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传输过程中不能改变信息,但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更改编辑信息。
  • 2、以下哪一个不是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
    A、李老师用电脑统计全班期末成绩 B、医生用石膏制作大脑模型 C、图书馆用图书馆管理系统来管理图书 D、用 MP3 学习英语
  • 3、小亮把五一旅游期间拍摄的照片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他的好友,那么发送邮件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信息的(  )。
    A、共享 B、处理 C、存储 D、传递
  • 4、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我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采用了网上阅卷。那么在使用计算机阅卷过程中,需要用阅读机获取考生答题卡上的答案信息,该过程属于信息的(  )。
    A、采集 B、存储 C、传递 D、共享
  • 5、下列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
    A、扫描仪 B、打印机 C、电视机 D、显示器
  • 6、技术和 技术结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出现了 ,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 7、信息技术简称为IT,那么IT的英文全拼是
  • 8、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9、信息本身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
  • 10、从古至今共发生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其中最伟大的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 11、从“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这句话可以看出, “木鸢”是古代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
  • 12、李明把自己用摄像机拍的短片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加工,对内容进行剪辑、添加特效和字幕,使得短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一过程说明了信息是( )。
    A、可以处理的 B、可以传递的 C、需要依附于载体的 D、有价值的
  • 13、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当沉船时他们发出SOS的求救信号(S.O.S.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这说明当时信息技术革命处于(    )阶段。
    A、语言的产生 B、文字的创造 C、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 D、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 14、从古至今出现了烽火台、击鼓、风筝传信、电视、报纸、手机、互联网等等,说明了信息的(   )发生了变化。
    A、存储方式 B、传递方式 C、传递内容 D、应用方式
  • 15、小红在元旦期间拿着国庆节期间的五折优惠电影票去看电影时没有享受到优惠。这体现了信息的(   )。
    A、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 16、以下(  )选项所述不属于信息。
    A、小明期末考试的信息技术成绩 B、正在播报新闻的收音机 C、关于十一放假的通知 D、天气预报中洛阳天气状况
  • 17、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演示文档“垃圾分类宣传.pptx”,完成下列操作。

    ⑴设置第3张幻灯片中的标题文字为超链接,链接到第2张幻灯片。

    ⑵在第4张幻灯片后插入一张新幻灯片,版式设置为“内容与标题”。

    ⑶设置幻灯片的背景为图案填充效果的“浅色下对角线”“全部应用”。

    ⑷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为“细微型”下的“覆盖”效果选项为“自顶部”全部应用 。

    ⑸操作完毕后,将文件以原文件名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

  • 18、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 Excel文档“某市 12 小时空气质量指数.xlsx”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操作。

    ⑴将标题在“A1:P1”单元格区域合并后居中。

    ⑵在“P3”单元格中使用 AVERAGE函数计算出12小时的 AQI浓度值的平均值。

    ⑶将单元格区域“A2:P3”的内、外边框都设置为细实线。

    ⑷使用“A2:M3”单元格区域的数据创建“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图表。

    ⑸操作完毕后,将文件以原文件名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

  • 19、打开考生文件夹下Word文档“皮影戏 .docx”,完成下列操作。

    ⑴设置标题文字字体为黑体,字号为一号,字符间距为加宽2磅。

    ⑵将考生文件夹下的图片文件“pyx.jpg”插入到文章末尾,设置图片为“ 紧密型环绕 ”,图片样式为“双框架,黑色”。

    ⑶插入页码,位置为“页面底端 ”下的“三角形 2 ”。

    ⑷把表格中的文字“保护状况”插入超链接,链接到书签“保护状况”。

    ⑸操作完毕后,将文件以原文件名保存。

  • 20、在Flash 中的形状对象可以转换为元件,但元件不能转换为形状。
上一页 863 864 865 866 8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