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教师应用钉钉直播等软件进行网上授课,这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哪些方面( )
①传递超越了空间局限;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③虚拟化的应用;④多媒体化的应用;⑤通信技术的应用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
2、军队使用计算机模拟出战场系统来训练各种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该系统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A、图像加工 B、虚拟现实 C、视频会议 D、指纹识别
-
3、传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下列哪项不是传感技术的应用( )A、倒车雷达 B、熔接技术 C、烟雾报警器 D、自动门
-
4、机器人可以代替消防员在危险环境中工作,主要运用的信息技术是( )A、虚拟现实技术 B、人工智能技术 C、通讯技术 D、纳米技术
-
5、2020年6月23日小明在家通过网络观看了北斗第55颗卫星在我国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完整视频,上述描述主要应用了( )A、传感技术 B、网络技术 C、人工智能技术 D、虚拟现实
-
6、以下信息中不能用打印机输出的是( )A、表格 B、声音 C、图片 D、文字
-
7、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信息的载体具有单一性 B、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价值性 C、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这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 D、防预“新冠病毒”的视频被广泛传播,这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性
-
8、下列关于信息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具有传递性特征 B、信息可以被多次接收、多次使用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
9、信息技术的简称是( )A、CAD B、CAI C、IT D、PC
-
10、下列不是信息的是( )A、存有电影的U盘 B、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C、电视里直播的足球比赛 D、高一的《信息技术基础》课本中的知识
-
1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数码相机 B、DVD教育片光盘 C、《兰州晚报》 D、国庆70周年阅兵实况
-
12、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B、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C、现代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 D、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
13、云南省气象台2020年4月15日17点30分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红色预警:预计未来3天,滇中西部、滇西东部以及滇西北南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将维持极高危险级别,极易出现森林火灾。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 )A、独立性、广泛性 B、独立性、共享性 C、可存储、可转换 D、时效性、价值性
-
14、在校刊上发表文章供大家阅读,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真伪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可处理性
-
15、小王看到招聘信息去应聘,被告知日期已过……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价值性 B、时效性 C、依附性 D、共享性
-
16、下列事例中,主要体现了信息“真伪性”特征的是( )A、飞鸽传书 B、烽火告急 C、空城计 D、结绳记事
-
17、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提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 )A、信息、知识、能量 B、信息、物质、能量 C、知识、物质、能量 D、信息、物质、网络
-
18、某会务组根据参会者到达指定上车点时间和每位参会者可以等待的时间信息,安排车辆接送参会者去宾馆(不考虑车子座位数量)。参会者到达上车点的时间和可以等待的时间用长度为 7 的字符串表示,例如“ 08:15 2”表示参会者当天8点15分到达上车点,最多等待2分钟(每个人的等待时间都小于10),那么该参会者最晚8点17分出发去宾馆(若8点17分刚到的参会者也一同出发)。
编写Python程序,统计接送n个参会者所需的最少车辆数。运行程序,显示所有参会者提交的信息,按到达时间先后排列,再显示所需的最少车辆数,程序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1)、若将图中第4行“08:15 4”数据改为“08:15 1”,程序输出的结果是否会发生改变(A .会改变\ B .不会改变)。(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a = [ '08:15 4','08:14 3','08:23 4','08:15 2','08:12 2','08:17 1','08:17 3','08:19 4','08:21 4','08:17 1' ]
def tran (str1) :
ss = int ( str1[ : 2 ] ) * 60 + int ( str1 [3 : 6] )
return ss
for i in range( len ( a ) - 1) :
for j in range ( len ( a ) – 1 , i , -1) :
if a [j] < a [j-1]:
a [j] , a[j-1] = a [j-1] , a [j]
n = len ( a )
b = [ ]
c = [ ]
for i in range ( n ) :
b . append ( tran ( a [ i ] [ : 5 ] ) )
c . append ( b[ -1 ] + int ( a [ i ] [ 6: ] ) )
for j in range ( i , 0 , -1 ) :
if c[k] > c[j]:
b[k] , b[j] = b[j] , b[k]
c[k] , c[j] = c[j] , c[k]
else :
break
sum = 0
flag = [ False for i in range ( n ) ]
for i in range ( n ) :
if flag [ i ] == False:
for j in range ( i , n ) :
if: flag [ j ] = True
print ('接送所有参会者最少需要%d 辆车' %sum)
-
19、某校军训,需要按照身高由低到高排成n行5列的方阵。某班学生按照身高(100≤身高≤199)由低到高编写编号并将相关信息存在如图1所示“stu.txt”文件中。根据教官提出的排方阵要求,排成如图2所示方阵,方阵各点显示学生编号。
图1
图2
现有延迟报道学生归队,归队学生编号延续该班现有编号依次往后,编写程序完成下列任务:输入学生身高,输出新的方阵布局图。例如:输入学生身高为168,新的方阵布局图如图3所示,学生在方阵的位置:3 , 4。
图3(1)、若插入学生身高为160cm,根据图1及范例,该学生应该在图2方阵中的几行几列。(2)、为实现上述功能,请填写划线处代码。f = open ( "stu.txt" , "r" )
a = [ ]
line=f.readline( ).split ( )
i = 1
while line != [ ] :
a . append ( [ line[ 0 ] , line [ 1 ] , i ] )
i += 1
line = f . readline ( ) . split ( )
n = len ( a ) - 1
a [ n ] [ 2 ] = -1
sg = input ( "请输入插入的学生身高 ( cm ) : " )
xh = str ( len ( a ) )
head = 1
p = head ; q = head
while : p = q
q = a [ q ] [ 2 ]
if q == head :
head = len ( a ) -1
else :
a . append ( [ xh , sg , a [ p ] [ 2 ] ] )
a [ p ] [ 2 ] = len ( a ) - 1
p = head m = 1
while p != -1 :
if m != 5 :
print ( a [ p ] [ 0 ] , end = " " )
m += 1
else :
print ( a [ p ] [ 0 ] )
m = 1
-
20、大力老师为了强健班级学生体魄,推出乐跑活动,现开发“乐跑系统”,其功能需求如下:
①校园环形跑道需要设置4个打卡点,学生佩戴电子标签经过每处打卡点时,都会记录下该生经过该点的打卡时间,相应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②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该系统,进入该系统的“登录模块”,登录后,会显示“欢迎页面”,其中包含“个人数据查询”、“排行榜”、“全校乐跑数据可视化”三个链接。
③单击“个人数据查询”链接进入个人数据查询页面,查询个人每次有效跑步时长(完整打完四个点并且总时长在8分钟内)。
④单击“排行榜”链接进入排行榜页面,显示有效跑步时长次数最多的20名学生信息。
⑤单击“全校乐跑数据可视化”进入数据可视化页面。
信息课代表承接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基于上述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工作流程如1图所示,系统框架如2图所示。
(1)、根据“系统工作流程图”,“乐跑系统”采用的开发模式为(单选题,填字母:A .C/S 架构;B .B/S 架构)。(2)、根据上述该系统介绍,结合2图可知,访问“个人数据查询”页面的URL为(3)、该系统数据采集部分工作原理如3 图所示,图中①处应为(单选题:A .传感器/ B .读写器/ C .电子标签)。
3 图 数据采集部分工作原理图
(4)、课代表经过前期的规划设计,对该系统的“登录模块”进行界面设计及代码编写。登录 模块具体需求:学生数据(用户名、密码)由学校统一导入数据库中;学生登录系统后,即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其用户名、密码进行验证,验证正确则直接跳转到“欢迎页面”。具体代码如下。#相关模块导入代码略
class BaseLogin ( FlaskForm ) :
#表单定义代码略app = Flask (_name_)
#启用 CSRF 保护,代码略
@app . route ( '/ ' , methods = [ 'GET' , 'POST' ] ) def index( ) :
#进入登录页面代码略
@ app . route ( ' / login ' , methods = [ ' GET ' , ' POST ' ] ) def baselogin( ) :
form = BaseLogin( ) #创建表单对象,生成登录界面用户名和密码框
if form . validate_on_submit ( ) : #判断提交信息是否通过conn = sqlite3 . connect ( 'test . db' )
cur = conn.cursor ( )
cur . execute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 %s ' " % uname ) data = cur . fetchall ( ) #获取查询结果的全部数据
#获取相关信息,进入欢迎页面相关判断代码略
else :
if _name_ == "_main_" :
app . run ( host = " 0.0.0.0 " , port = 8080 )
根据上述代码可知,完成以下问题:
①分析程序可知,存储学生数据(用户名、密码)的数据表名为。
②如要实现:当用户提交信息未通过时,跳转至“login.html”登录页面,则上述代码中方框内的代码为。
A、return request( " login . html " , form = form )
B、return redirect( " login . html ", form = form )
C、return render_template ( " login.html " , form = 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