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斑马鱼雌雄异体,无性染色体。Ⅰ基因决定胰岛素的合成,i个体因血糖调节紊乱在幼年期便会死亡;N基因与雌性的生殖有关,雌性nn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因缺乏某种物质,导致受精后在胚胎发育早期死亡。此外,科学家还获得了含单个G基因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G基因表达产物为绿色荧光蛋白,含有G基因的斑马鱼个体可呈现出绿色荧光。若上述基因均独立遗传,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表明斑马鱼受精卵中的mRNA均来自雌配子细胞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3h前合成的蛋白质均来自这些mRNA,3h后胚胎自身的基因才开始转录。据此推测基因型为Nn的雌鱼与nnG的雄鱼交配,一半子代最早能在3h后检测到绿色荧光,一半子代始终检测不到绿色荧光 B、基因型为IiNn的雌鱼与基因型为Iinn的雄鱼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成体雌鱼中能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占5/8 C、基因型为NnG的斑马鱼自由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成体中基因型为nn的比例是1/6 D、基因型为IiNn的斑马鱼自由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受精卵中一定无法正常发育为成体的比例为1/3
-
2、从小尾寒羊提取肌联蛋白,研究肌联蛋白的磷酸化和钙离子浓度是否影响肌联蛋白的降解。肌联蛋白T1是未降解的蛋白,小于该分子量的蛋白条带是降解后的蛋白,实验结果如图。已知蛋白激酶A促进肌联蛋白发生磷酸化,碱性磷酸酶可以促进磷酸化的肌联蛋白发生去磷酸。实验结果说明:钙离子会促进肌联蛋白的降解,相同钙离子浓度下,去磷酸化促进肌联蛋白的降解。与A图比较,B图只做了一个改变。B组实验提高了( )
A、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 B、肌联蛋白的浓度 C、反应体系钙离子浓度 D、碱性磷酸酶浓度 -
3、对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

在基本培养基中涂布A和B的混合物,出现少数菌落,这些菌落的菌株属于以下哪一项( )
A、Met‑ , bio‑ , thr‑ , leu‑ B、Met+ , bio+ , thr‑ , leu‑ C、Met‑ , bio‑ , thr+ , leu+ D、Met+ , bio+ , thr+ , leu+ -
4、lacZ、lacY、lacA是大肠杆菌体内与乳糖代谢有关的三个结构基因(lacY编码β-半乳糖苷透性酶,可将乳糖运入细胞)。上游的操纵基因(O)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表达。图1表示环境中无乳糖时,结构基因的表达被“关闭”的调节机制;图2表示环境中有乳糖时,结构基因的表达被“打开”的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③④过程先后发生于不同部位 B、β-半乳糖苷透性酶可能位于细胞膜上,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P为启动子,RNA聚合酶以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其结合 D、lacZ、lacY、lacA转录的模板链为β链,转录产生的mRNA上有多个起始密码子 -
5、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 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 中不放螺,M 中放入 100 只螺。一段时间后,将 M 中的螺全部移入 L 中,并开始统计 L、M 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 C、图示 L 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 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等三位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并揭示了细胞感知氧气的分子机制。HIF由两种不同的结合蛋白(HIF-1α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HIF-1α,而ARNT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即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
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HIF-1α会逐步被降解;在缺氧的条件下,HIF-1α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如图),使多种基因被激活,这些基因产物可以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以适应低氧环境。
(1)、下列关于HIF-1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合成HIF-1α的细胞器成分与HIV病毒相似 B、HIF-1α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C、HIF-1α被蛋白酶彻底水解的产物能够在细胞内重复利用 D、人体细胞核内HIF-1α的含量可能在高原地区较平原地区高(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叙述,不合理的是( )A、氧气浓度升高,细胞核内的ARNT含量相对稳定 B、EPO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生成红细胞 C、缺氧条件下HIF-1α会使EPO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 D、干扰HIF-1α的降解可能为治疗贫血提供创新疗法 -
7、植物细胞质膜外有细胞壁,它的存在使植物细胞以致整个植物体与动物有许多不同,如形态发生、渗透调节、物质运输、细胞间通讯、防御机制等。细胞壁中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还有木质素等酚类化合物、脂类化合物和矿物质。各类物质对植物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哪些物质存在于细胞壁且与植物体防御直接相关( )A、酚类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胼胝质、凝集素 B、几丁质、木质素、角质、栓质 C、干扰素、生物碱、类黄酮、氢氰酸 D、纤维素、果胶多糖、蛋白质、草酸钙结晶
-
8、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 , 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
①发生了生殖隔离②发生了基因突变③发生了自然选择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 -
9、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几乎不开花。研究发现绿萝细胞中与赤霉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无法合成赤霉素,致使其开花受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在植物的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及某些微生物中合成 B、基因控制赤霉素合成,赤霉素作为信息分子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该研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绿萝无法开花产生种子,但其种群的基因频率依然可以发生变化
-
10、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菌种的一般步骤为:采集样品→富集培养(使菌体数量增多)→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如图a、b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纯化培养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B、为获得纯种的目的菌种,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灭菌 C、获得图a所示结果的接种过程中,接种环需灼烧灭菌3次 D、利用图b计算出样品中菌体浓度为5.85×108个/mL,则接种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7倍 -
11、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靠近,共同形成突触。如图,利用微电极测得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分别用PSP1和PSP2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a的前膜释放的递质使后膜通透性变大,突触b的前膜释放的递质使后膜通透性降低 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 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变化幅度增大、PSP2变化幅度减小 -
12、干旱是抑制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了两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陕单902)进行盆栽控水实验,每个品种分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处理,持续7天培养后,取第三片展叶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的反应之一是内源(激素)含量升高,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促使气孔关闭,还可以提高蔗糖转化酶的活性,进而促进蔗糖水解,有利于调节细胞内的 , 有助于植物细胞吸水。(3)、干旱胁迫下,影响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分为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气孔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影响表现为;非气孔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影明表现可能是: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自由基积累,破坏了 , 进而影响光反应。(4)、分析图2和图3的数据可知,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时,影响陕单902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分别是和(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
13、“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pH大致相同,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 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它含有HCO、H2PO等离子有关 C、无氧呼吸时,丙酮酸在内环境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略有降低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酸碱平衡的基础
-
14、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膀胱逼尿肌接受兴奋后收缩,产生排尿反射,逼尿肌收缩时,又刺激感受器,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性收缩,直至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尿意的过程:牵张感受器→④→脊髓→②→大脑皮层 B、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的截瘫病人无法完成排尿 C、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收缩 D、成年人能根据环境情况适时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15、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生于池塘淤泥之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莲花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 B、池塘中的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种群 C、池塘之中的淤泥也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莲和池塘中的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
16、如图是一种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是四肽,含有3个肽键 B、形成一分子该化合物时,脱去了3分子水 C、该化合物水解彻底后,可形成4种氨基酸 D、一分子该化合物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1个游离的氨基 -
17、杀虫剂三甲基锡能抑制 ATP 水解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能量供应。用该杀虫剂对下列生理活动进行研究,作用前后影响最小的是( )A、载体蛋白的磷酸化 B、根部渗透吸水 C、无机盐的吸收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18、下表是某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
17
IU/L
0~45
肌酐(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
(1)、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3)、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4)、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内环境条件是 , 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下图中的(填序号)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如果下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A、B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
19、甲型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后,人体多种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不具有抗原呈递功能 B、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结合甲流病毒抗原 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参与构成第二道防线 D、B淋巴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
-
20、动物和人体某些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脑—垂体—X轴”的分级调节。下列有关激素分泌调节轴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可以是甲状腺、性腺或肾上腺皮质 B、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 C、垂体细胞膜上存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D、给成年公鸡注射睾酮,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