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取一物块,三次都用该物块将弹簧弹射装置的弹簧压缩至相同形变量处,然后松手释放,物块在水平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每次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不同,第一次在水平轨道上面铺毛巾,第二次铺毡布,第三次铺牛皮纸,三个接触面逐渐变光滑;他发现物块在这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距离越来越远最后静止。

    (1)、弹簧弹射装置的弹簧压缩至相同形变量处是为了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路程越远,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3)、另一组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发现运动的物块在毡布和牛皮纸上都冲出了水平板面,你建议他们怎样改进?
  • 2、    
    (1)、某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用钩码让菱形轻质泡沫板(重力不计)保持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菱形轻质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甲所示为手抬哑铃,当前臂从水平位置绕O点抬起哑铃时,前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 3、如图甲所示,分别将两个相同的物体A、B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对物体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斜面MN长0.5m,则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是J,对物体B做的额外功是J,物体A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 4、2025年2月27日,XiaomiSU7ultra正式上市,该车为追求极致的轻量化,许多部件采用了碳纤维制造,将车重降低到1.9吨。若该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2 , 则它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车的尾部设计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g取10N/kg。
  • 5、成年人从弯腰状态直起身,腰背部肌肉群就要使出接近1200N的拉力。其简化图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在腰部肌肉和脊骨之间形成的是一个(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所以在用图示姿势弯腰从地面提起重物时,为避免肌肉被拉伤,应尽量使重物离脚(选填“近”或“远”)一些。

  • 6、小明的手上不小心粘了油,当他将玻璃水杯竖直抓在手中的时候,为了水杯不掉下来,在水量相同的前提下,他需要比平时用(更大、更小)的力抓杯子,此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与平时(更大、相同、更小)

  • 7、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让玻璃管由竖直位置慢慢倾斜到图示的位置,此时水银充满全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管竖直时,将此装置从一楼移至顶楼,水银柱会上升 B、此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4c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C、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 8、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为100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货物每次上升的速度恒定为2m/s,图乙是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动滑轮重为50N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C、拉绳子的力F为250N D、拉绳子的力F的功率为500W
  • 9、一个小朋友在家洗碗时发现,碗可以漂浮在水盆里的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则这个碗漂浮时与沉没在水底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B、排开水的质量相同 C、浮力更大 D、浮力更小
  • 10、如图甲所示,一密封容器中装有部分水,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 ,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1;将容器倒放,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p1>p2p'1>p'2 B、p1>p2p'1<p'2 C、p1=p2p'1>p'2 D、p1=p2p'1=p'2
  • 11、如图所示装置叫作单摆,细线一端固定于M点,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后,将在A、B两点之间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如果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物体将:

    A、静止 B、匀速竖直向下运动 C、匀速竖直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12、如图所示,静止时体重计对小宝宝的支持力为F1 , 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 , 他受到的重力是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F2与G是一对平衡力 C、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F1与F2三要素相同
  • 13、思维导图是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对物理的学习非常有好处,下列例子可以填入右图中“举例Ⅰ”的是:

    A、用力踢足球,足球改变方向 B、用力顶足球,足球加速射向球门 C、用力接足球,飞来的足球被接住 D、用力压足球,足球被压扁
  • 14、“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酒精棉燃烧排出罐内空气后,再扣于相关穴位上,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下列事例与“拔火罐”的原理相同的是:

    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C、医生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吸入汽水瓶中的饮料
  • 15、运动员在射箭时,使箭射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弓弦 B、弓柄 C、地球 D、运动员
  • 16、如图甲是小明同学自制的一个潜水艇模型,潜水艇内部的压气机可以控制潜水艇进行吸水和排水,从而控制潜水艇的沉浮。如图乙是该潜艇的简化模型,可以看做是一个体积为1000cm3的长方体模型,已知该长方体潜艇模型共分为上下两个区域,由上半区压气机区和下半区水舱区组合而成,水舱区最多可吸水600g,潜水艇模型没有吸水时的自重为800g。如图丙是一个高15cm的长方体水槽,里面装有2.2kg的水,当小明把自制的潜水艇模型放入水槽中后,模型漂浮时,水槽中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20Pa,已知水槽的底面积和潜水艇模型的底面积之比为5:2,g取10N/kg,ρ=1×103kg/m3求:

    (1)、 将潜水艇模型放入水槽时,模型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2)、 长方体潜水艇模型的底面积为多少cm2
    (3)、 潜水艇在水槽中吸满600g的水后开始缓慢向水槽中排水,直至把水全部排完。求此过程中水槽中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p与潜水艇模型排出水的质量mx克(0<mx≤600g)之间的关系式。
  • 17、武侯中学的同学们分小组对自行车所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第1小组结合已学物理知识对自行车骑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第2小组对自行车的轮组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第3小组对自行车的变速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
    (1)、从结构和使用来看,自行车涉及到许多力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车把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臂杠杆 B、用力捏刹车自行车停止前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自行车的车座宽大松软,可减小骑行者对自行车的压力 D、自行车匀速向前骑行时,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是向前的
    (2)、如图所示,花鼓、辐条、轮圈、轮胎等部件构成轮组系统,关于轮组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给轮胎充气胎压越高越好,可增强轮胎抓地力 B、轮圈可支持固定轮胎,传递辐条张力,稳定轮组 C、辐条交叉编织连接轮圈和花鼓,可增强轮组的抗形变能力 D、花鼓的轴承通过变滑动为滚动,可减小轮组转动时的摩擦
    (3)、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变速系统,由脚踏、曲柄、齿轮A、链条、飞轮B(后齿轮)等部件组成。骑行时人在脚踏处施力,通过曲柄带动齿轮A顺时针转动,再通过链条带动后飞轮B与后轮一起转动。曲柄与齿轮A,后轮与飞轮B都是轮轴模型(同一个轮轴在相同时间轮和轴转过的圈数相同)齿轮A、飞轮B的齿轮通过链条配合工作,在相同时间转过的齿数相同。轮轴是机械传动的重要装置,关于自行车的轮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曲柄与齿轮A构成的轮轴在骑行中可以省功 B、后轮与飞轮B构成的轮轴在骑行中可以省力 C、轮轴和链条实现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相互转化 D、曲柄与齿轮A构成一个费力轮轴在骑行中可以省距离
    (4)、已知自行车的曲柄半径L1的长度为20cm,齿盘A的半径L2为15cm,飞轮B的半径L3为5cm,自行车后轮半径L4长度为30cm,当曲柄转动一圈,自行车向前行驶的距离为cm。(π取3.1)
  • 1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包括滑轮组及装石板的托盘)提升石板。已知托盘重200N,每块石板重100N,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0N,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当工人在4s内匀速提升10块石板升高2m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该工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装置提升整块石板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装置动滑轮的质量是5kg B、小明做功的功率为500W C、用此装置提升石板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84.4%(保留一位小数) D、用此装置提升石板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83.9%(保留一位小数)
  • 19、如图甲所示,圆柱体A、B叠放在一起,将其置于水平放置的传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传感器所受压强p随切去高度h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圆柱体A、B的底面积分别为300cm2和240cm2 , A的高度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A、B的总重力为90N B、圆柱体B的重力为24N C、圆柱体B的密度为2.5g/cm3 D、圆柱体A、B的密度比为5:4
  • 20、如图所示,小明洗碗时发现放在水平地面的洗菜池中有只空碗漂浮在水面上,他将洗菜池中的水舀入碗中,最终使碗沉入水底。忽略水溅出,碗附着水等次要因素,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碗未浸没之前,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增大 B、将水舀入碗中,水对池底的压强减小 C、碗沉入水底,池底所受的水的压力变小 D、整个过程中,洗菜池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上一页 427 428 429 430 4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