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的国际铁路,全长1035千米。途经众多的高山和深谷,建设难度大,是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的铁路。通车后,老挝境内车程由2天缩短至3小时,运输成本降低20%以上。中老铁路工程带动了老挝当地价值51亿元人民币的材料和物资消费及11万人就业。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更为密切。

    材料二: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是“澜湄合作”申的一项内容,目的是继续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合作,其中包括经济的互联互通,交通线的贯通,水资源的合作,农业的合作以及深化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合作。

    材料三:中南半岛及中老铁路示意图(图甲)和万象气候资料图(图乙)

    (1)、据甲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山河分布特点是和河流流向是
    (2)、在澜湄经济合作中,中国能够从东南亚大量进口的热带经济作物有。(至少列举两种)。
    (3)、从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列举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至少答3点)
    (4)、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中老铁路运营后对老挝产生的积极影响。(至少答3点)
  • 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稻喜温喜湿,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很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米。目前世界稻米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

    材料二:稻米不仅是主粮,还有很多对人类有贡献的经济作用,如米糠就是其一,米糠是米的皮层,可以榨油。稻米油中含有丰富的谷物活性营养,包括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曾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三大健康食用油之一。稻米油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较为亲民,亚洲稻米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材料三: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1)、从纬度角度可知,亚洲水稻主要所处的温度带是带和带。
    (2)、由图可知,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写亚洲地理分区)。
    (3)、根据材料,分析亚洲稻米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原因。
    (4)、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历史等)两个方面分析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 3、中国“中车”的高铁装备制造占有全球市场很大份额。如图为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远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跨亚欧两洲的高铁有(     )
    A、泛亚高铁和欧亚高铁 B、中亚高铁和欧亚高铁 C、中亚高铁和中俄加美高铁 D、泛亚高铁和中俄加美高铁
    (2)、中俄加美高铁要经过哪一洲界线(     )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乌拉尔山脉 D、白令海峡
  • 4、2023年6月20日中国石油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相关合作文件,双方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在未来27年内持续向中国石油供应400万吨/年的石油。如图为西亚石油输出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亚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红海沿岸地区 B、土耳其海峡沿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地区 D、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据图分析,卡塔尔在2022年11月份举办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当地的宗教习俗影响 B、冬季时,当地气候凉爽,适宜比赛 C、冬季时,为石油销售淡季,有时间举办 D、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
    (3)、卡塔尔能源公司向我国输送石油的最佳海上路线是(     )
    A、卡塔尔——红海——苏伊士运河——大西洋——太平洋——中国 B、卡塔尔——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 C、卡塔尔——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中国 D、卡塔尔——红海——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中国
  • 5、如图为“某区域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英吉利海峡
    (2)、下列对东南亚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十字路口”的位置 B、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C、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名胜古迹众多 D、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地区
    (3)、东南亚盛产热带经济作物与下列哪两种气候紧密相关(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东南亚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其优势条件有(     )

    ①地处热带,海滨沙滩与度假胜地众多②距离较近,旅游费用相对较低

    ③华人华侨集中,语言沟通障碍小④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如图为“亚洲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部、南部和西部 B、中部、西部和南部 C、西部、东部和中部 D、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2)、图中甲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是因为该地(     )
    A、海拔高,气候寒冷 B、纬度高,气候寒冷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D、气候炎热干燥
    (3)、乙地是亚洲人口稠密区,人口聚集的优越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②气候湿热③开发历史悠久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亚洲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列关于亚洲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洲 B、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 C、亚洲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D、亚洲所有国家都以农业经济为主
  • 7、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曼德勒省(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如图为“世界某部分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缅甸地壳活跃的原因,正确的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位于板块张裂处,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2)、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室内,迅速躲到墙角②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③在室外,迅速撤离到高大建筑物附近④在野外,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8、印度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2023年,印度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如图为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玉米 C、小麦和高粱 D、玉米和高粱
    (2)、印度发生干旱时,受灾最严重的粮食作物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高粱
    (3)、为应对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印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兴修水利工程②推广耐旱作物③减少粮食种植④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亚洲有三大半岛,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如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     )
    A、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 B、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C、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D、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2)、图中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反映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3)、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地相比,人口较少的是甲地 B、乙地有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孟加拉国 C、甲丙两地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D、三地的气候都比较湿润
  • 10、如图为亚洲地区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B、地跨热、温、寒三带 C、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 D、位于太平洋东面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西高,中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最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他们常用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交流,大部分信奉妈祖。

    (1)、台湾岛西隔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方向。
    (2)、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体现在
    (3)、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因盛产有“东方甜岛”之称,因盛产有“海上米仓”之称。
    (4)、台湾岛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岛屿的部,这种分布特点受影响最大。
    (5)、下列四幅台湾岛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台湾岛地形特点的是。(双项选择)

  •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1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港、澳、(填简称)。该大桥在夏秋季节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铁路:A;岛屿:B

    城市C

    (3)、能源短缺限制了两地区的经济发展,试从“开源”角度列举解决措施。(至少三条)
    (4)、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国东部海岸线似“弓”,长江似“箭”。请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箭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
    (5)、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形式修建,其主要目的是
    (6)、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有(     )

    ①加强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联系②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③促进港珠澳地区重工业的发展④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⑤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13、2023年2月18日23时49分,台湾省南投县发生4.1级地震。读台湾省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省经常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C、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D、工业活动频繁,引发地震
    (2)、有关台湾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山脉的走向为东西走向 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受台风侵袭 C、多大江大河,水能资源丰富 D、地势中东部高,西部低
  • 14、近几年环台湾岛骑行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旅游的新选择,其中最热门的路线是海线(图1),用时12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环台湾岛骑行海线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2)、游客(     )
    A、应选择6、7月骑行,免受台风影响 B、在西部骑行感觉道路起伏较大 C、在东部沿线看到大面积水稻田 D、沿线最易得到物资补给的是西部
    (3)、下列最有可能是游客从台湾岛带回来的特产是(     )
    A、煎饼 B、凤梨酥 C、人参 D、羊毛毯
  • 15、读图,回答问题.

    (1)、香港和澳门均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其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
    A、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相邻 B、人多地狭 C、均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D、经济支柱都是博彩、旅游业
    (2)、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相比,甲所示区域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 16、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从外省转入的人口众多,其中有不少是来苏州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近年来,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完成下面小题。
    (1)、苏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苏州的(     )
    A、生活成本高 B、生态环境好 C、消费水平低 D、就业机会多
    (2)、苏州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创业,其主要原因是苏州(     )

    ①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②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效应明显③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④园林建筑等城市景观优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从外省转入苏州的人口众多,对苏州人口的影响是(     )
    A、人口素质稳定不变 B、加速人口老龄化 C、增加劳动力数量 D、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减少
  • 17、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北京市“三城一区”(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加速发展期。下图为怀柔科学城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城一区”的建设,助力北京市成为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文化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2)、怀柔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推进农业用地增长 B、科技人才数量增加 C、现代服务业比重下降 D、人口向市中心流动
    (3)、图中(     )
    A、公路、铁路沿河分布 B、以河流运输为主 C、科学教育区可依托公路连接城区 D、交通线路南多北少
  • 18、“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原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歌曲展示了黄土高原的治理成果,其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①开荒种出,增加耕地面积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坡脚建档十坝、护坡   ④缓坡地修建梯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     )

    ①减少土壤肥力②淤塞河道

    ③破坏农田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0、下列诗句中涉及的地理事物与陕西省无关的是(     )
    A、长安回望绣成堆 B、渭城朝雨浥轻尘 C、云横秦岭家何在 D、除却巫山不是云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