A、520_ mm B、No C、n*b D、and
  • 7、变量s中存储一个字符,若有一个Python表达式表示该字符为大写字母时值为True,否则为False,下列不符合条件的表达式为(    )
    A、"A"<=s<="Z" B、s in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C、"a"<=s <="z" D、s>="A" and s<="Z"
  • 8、某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图完整执行一次后,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量i的值为30 B、语句“i<30”共执行了30次 C、语句“s←s+i”共执行了10次 D、变量s的值为[0,30)区间内能被3整除的数之和
  • 9、一个640x480像素.32位彩色、PAL制式的未经压缩的AVI格式无声视频,存储容量约为880MB,该视频每秒钟播放的数据量约30MBps,则该视频的时长约为(     )
    A、20s B、30s C、60s D、120s
  • 10、有关数据安全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因用户操作失误导致的数据丢失,可以通过磁盘阵列恢复数据 B、重要数据可以通过加密与数据校验提升安全性,不必备份 C、数据交互双方可以通过数据校验,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D、强密码非常安全,因此可以在多个应用中使用统一的强密码
  • 11、某汽车研发团队在对社交媒体(论坛、微信等)的关注和分析中,发现很多人都在谈论自动开启方式影响到后备箱开启的问题,但在此前定期的网上问卷调查中却没有发现。围绕上述事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相对于网上问卷数据,分析社交媒体数据的复杂度更高 B、社交媒体数据体量大、类型多、价值密度低,符合大数据特征 C、问卷调查数据库中的数据可共享,数据缺乏独立性 D、定期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属于结构化数据
  • 12、下列十六进制数中,转换为二进制数后含有奇数个“1”的是(    )。
    A、F082 B、EA30 C、A906 D、F311
  • 13、使用UltraEdit软件查看“2021, xy必胜!”的字符内码,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字符串“2021, xy必胜!”共占用13个字节 B、字符“0”的内码是30H,则字符“-1”的内码就是2FH C、图中共有8个ASCII字符,2个GB2312字符 D、这三个字符的内码值大小关系为:“6”<“x”<“Y”
  • 14、某加密算法要求对输入的小写英文字母做如下处理,按照英文字母"a","b","c","d"......"z"排列顺序,将该字母转化为其后第2个字母得到密文,如:"a"转为"c","x"转为"z","y"转为"a","z"转为"b"。

    图一(第(1)题)

    图二(第(2)题)

    x1=input("请输入一个小写英文字母(明文):")

    if x1<"a" or x1>"z":

    print("您输入的不是小写英文字母!")

    else:

    if x1=="y":

    x2="a"

    elif x1=="z":

    x2="b"

    else:

    x2=      

    print("加密后的密文为:",x2)

    x1=input("请输入一个小写英文字母(明文):")

    if x1<"a" or x1>"z":

    print("您输入的不是小写英文字母!")

    else:

    x2=      

    print("加密后的密文为:",x2)

    (1)、Python代码如图一所示,请在横线处填空。(提示:ord("A")返回65;chr(65)返回"A")
    (2)、小明经过深入思考,发现只要用一个表达式,就可以把所有小写英文字母加密处理,进而得到相应密文。修改原代码后,得到图二结果,请在图二横线处填空
  • 15、小明编写Python程序,把百分制分数(fenshu)转换为五分制等级,然后输出等级。例如分数95,程序输出 “A”。转换规则如下,请在横线填入正确的代码。

    大于等于90分为A;

    小于90且大于等于80为B;

    小于80且大于等于70为C;

    小于70且大于等于60为D;

    小于60为E。

    if fenshu>=90:        #变量fenshu表示分数

    grade="A"

     

    grade="B"

    elif fenshu >=70:

    grade="C"

    elif fenshu >=60:

    grade="D"

    else:

    grade="E"

                    #输出等第

  • 16、学习小组有5名成员,成员的分数存放在字典中。为得到成员的分数(用变量fenshu表示),请在横线填入正确的代码。

    a={"张三":80,"李四":85,"王五":90,"赵六":70,"钱七":65}

    b=input("请输入姓名:")

    fenshu=         #从字典读取分数

  • 17、若变量x的值为“IT”,变量y的值为“技术”,则运行代码print(x*2+y),输出的结果是(     )
    A、IITT技术 B、IT2技术 C、IT*2+技术 D、ITIT技术
  • 18、执行下列语句,输出的结果是(    )。

    x,y = 1,2

    x, y = y,x

    print(x,y)

    A、1  1 B、2  2 C、2  1 D、1  2
  • 19、执行下列语句,输出的结果是(    )。

    a=[10,20,30,40,50,60,70,80,90]

    j = i = 1

    i+= j + j * 5

    print(a[i]+a[j])

    A、6 B、10 C、60 D、100
  • 20、执行下列语句,输出的结果是(    )。

    a="student"

    b=a[-2:-5:-1]

    print(b)

    A、"den" B、"ned" C、"ude" D、"edu"
上一页 611 612 613 614 6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