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王开发基于Python的FlaskWeb框架开发室内光线强度监测信息系统,系统程序及相关的子系统都部署在Web服务器端,网站框架如图所示。
该系统的客户端无需专门的应用程序,用户工作界面通过浏览器来实现,应用程序基本上都集中于服务器端。
(1)、由上述材料可知,服务器端的IP地址为 , 该系统的实现架构属于(选填:C/S 架构、B/S架构)。(2)、实现上述系统的服务器端Python程序如下: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nder_template,request #导入Flask库函数
app=Flask(_name_)
@app.route("/")
def index():
#获取采集的数据并存储到列表变量 data,代码略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data= )
@app.route("/ ",methods=["GET"]) #数据采集子页面路由命令
def get():
id=int(request.args.get("id")) d=float( )
#获取 URL 中“id=1”后的数据“1”
#变量 d 存储采集到的光线数据
#打开数据库, 并将接收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代码略
return "数据存储成功! "
#其他系统子页面路由, 代码略
if _name_=='_main_':
app.run ( )
-
2、小王要对这10篇作文随机抽取1篇进行分词处理,并进行频率统计,在统计频率时需要去除单个的文字,请回答下列各题。文章收集后存放目录如图a所示,生成的词云如图b所示。
import import import
pandas as pd
os,jieba,re,random,wordcloud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PIL import Image
wzdir = "./2021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wz = os.listdir(wzdir) #获得文件夹中所有文件的名称列表
wzrd = ①
f=open(wzdir+wzrd[0],encoding="utf-8")
dd=f.read ()
f.close()
#使用正则表达式去除文章中的标点符号
ss = re.sub("[、,。:“”;?\n]","",dd)
wb = jieba.lcut(ss,cut_all=True)
word = {}
for i in wb:
t =i.strip()
if len(t)>1:
if t in word:
word[t]+=1
else:
②
wc = wordcloud.WordCloud(font_path="msyh.ttc", width=800, height=600) wc.background_color="white"
wc.fit_words (word)
img = wc.to_array()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plt.figure()
plt.imshow(img)
plt.axis(False)
plt.title(wzrd[0].split(".")[0])
③
#支持中文显示
(1)、为实现上述功能①处代码为A、random.sample(wz,1) B、random.shuffle(wz) C、random.randint(1,10)(2)、请将②③处代码补充完整②③
-
3、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import random
a = [8,6,1,3,2,9]
k = random.randint(1,3)
for i in range(k,k+2):
if a[i]<a[i-1]:
a[i],a[i-1]=a[i-1],a[i]
执行该程序段后,a 对象的内容不可能是( )
A、[6, 1, 8, 3, 2, 9] B、[8, 6, 1, 2, 3, 9] C、[8, 1, 3, 6, 2, 9] D、[6, 9, 1, 3, 2, 8] -
4、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c = "1/23//45///6"
t = ""
flag = True
s=0
for i in range(len(c)):
if c[i]=="/":
if flag:
s+=int(t)
t=""
flag = not flag
else:
t+=c[i]
执行上述程序段后,变量s的值是( )
A、1 B、24 C、69 D、480 -
5、某 Python 程序段如下:
b = [[92,2],[98,4],[91,1],[88,0],[95,3]]
head=0
p=0
while b[p][1]!=head:
print(b[p][0],end=",")
p=b[p][1]
print(b[p][0])
运行该程序段, 输出的内容为( )
A、88,91,92,95,98 B、98,95,88,92,91 C、92,91,98,95,88 D、98,95,92,91,88 -
6、使用Python语言对SQLite数据库进行操作,实现创建名为my.db的数据库文件以及user表的语句如下。
①import sqlite3;
②conn.commit( );
③c.execute(sql);
④c.close( );⑤conn.close();
⑥c = conn.cursor( );
⑦conn = sqlite3.connect("my.db")
⑧sql = "CREATE TABLE user(username TEXT,password TEXT)"
语句执行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⑦②⑧③④⑤⑥ B、①②⑦⑥⑧③④⑤ C、①②⑦③⑥⑧④⑤ D、①⑦⑥⑧③②④⑤ -
7、下列 Python 表达式中值最小的是( )A、2**2+5%13//9 B、8//3*7/2 C、len(range(7))/3 D、int("1"+"4")//abs(-7)
-
8、在某餐厅点餐系统中,利用队列来储存当前正在排队顾客的编号,head指向队首元素,tail指向队尾元素的下一个位置,若tail=head+3,则现在排队的顾客数量为( )A、2 B、3 C、4 D、5
-
9、在日常幻灯片(如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讲稿)的放映中,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进行幻灯片之间的任意跳转。与这种幻灯片的组织方式相似的数据结构是( )A、链表 B、队列 C、栈 D、树
-
10、某网吧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网络中①②处的设备依次为( )
A、路由器 交换机 B、交换机 路由器 C、防火墙 交换机 D、防火墙 路由器 -
11、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面小题。
智能农业大棚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网络设施和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大棚的自动化管理。例如,自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每隔一定时间采集大棚中的温度,一旦温度超过预设的最高温度40℃,控制系统会启动通风和喷水系统实现降温;如果温度低于预设的最低温度18℃,控制系统会启动加热器,给大棚升温。
(1)、关于信息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工作系统, 信息系统无法处理复杂问题 B、信息系统由五个关键要素组成,分别是硬件、软件、数据、通信网络和传感器 C、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D、安装防火墙能够防止黑客或病毒入侵系统, 因此无需再安装防病毒软件和系统丁(2)、用算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描述算法三步来解决问题 B、根据传感器获取的值, 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这是通过控制转移来实现的 C、自动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温度控制的算法只能使用流程图来描述 D、该智能农业大棚的网络设施中可能需要无线路由器进行数据通讯 -
1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深度学习是联结主义的典型代表 B、图灵测试是测试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一种方法 C、依赖于领域知识和数据的人工智能称为跨领域人工智能 D、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13、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及大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 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间, 其价值可能有所不同 B、大数据改变的不仅是数据,还有人们的思维,大数据强调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探求 C、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计算机不再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 D、知识的获得是人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重构得到新知,知识就是对信息的积累
-
14、分词是文本数据处理中的步骤之一。基于词典的分词,所采用的词典需要经常更新。编写一个在词典中删除单词的程序,功能为:输入需删除的单词,在词典中查找并将其删除。(1)、组织字典中的单词,链表相比较数组的优势有 (单选,填字母:A .可快速查找任何一个单词/ B .存储空间少/ C .插入、删除操作无需频繁移动单词)(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word = ["yellow", "accent", "call", "excel", "tea", "little", "brother"] #存储结点的数据区域
turn = [4,-1,6,2,5,3,1] #存储结点的指针区域
del_word = input("请输入要删除的单词:")
head = 0 #头指针为head
pre_point = -1
while point != -1:
if :
point = turn[point]
break #break退出当前循环
pre_point = point
point = turn[point]
if pre_point == -1: #删除头节点
head = point
elif point == -1: #删除尾节点
turn[pre_point] = -1
else:
turn[pre_point] = point
point = head
print("删除单词后词典为:")
while point != -1:
print(word[point],end=" ")
print('\n')
-
15、为研究充足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情况,小明设计了一个“室内光照强度实时监测系统”。
主要功能为:光敏传感器每间隔2 秒采集一次室内光照强度值,数据经智能终端处理后与设定阈值进行比对,若小于阈值,智能终端连接的蜂鸣器报警;若大于等于阈值,智能终端屏幕上显示“笑脸”图形。该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a 所示。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系统的功能要求,图a 中①②两处分别表示的设备名称是:① , ②(单选,填字母:A .防火墙\B .智能终端\C .数据库\D .传感器)。(2)、将光敏传感器连接智能终端后,智能终端处理光照强度值的部分Python 代码如下:maxrv = 300 #设定的阈值
while True:
light = pin0.read_analog()
if light >=maxrv:
display.show(Image.HAPPY)
else:
pin8.write_digital(1)
sleep(2000)
由代码可知,光敏传感器连接在智能终端的引脚为;若某时间点光敏传感器监测数据值为210,则蜂鸣器 (选填:会/不会)发出警报声。
(3)、智能终端连接服务器的部分Python 代码如下:IP = "10.0.2.12"
PORT = "8080"
SSID = "PC" #Wi-Fi的名称
PASSWORD = "********" #Wi-Fi的密码
uart.init(baudrate=9600, bits=8, parity=None, stop=1, tx=pin2, rx=pin1)
while Obloq.connectWifi(SSID, PASSWORD, 10000) != True: #判断网络连接是否成功
display.show(".")
print("connect")
由以上代码可知,服务器端的IP 地址为 。
(4)、为了研究室内光照强度数据,小明从服务器数据库导出了某白天12 小时内的全部光照数据,查找当日室内光照强度连续不低于设定阈值的最长时间段(若含有多段长度相同的最大值,输出最早的一个时间段)。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获取时间点和对应的光照强度值存储于数组a中,
#其中a[0][0]存储第一个监测时间点,a[0][1]存储该时间点的室内光照强度值;
#a[1][0]存储第二个监测时间点,a[1][1]存储该时间点的室内光照强度值…依此类推
#数组a存储结构如:[[1,300],[2,203],[3,305],[4,300],[5,306]],代码略。
s = 300 #s为设定阈值
maxlen = 0
n =
i = 0
p = 0
q = 0
while i < n:
if a[i][1] >= s:
m = 1
for j in range(i + 1,n):
if :
m = m + 1
else:
break # break表示退出当前循环
if m > maxlen:
maxlen = m
p = i
q =
i = i + m
else:
i = i + 1
print("最长时间段为",a[p][0] , "至" , a[q][0])
-
16、小明搜集了某网络购物平台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时间段内的日用化妆品销售数据,原始数据如下图a所示。
(1)、小明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下列操作不恰当的是( )(单选,填字母)。A、发现记录中有6 条重复,对这6 条记录进行了删除 B、发现记录中有38 处数据项缺失,直接删除相关记录 C、将某条记录中订单日期“2050-6-9”订正为“2021-6-9” D、将某条记录中订单日期“2021#3#11”修改为“2021-3-11”(2)、小明发现数据中仍有极少量时间段外的记录混杂其中,利用Python 及pandas 模块进行处理。请回答问题:① 采用pandas 模块中的(单选:填字母:A .Series / B .DataFrame)
数据结构存储全部数据会比较高效。
② 全部数据保存于变量df 中,为筛选出订单日期为2021 年第一季度内的所有记录,
可以执行Python 语句df1 = ,则df1 中保存筛选结果。(单选,填字母。
提示:多条件筛选时,条件之间用“&”连接,表示需要同时满足这多个条件)
A.df[ (df['订单日期'] <= '2021-1-1' ) & (df ['订单日期'] <= '2021-3-31') ]
B.df [ (df ['订单日期'] >= '2021-1-1') & (df ['订单日期'] >= '2021-3-31') ]
C.df [(df ['订单日期'] >= '2021-1-1') & (df ['订单日期'] <= '2021-3-31')]
(3)、经过以上两步处理之后,为了解“所在地市”第一季度“订购数量”前10 名的情况,编写如下Python 程序段:
#数据整理结果保存于变量df1中,代码略
g = df1.groupby('所在地市', as_index = False).sum()
print )
则划线处的代码可为( )(多选,填字母)
A、g.sort_values('订购数量',ascending = False) [0:10] B、g.sort_values('订购数量',ascending = True).tail(10) C、g.sort_values('订购数量',ascending = True)[0:10] D、g.sort_values('订购数量',ascending = False).head(10)(4)、根据以上数据整理结果,小明对第一季度所在地市的“订购数量”进行可视化处理,如图b所示。
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部分代码如下:
#按“所在地市”对第一季度数据分组并求和,再按“订购数量”升序排序
#选取最后10条数据,存入变量s,代码略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x = s['所在地市']
y =
plt.barh(x, y, color = 'r')
plt.show( )
程序中划线处代码应为。
(5)、小明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近几年来该网络购物平台的日用化妆品销售数据进行了分析。应用该分析结果可能提供的数据服务是(列举一条即可)。
-
17、输入一个字符串S1S2S3…Sn,按如下过程操作:取出第一个字符S1,将第二个字符S2放到字符串的末尾Sn后面,得到字符串S3…SnS2;接着将S3取出,S4放到字符串的末尾S2后面……直到最后一个字符Sn被取出。这些字符按取出的顺序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
输出该新字符串,实现相应功能的Python程序段如下:
s=input("请输入字符串:")
que = [""] * 100 #该空队列可以满足需要
head = 0
tail = 0
for i in range( ① ): #原字符串全部字符依次入队
que[tail] = s[i]
tail+=1
print("加密后的串为: ")
while head < tail: #队列非空时
print(que[head], end="")
②
if head < tail: #队列非空时,出队的元素加入队尾
③
tail+=1
head+=1
上述程序段3个方框处的代码分别为( )
A、①len(s) + 1 ②head+=1 ③que[tail] = que[head] B、①len(s) + 1 ②tail+=1 ③que[head] = que[tail] C、①len(s) ②head+=1 ③que[tail] = que[head] D、①len(s) ②tail+=1 ③que[head] = que[tail] -
18、利用5列6行的二维数组qp来记录某试场中的座位编号1~30,生成编号所对应Python
程序段如下:
qp = [[0 for i in range(5)] for j in range(6)] #建立二维数组并初始赋值为0
m = 0
for i in range(5):
for j in range(6):
if i % 2 == 0:
qp[j][i] = m * 6 + j + 1
else:
qp[j][i] = m * 6 + 6 - j
m = m + 1
运行上述程序段后,编号17所在的数组元素为( )
A、qp[4][2] B、qp[2][4] C、qp[5][3] D、qp[6][1] -
19、编号为1~10的10位同学排队做核酸检测,若有一位同学因故中途离开,为保证检测
工作正常进行,队伍需整体向前移动。编写程序模拟队伍移动过程,Python程序如下:
a=[0]*10
#将编号1~10依次存储于数组元素a[0]~a[9]中,代码略
n = len(a)
pos = int(input("请输入离队同学的编号:"))
for i in :
a[i] = a[i + 1]
n = n -1
print(a[0:n])
划线处的代码应为( )
A、range(pos ,n ) B、range(pos - 1,n ) C、range(pos ,n - 1) D、range(pos - 1,n - 1) -
20、某信息系统根据动态的8位字符串(包含2个英文字母、4个数字和2个特殊符号)生成验证码。对应的Python程序段如下:
#获取动态的8位字符串s,过程略
num = 0
p = ""
for i in s:
if "0" <= i <= "9":
num = num + int(i)
elif "a" <= i <= "z":
p = p + chr(ord(i) - 32)
elif "A" <= i <= "Z":
p = p + chr((ord(i) - ord("A") + 3) % 26 + ord("A"))
p = p + str(num % 10) + str(num // 10)
print("验证码为:",p)
若动态字符串s 为"8Y!5u23_",则运行程序段后,输出验证码为( )
A、Bw53 B、8Bz1 C、BU18 D、BU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