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请根据教科书投针实验范例,结合具体数学实例,利用“网络画板”平台进行数字化的数学实验,并将结果进行交流与分享。
-
2、请总结自己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使用过的能够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的工具并将其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
3、请查找相关资料,简述蒙特卡洛方法及其基本思想,并举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
4、自2000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拍卖活动。2019年,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第20次年度午餐拍卖活动已于北京时间6月1日结束,最终拍得456.7888万美元。试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视角来评论此事。
-
5、请列出在本章学习过程中你所使用的数字化学习工具(3种或以上),并简要介绍各工具的用途及优势。
-
6、有关数字化学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描述,请同学们分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谈谈几种典型说法并举例说明。
-
7、用思维导图描述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
8、在教科书中利用Python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里,除了可以通过书中的Jupyter Notebook外,处理数据还可以通过下列( )工具实现。A、Python IDLE B、Xmind C、网络画板 D、几何画板
-
9、小明是一名高中生,在通过学校的智慧校园和学习系统进行物理课程的学习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物理课本中的概念、方法等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并制作成一个生动的动画,同时还通过网络将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这主要体现了数字化学习的( )特点。A、合作性 B、开放化 C、创造性和再生性 D、个性化
-
10、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都变得可感知、可度量,从而生成数量庞大的数据或数据群,依靠( )发现和预测规律成为科学研究的第三种方法,它是一种主要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的方法。A、理论方法 B、实验方法 C、计算方法 D、分析方法
-
11、在教科书中利用Python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的“5,10,15,586,291,198…”等数字表示的是一系列数据 B、实验中的U=2905.67607341mV表示的是一个具体信息 C、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I=U/R这一知识 D、经过实验验证,我们得出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例关系,这是智慧分析的数理结果属于知识的层面,而不是智慧。
-
12、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主要体现了网络的( )特点。A、共享和交流 B、开放性 C、信息容量大 D、信息传播交互性
-
13、小芳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学习,现学习已经进入成果总结阶段,她想查找专业文献,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总结形成论文并投递到某杂志进行公开发表。请问,( )工具更适合于她现阶段的学习。A、CNKIE-study B、百度学术 C、微博 D、网易公开课
-
14、下列关于投针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投针实验起源于18世纪 B、投针实验中抛掷的次数越多,结果偏离越大 C、投针实验应用了蒙特卡洛方法并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D、投针实验可通过“网络画板”平台进行模拟
-
15、下列不属于思维导图制作工具的是( )。A、Xmind B、Mindmanager C、FreeMind D、Mind+(编程软件)
-
16、下列属于数字化学习工具的是( )。A、视频 B、音频 C、多媒体课件 D、思维导图软件
-
17、以下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数据是原始事物现象的符号记录 B、信息等同于知识 C、信息是经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D、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
-
18、下列工具中,更适用于免费在线存储学习资源的是( )。A、微信 B、云盘 C、博客 D、微博
-
19、小明和小红在一起玩游戏,通过手电筒的灯光来实现一定距离内两个人的信息传递,要传递的信息是英文,两人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小明的方案是:将26个字母对应26种不同的颜色,要传递时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改变电筒射出的光的颜色。小红的方案是:将26个字母编码成二进制数字,通过电筒光线的闪烁来传递信号。这里可以把小明的方案看作模拟信号传播,但人对颜色的识别可能会有偏差,且大气对不同颜色的光线吸收程度不同,因此模拟信号传播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小红的方案可以看作数字信号传播。光线的闪烁很容易分辨,且不容易受到干扰,因此这个通信方案的可靠性就比模拟信号更强。(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在哪里?(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如何相互转换?
-
20、某市政府计划将市内的A区域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消息一出,房地产董事长老张兴奋极了,脑海里想的都是如何策划开发A区域范围内的房地产,而正在读高中的小李却没有那么兴奋,觉得这只是政府的一个规划而已。同一信息,但老张和小李的反应却截然不同。(1)、上述案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2)、有人看完案例说:“所有信息都是有价值的!”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