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计算s=1×2×3×…×n的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虚线框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B、
C、
D、
-
2、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要依次经过编写程序、设计算法、分析问题、调试运行的步骤。
-
3、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分析问题→编写代码→调试运行→确定算法 B、编写代码→调试运行→确定算法→分析问题 C、确定算法→分析问题→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D、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
4、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分析清楚后,需要给出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法和步骤,这一过程称为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运行
-
5、2022年4月初,太原市各中学再次开启了“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线上教学。钉钉在线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思维导图软件结束课堂,再一次对教学内容概括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把握重点,运用钉钉答题卡功能当堂检测每个学生学习效果,进而有针对性、更精准的辅导。课后学生利用“视频回放”功能反复观看课堂实录,满足自身学习需求,是数字化学习个性化特点的体现。
-
6、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要完成一项“网上课堂对学业影响”的调查报告,调查正式开始前,需要根据调查和研究的目的来明确需求。下列哪个工具更适合帮助他们规划调查思路()A、Xmind(思维导图软件) B、WPS表格 C、WPS文字 D、几何画板
-
7、计算机在存储波形声音之前,必须进行()。A、压缩处理 B、解压缩处理 C、数字化处理 D、模拟化处理
-
8、水的英文学名为 Water,它的常见分子式是 H2O,常见沸点为 100℃,小明在高原将水烧到沸腾状态 时用温度计测量出其温度为 98℃。结合上述内容对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描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上显示的 98℃ 是一种信息 B、水的沸点为 100℃,但在高原水的沸点为 98℃,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C、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这是知识的体现 D、由此判断,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地方, 水的沸点就会越低, 是智慧的应用
-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一种表示 B、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C、知识能够精确的反映事物的本质 D、一个算法可以没有输出,但必须要有输入
-
10、下列描述中,属于知识的是( )A、拜登当任美国新总统 B、2020年新冠病毒大范围流行 C、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 D、今天的气温为19℃
-
11、下列有关数据和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数字“10”是数据,数据就是数值 B、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C、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所以不能脱离事物本身而被存储和传递 D、信息具有共享性,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损耗
-
12、小张点开网课视频学习时,收到了学校通知的开学短信,那么网课视频和短信中的文字内容分别是( )A、数据 数据 B、信息 数据 C、知识 信息 D、数据 信息
-
13、下列关于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是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B、数据是信息和知识的来源,知识是可用于指导行动的信息 C、知识是数据和信息的总和 D、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
-
14、二月春风似剪刀,从气象学上来说,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才算是进人春天,其中5天中的第一天即为入春日。小范收集了今年2月每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如下表所示),并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判断2月是否入春。
日期
1
2
3
4
5
…
25
26
27
28
最高气温
10
7
17
12
9
…
14
9
11
14
最低气温
5
4
5
7
6
…
8
8
9
10
(1)、小范先进行了抽象建模与算法的设计,请补充完整划线处内容。已入春的标志是连续5天的日均气温在10~22℃。假设第i天(i从1开始)的最高气温为high,最低气温为low,先计算日均气温ave=(high+low)/2,然后判断ave值是否在[10, 22)范围内,若是,则计数器t加1,否则计数器t(选填:不变/清零/减1)。若计算器t的值达到5,则表示已入春,而入春日则为第天(用变量i表示)。(2)、根据上述算法编写的程序如下:high=[10,7,17,12,9,19,20,8,11,10,9,12,16,21,13,15,7,11,20,25,26,26,15,15,14,9,11,14] #存储2月1~28日的最高气温
for i in range(len(high)):
ave=
if 22>ave>=10:
t+=1
if :
print(i-3, "号入春啦!")
break #跳出循环
else:
t=0
if t < 5 :
print("本月还未入春!")
-
15、十进制整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整数采用“除16取余,逆序排列”法。具体做法是:用16整除十进制整数,可以得到一个商和余数;若余数大于等于10,则以A~F分别代表10~15;把商作为新的被除数,再除以16,又会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如此进行,直到商为0时为止,然后把各个余数依次逆序排列,就得到了一个十六进制整数。
根据上述步骤,小明编写了将十进制整数转换为16进制整数的Python程序,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十进制正整数:"))
ans = ""
if d == 0:
ans = "0"
while d > 0:
r = d % 16
if r >= 0 and r <= 9:
else:
print(d,"转换为 16 进制数是:",ans)
-
16、“羊了个羊”是一款趣味小游戏,集齐3个相同的图案即可消掉。小杨发现每个图案都是由64*64个像素组成的256色图像,若将某个图案按该规格保存为bmp图像文件,所需的存储空间是KB,如果将颜色改为黑白2色后保存为bmp图像文件,其它参数不变,图像文件大小变为。

小杨数了一下,发现游戏画面中共有13种不同的小图案,若要将这些图案的序号统一进行二进制编号,至少需要个二进制位。
-
17、某Python程序段如下:
def isdigit(x):
if "0" <= x <= "9":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d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s = "1*8%6$3@0#19&0"
ans = ""
t = 0
for i in s:
if isdigit(i):
t = t * 10 + int(i)
else:
ans += d[t]
t = 0
print(ans)
运行该程序段,输出结果是。
-
18、某Python程序段如下:
def isprime(x):
for i in range(2, x//2 + 1):
if x % i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s = 0
for i in range(2, 19):
if isprime(i):
s += i
print(s)
运行该程序段,输出结果是。
-
19、某Python程序段如下:
info = ["男", 79, "女", 97, "女", 94, "男", 91, "女", 85, "女", 100, "男", 82]
tot = c = 0
for i in range(0, len(info), 2):
if info[i] == "女":
continue
tot += info[i + 1]
c += 1
print(round(tot / c, 1))
运行该程序段,输出结果是。
-
20、某Python程序段如下:
import math
a = float(input("请输入夹角的大小(弧度):"))
zx = #求角a的正弦值
print(zx)
要正确求得角a的正弦值,划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