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数据注重事物的因果关系而不重视相关性 B、大数据处理技术是自古就有的 C、大数据的特征:体量大,速度快,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 D、大数据技术通过抽样数据的方法处理数据
-
2、下列关于数据管理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据的完整性可采用 MD5 校验方法来验证 B、借助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能提高数据管理水平 C、数据安全就是保障数据不被损坏 D、为防止系统停止工作时造成数据丢失,可通过容灾系统来解决
-
3、某声音模拟信号的采样及量化函数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横坐标划分得越细表示采样频率越高,保真度越高 B、图中整个幅度分为 0~7 级,其量化位数至少为 8 位 C、声音数字化过程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 D、声音经过数字化后,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被计算机存储、处理
-
4、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数据就是指各种数字 B、信息是数据的载体,数据是信息的内涵 C、获取了信息就拥有了知识 D、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
-
5、在平面坐标系中,给定一组有序的点。依次用线段连接这些点,构成一条折线。其中字符串a为输入的坐标系中的各点坐标,以逗号为界从a中取出存入b列表中,列表b的第1、2个元素为第一个点的x坐标和y坐标(即x1,y1),第3、4个元素为第二个点的x坐标和y坐标(即x2,y2),依次类推。编写Python程序段如下,用于计算折线的长度。
from math import *
def dist(x1, y1, x2, y2):
length = sqrt((int(x1) - int(x2))**2 + ① )
return length
a = input("请输入各点的坐标:") # 如“2,3,4,5”则表示坐标点(2,3)和(4,5)
b = a.split(",")
if len(b) % 2 != 0:
print("输入的坐标有误!")
else:
s = 0
for i in range(0, ② , 2):
s = s + ③
print("折线的长度为:", s)
(1)、如输入的数据为“2,3,5,7,8,11”,则折线的长度为:;如果输入的数据为“2,3,5,7,8,11,”则程序的输出结果是(单选,填字母)。A.程序输出正确的折线长度
B.输入的坐标有误!
C.程序运行出错!
(2)、为使程序能正确运行,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① ② ③
-
6、“梅森素数”指的是符合条件m=2P-1,其中指数p与整数m均为素数,则m为梅森素数。如要找出250-1以内所有的“梅森素数”及个数。为此,我们先将问题抽象成条件的判断与素数的判断,并完成建模和算法设计,编写Python程序段如下。
from math import *
def isPrime(x): # 判断是否为素数
i = 2
while
:
if x % i == 0:
return ①
i += 1
return True
count = 0
for p in range(2, 50): # 判断否为梅森素数
if ② :
m = ③
if isPrime(m) == True:
print(m)
count += 1
print("2的50次方减1以内的梅森素数共有:" + ④ + "个")
(1)、为使程序能正确运行,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① ② ③ ④
(2)、为使程序的运行效率最高,加框处可修改的最合适代码为( )(单选:填字母)A、i < x//2 B、i < x//2+1 C、i < sqrt(x)+1 D、i < int(sqrt(x))+1 -
7、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import random
a = [34, 12, 93, 8, 14, 18, 24, 17, 51, 57]
num = random.randint(2, 3)
List = []
for i in range(len(a)):
if a[i] % num == 0:
List.append(a[i])
print(List)
执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可能是( )
A、[12, 93, 18, 24, 51, 57] B、[34, 12, 8, 14, 18, 0] C、[34, 12, 93, 8, 14, 18] D、[14, 18, 24, 17, 51, 57] -
8、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p = "Call-168"
c = " "
for ch in p:
if ch >= "0" and ch <= "9":
c += str(9-int(ch))
elif ch >= "a" and ch <= "z":
c += chr(ord(ch) - ord("a")+ord("A"))
else:
c += ch
print(c)
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cALL-168 B、CALL-168 C、call-168 D、CALL-831 -
9、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import pandas as pd
s1=pd.Series(range(1,12,3))
print(s1)
该程序段运行后输出结果为( )
A、B、
C、
D、
-
10、以下Python表达式的值为5的是( )A、abs(int(-5.91)) B、min([2, 3, 4, 5, 6]) C、round(5.91, 2) D、ord("5")
-
11、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当输入t的值为8时,则最后输出n的值是( )A、2 B、3 C、4 D、5
-
12、通过公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判断其是否有实数根,合适的算法控制结构是( )A、顺序结构 B、分支结构 C、循环结构 D、树形结构
-
13、下列有关信息的数字化与编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字化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B、条形码与二维码中的信息可以由专用设备扫描获取 C、图像数字化一般需要经过采样、量化与编码过程 D、声音的数字化过程中,信号保真度与采样频率有关,与量化位数无关
-
14、下列不属于字符编码的是( )A、ASCII B、GB2312 C、JPEG D、Unicode
-
15、下列关于数据与大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B、计算机中的数据都以十进制数编码存储 C、大数据的数据量庞大,价值密度高 D、大数据的应用降低了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
-
16、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具有时效性和真伪性 B、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会引起价值的改变 C、信息是数据的载体,没有信息就没有数据 D、信息可以重复利用,不会因为被别人获取而发生损耗
-
17、某医院的看病流程为:患者通过网上、自助设备或人工窗口成功挂号后,到门诊的签到处签到,签到成功后即可排队等待叫号就诊。简化的排队规则如下:
①当天08:00之前完成签到的患者,按照挂号顺序从小到大排队就诊;
②08:00之后签到的患者,按照挂号的序号从小到大的次序插入候诊队伍中;
③队伍中前3名患者(包括正在就诊患者)视为已进入待诊状态,插队的患者只能插到这3 名待诊患者后的队伍中。
假设医生从08:00开始叫号就诊,对每位患者的诊断时间均为3分钟,忽略相邻患者就 诊的时间间隔。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若有患者签到,则根据规则更新候诊队伍;医生每 完成一名患者的诊断,电子屏幕上按顺序显示待诊的患者姓名和每个患者预计就诊的时间。
(1)、若当前已签到患者信息如下表所示:姓名
挂号序号
签到时间
A
3
07:47:03
B
1
07:51:12
C
6
07:55:32
D
4
07:57:10
E
8
07:59:52
F
2
08:02:07
则患者 F的预计就诊时间为 (格式如08:07:20)。
(2)、08:00:00之前签到的患者原始数据存在列表1st 中,每位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挂号序 号、签到时间,以下函数将列表中的数据按挂号序号从小到大排序,并构建候诊队伍。def init(lst): #构建8点前签到的候诊队伍
i=0;n=len(lst)
while i<n-1:
k=i;i=n-1
for j in range(n-1,k,-1):
if lst[i][1]<lst[j-1][1]:
lst[j],Ist[j-1]=Ist[j-1],Ist[j]
____▲____
for i in range(n):
lst[i][2]=180*i
lst[i].append(i+1)
lst[n-1][3]=-1
#修改时间格式,每位患者诊断时间为3分钟
#尾结点指针域处理,如[’E’,8,720,-1]
程序划线处的代码是 (单选,填字母)
A、i=i+1 B、i=j+1 C、i=k-1 D、i=j(3)、每当一位患者就诊结束,更新队伍并按就诊顺序输出待诊的患者姓名和每个患者预计就诊的时间。请补充程序划线处。def gs(t):# 时间格式转换,将时间戳127转成“08:02:07”形式
t=t+8*60*60
h=t//3600
m=
s=t%60
time='%02d'%h+:'+'%02d%m+:+'%02d'%s
return time
def mov(lst,head):
#更新队伍并输出,代码略
return head
(4)、若有患者签到,则更新候诊队伍。请补充程序划线处。def te(time): #时间格式转换,将“08:02:07”转换成以秒为单位的时间戳127
t=int(time[0:2])*60*60+int(time[3:5])*60+int(time[6:])
t=t-8*60*60 #8 点开始叫号看诊
return t
def insnew(lst,head,data); #将新签到的患者插入候诊队伍中,并更新每个患者预计就诊的时间
data[2]=tc(data[2])
data.append(-1)
p=head;q=p;k=0
if head=-1:# 无人排队
lst.append(data)
else:
while q!=-1 and():
k=k+1
p=q
q=lst[q][3]
data[2]=lst[p][2]+180
data[3]=q
lst.append(data)
lst[p][3]=len(lst)-]
p=len(lst)-1
while q!=-1:
lst[q][2]=1st[p][2]+180
p=q
q=lst[q][3]
return head
-
18、小明要搭建教室环境监控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a 所示。小明采用了智能终端、 IoT 模块、传感器(如 PM2.5传感器)、执行器(如LED 灯)、服务器等硬件,该系统能实时 监测教室空气质量情况,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实时监测当前和历史数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由智能终端经 IoT 模块发送到Web 服务器后保存到数据库,并对当前空气质量进行判断,根 据空气质量等级智能终端控制显示不同颜色的LED灯,该系统服务器上的部分代码如下:
#导入Flask框架模块及其他模块,代码略
app =Flask _name_ )
@app.route("/input")
def add_data():
id =int(request.args.get(id'))
value =float(request args.get(val'))
nowtime =datetime.datetime.now()
nowtime =nowtime.strftime('%Y-%m-%d %H:%M:%S')
db=sqlite3.connect("data.db")
cur=db.cursor()
cur.execute("INSERT INTO sensorlog(id,sensorvalue,updatetime)VALUES(%d,%f,'%s)" %(id,value,nowtime))
db.commit()
cur.close()
db.close()
#服务器其他功能,代码略
if _name_ =="_main_ ":
app.run(host="6.56.102.4",port=80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搭建该系统的前期准备中,明确用户对该环境监控系统的目标期待及后期的可扩展性需求这一过程属于 (单选,填字母,A .需求分析 B .可行性分析 C .详细设计)(2)、在该系统硬件搭建及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填字母)A、智能终端与Web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是双向的 B、本系统 Web 服务器是采用GET方式接受传感器数据的 C、更改视图函数 add_data()的名称将影响程序功能 D、若 IoT 模块与智能终端断开连接,数据库中的数据将不再更新(3)、若某时刻传感器编号为1,采集的PM2.5数值为30,则智能终端在传输数据时使用的URL 是 http:// ,服务器接受该数据后存储的数据库表名称为 。(4)、小明将系统中近一年的数据导出,部分数据如图b所示,分析每月平均PM2.5浓度变化情况,线型图如图c所示,部分代码如下:#导入数据处理相关模块,代码略
df=df[ ]
dfinsert( 0,"月份","")#插入列
for i in df index:
data=str(dfat[i,"采集时间"])
dfat[i,”月份"]=data[5:7]
gf=dfgroupby(" 月份",as_index=True).数值.mean()
plt.plot( , gf.values)
#设置绘图参数,代码略
-
19、已知某年级有6个班级,所有学生名单存储在文件 “name.csv”中(如图1),学校举行某趣味活动项目中,需要每个班抽3名代表参加比赛,请编写一个随机抽取程序,执行效果如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1)、加框处代码的作用是(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写合适的代码。
import csv
import random
#数据读入
f=open("name.csv","r")
flines=csv.reader(f)
name_list=[]
m=6 #班级总数
total=18 #参赛总人数
for line in flines:
name list.append(line)
flag=[False]*n
grade=[3]*m
i=0
while i<total:
p=random.randint(, )
bj=int(name_list[p][0])
if flag[p]=False:
if grade[bj-1]>0:
flag[p]=True
i+=1
print("抽取名单为:")
print(”班级","姓名")
for i in range(n):
if flag[i]:
print(name_list[i][0],name_list[i][1])
f.close()
-
20、有如下 python 程序:
import random
a,i,c=[],0,0
while i<5:
b=random.randint(0,9)
if b not in a:
a.append(b)
i+=1
key=int(input("key="))
for j in range(len(a)):
if a[j]%key==0:
c+=1
else:
a[j-c]=a[j]
print(a)
运行该程序,若输入 key 为2,则输出的a 不可能为( )
A、[3,7,5,4,5] B、[3,7,1,5,5] C、[3,5,0,3,5] D、[9,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