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链左侧为其5’端,右侧为其3’端 B、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b链和c链的延伸都是连续的 C、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复制的,最终可得到不同的DNA分子 D、图中DNA分子环1、环2和环3同时进行复制
  • 2、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则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则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GATACATACATCC的单链模板、腺嘌呤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 3、某实验小组同学重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在图中实验条件下,噬菌体每20分钟复制一代,40分钟后开始出现大肠杆菌裂解的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长时间培养后,从A组试管I中分离出的T2噬菌体DNA具有放射性 B、长时间培养后,从B组试管I中分离出的T2噬菌体蛋白质具有放射性 C、若缩短B组试管Ⅱ的培养时间,则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不变 D、培养1小时后,A组试管Ⅱ大部分子代噬菌体含有放射性
  • 4、假设红绿色盲和血友病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Ⅱ-6既患红绿色盲又患血友病,其他成员均正常。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I-2的双亲均正常,则其母亲的基因型是XABXab C、I-1和I-2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正常的概率为1/2 D、若Ⅱ-4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7/8
  • 5、某同学利用小桶和小球做相关模拟实验,小桶代表生殖器官,小球代表染色体,A/a、B/b和C/c代表基因,小桶和小球的放置情况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号小桶

    200个标注为A的小球,200个标注为a的小球

    2号小桶

    200个标注为A的小球,200个标注为a的小球

    3号小桶

    10个标注为A的小球,10个标注为a的小球

    4号小桶

    200个标注为B的小球,200个标注为b的小球

    5号小桶

    200个标注为AC的小球,200个标注为ac的小球

    6号小桶

    200个标注为AC的小球,200个标注为ac的小球

    A、抓取的小球要放回且摇匀,确保抓到桶中某种小球的概率一直为50% B、若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已选择1号小桶进行实验,则还需选择小桶2、3、5或6 C、若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模拟,已选择1号小桶进行实验,则还需选择小桶4、5或6 D、若用5、6号小桶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多次实验后,基因型AACC:AaCc:aacc接近1:2:1
  • 6、某二倍体植物的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该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DNA含量2C→4C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B、核DNA含量发生4C→2C的变化后,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核DNA含量发生2C→C的变化后,细胞中含姐妹染色单体 D、核DNA含量为4C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可能是1:2
  • 7、某植物花瓣的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剑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扇形,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为圆形。花瓣的大小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或Rr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基因型为rr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BbRr×bbRr,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共有6种基因型,4种表型 B、子代大花瓣植株中,基因型为BbRr的所占比例约为1/2 C、若基因型为BbRr的亲本测交,则子代表型的比例为1:1:1:1 D、通过观察花瓣的形状可直接得知该花瓣形状对应的基因型
  • 8、某农作物的基因型为Dd,其产生的某种雄配子有一定的致死率。该农作物自交,F1中DD:Dd:dd=2:3:1,据此推测,致死的雄配子及致死率分别为(       )
    A、D、1/2 B、d、1/2 C、D、1/3 D、d、1/3
  • 9、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下列实验结果中能直接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杂合的高茎豌豆(Dd)形成了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B、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高茎:矮茎=3:1 C、杂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高茎:矮茎=1:1 D、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纯合的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是高茎
  • 10、实验人员用物质甲处理球形的淋巴细胞,发现有部分淋巴细胞分化为扁平状的吞噬细胞(可吞噬细菌)。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甲的作用,实验人员将取自某动物的淋巴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适量的物质甲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所含核酸相同 B、实验组处于细胞周期的细胞多于对照组的 C、实验组吞噬细菌效率高可能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D、去除物质甲后,扁平状细胞可恢复成球形
  • 11、采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追踪某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和染色体,获得的有丝分裂某时期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该时期发生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1 D、细胞板向四周扩散
  • 12、在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分裂时,其遗传物质的分配存在“染色体非随机分配”现象:DNA无损伤的染色体移向一个子细胞,而DNA有损伤的染色体都被“隔离”到另一个子细胞,后者细胞周期阻滞并出现死亡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损伤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B、“染色体非随机分配”现象依赖于星射线的牵引 C、“染色体非随机分配”现象有利于维持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 D、DNA损伤的细胞死亡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 13、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疾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主要原因是ABCD1基因发生突变,表达的蛋白(ALDP)功能异常,使得极长链脂肪酸(VLCFAs)不能通过膜进入细胞溶酶体进行脂肪酸氧化,VLCFAs在细胞和体液内异常堆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女性杂合子中约有5%的个体会患病,原因是。据图1分析,ALD是染色体上遗传病,遵循基因的定律。

    (2)、利用图中4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经能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酶进行切割(如图2),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则Ⅱ-2的基因型为 , 若Ⅱ-3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所生女孩患ALD的概率为
    (3)、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并怀孕,应进行等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4)、患者的a基因多了一个酶切的位点是发生了碱基对的。该病产生的原因说明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患者饮食应注意
  • 14、转座重组是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现象,发生转座的DNA片段称为转座子或者“跳跃基因”。科学家在玉米(2n=20)杂交实验中首先发现了这种跳跃基因系统—Ac/Ds系统(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Ds基因的形成很可能是Ac基因的碱基序列所致。
    (2)、Ac基因属于自主型转座子,能通过两过程合成转座酶;Ds基因属于非自主型的,在Ac基因协助下也能进行转座,原因是
    (3)、玉米种子的颜色由胚乳细胞中紫色色素基因C决定。胚乳由受精极核(2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发育形成。Ac/Ds系统的存在,使玉米胚乳呈现不同的颜色,其原理如下图:

    请回答:

    ①玉米是倍体,其胚乳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②一个Ds从突变的C基因中切离出,至少有个磷酸二酯键发生断裂;Ds从C切离后,玉米籽粒将出现 , 原因是

  • 15、RNA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导致DNA所编码的mRNA发生改变。载脂蛋白B(apoB)是负责脂类转运的蛋白质,在人体中主要有两种亚型:一种为肝、肾细胞分泌的apoB-100蛋白,另一种为肠道分泌的apoB-48蛋白。下图表示apoB基因在不同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或apoB-48蛋白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载脂蛋白B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
    (2)、过程②需要的RNA有。apoB-48蛋白与apoB-100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
    (3)、RNA编辑导致的可遗传变异属于(填“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依据是
    (4)、研究者发现核糖体上刚合成的apoB-100前端有一段特殊的短肽(S),推测其是一段“信号序列”,具有引导肽链的合成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进行的功能。下表为研究者设计的实验:

    组别

    A

    B

    处理

    不携带S肽段的放射性同位

    素标记的肽链+内质网

    携带S肽段的放射性同位

    素标记的肽链+内质网

    孵育一段时间后离心,使内质网沉积

    在离心管底部,核糖体分布在上层,

    比较底层和上层的放射性强弱

    放射性主要集中在

    放射性主要集中在

    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到相应结论,证明了上述推测的正确性。

  • 16、大白菜是十字花科两性花植物。某品种大白菜的雄性不育由显性基因Ms(其等位基因为ms)控制,且Ms基因的表达还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B、b的影响。下图是研究人员以该品种大白菜为材料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控制大白菜雄性植株育性基因Ms/ms位于中(填“细胞质”或“细胞核”)。
    (2)、杂交实验一中需要对进行人工授粉并在授粉前后处理。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Ms/ms与B/b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是
    (4)、实验中P2和F1雄性可育的基因型分别是 , F2雄性可育的基因型有种。
    (5)、为鉴别实验二F2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选择让其与实验一中P2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

    ①若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雄性可育植株数量≈1:1,则该雄性不育植株基因型为

    ②若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雄性可育植株数量≈ , 则该雄性不育植株基因型为

  • 17、野生型果蝇的眼色为暗红眼(++)。现有两个纯合突变品系朱砂眼(cc)和猩红眼(ss),为进一步研究其眼色的遗传机制,进行了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P

    F1

    朱砂眼×野生型

    野生型

    猩红眼×野生型

    野生型

    朱砂眼×猩红眼

    野生型

    (1)、果蝇是遗传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具有优点。
    (2)、雌果蝇的生殖器官中有贮精囊,一次交配可供多次受精使用。杂交实验时应选择(填“未”或“已”)交配过的雌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3)、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野生型果蝇的暗红眼为性状,突变品系c基因与s基因的关系是(填“等位”或“非等位”)基因。
    (4)、若c基因与s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互换,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实验③中F1的相关基因。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野生型比例为
    (5)、为探究s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分别提取品系果蝇的+和品系果蝇的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后电泳,并对其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和图2所示。据图可推测,s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 , 进而导致其基因表达量
  • 18、水稻害虫稻飞虱可分为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它们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种的三个物种,进化过程中其分布区域有重叠,传播不同的植物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源于同一祖先的三种稻飞虱种群基因库不相同 B、长期地理隔离导致原始稻飞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C、不同稻飞虱传播不同的病毒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物种的形成一般离不开变异、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 19、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线性对应关系 B、据图可知红脸猕猴的基因型共有4种 C、据图推测猕猴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 D、对猕猴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检测21条染色体
  • 20、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体细胞中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 C、玉米的单倍体一般是纯种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D、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
上一页 565 566 567 568 5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