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无定河在榆林市横山区响水镇滋养出万亩湿地,当地首开陕北稻田养蟹先河。采用“种稻不施肥,养蟹不喂料”的纯生态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种植结构,开辟乡村振兴新“稻”路。读响水镇位置示意图及稻蟹共生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稻田养蟹的是(   )
    A、腾格里沙漠 B、吐鲁番盆地 C、大兴安岭山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响水镇能开辟乡村振兴新“稻”路的最基本条件是    (   )
    A、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B、纬度低,热量条件好 C、科技发达,种植技术先进 D、地处平原,黑土广布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符合响水镇新“稻”路发展方向的是    (   )
    A、大量占用耕地,扩大养殖规模 B、规范养殖技术,实现科学养殖 C、引进热带蟹种,替代原有蟹类 D、大幅降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 2、扬州谚云“寸麦不怕尺水”,谓麦初长时,任水灭顶无伤;“尺麦(麦子成熟的时候)只怕寸水”,谓成熟时寸水软根,倒茎沾泥,则麦粒尽烂于地面也。读江苏省盐和主要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材料中体现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气温 D、水分
    (2)、江苏地区“尺麦只怕寸水”的时间约为(   )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秋季 D、冬季
  • 3、江苏省泰州市的“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入选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江淮水乡泽国】

    江苏省兴化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年均降水量 1 059.4毫米,平均海拔仅1.5米,低洼地区湖荡、沼泽众多。

    兴化地处(干旱/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稀少),河网(密集/稀疏),湖荡、沼泽众多。

    (2)、【垛田应运而生】

    明清时期,兴化地区人口快速增长,为向水要地,枯水季节时,当地人在沼泽湖滩上开河造田、垒土筑垛、垛上种植。农闲时,将河底淤泥捞起来布到垛面增肥。雨季时,多余的雨水能迅速通过河沟排出。下图为垛田示意图。

    未开垦垛田时湖荡剖面示意图

    明清时期,兴化当地的农民建设垛田的原因是;历史上的垛田远高于当地平均地势,该设计有利于垛田上的农作物预防灾害。

    (3)、结合示意图可知,垛间沟的作用有。(任答一点)
    (4)、【垛田旧貌焕新】

    后来农户们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将高垛挖低,用土填平小沟,相邻两三个垛子连成一片,或向四面水中扩展。

    现代修建连圩后垛田剖面示意图

    现代垛田与传统垛田相比,变化在于。(任答一点)

    (5)、【守护垛田遗产】

    当地划定垛田保护区范围,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对灌排沟渠的清淤维护,同时积极开展垛田文化宣传活动。

    参考兴化垛田遗产的保护措施,请你为其他灌溉工程的保护再提出一条可行建议。

  • 4、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该工程灌溉渠线多沿等高线行进,灌溉系统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读七门堰灌溉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    (   )
    A、地处黄河与淮河流域之间 B、位于盆地内部 C、夏秋发挥防洪作用 D、冬季结冰无法使用
    (2)、该灌溉系统中塘、荡的主要作用是 (   )
    A、改善空气质量 B、发展淡水养殖 C、调节地表径流 D、提高用水水质
    (3)、该灌溉渠线多沿等高线行进的优势是(   )
    A、方便拦截渠水 B、实现自流灌溉 C、充分利用湿地 D、缩小灌溉范围
  • 5、《汉书》记载:“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故为通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汉代兴起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潮。读西汉时期修建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汉书》记载修建灌溉工程的目的是(   )
    A、发展商业贸易 B、增强军事防御 C、促进农业生产 D、改善交通条件
    (2)、西汉时期修建的灌溉工程,其特点是(    )
    A、类型以灌区为主 B、东部湿润区分布密集 C、多集中在地势第三级阶梯 D、寒、温、热三带均有分布
    (3)、宁夏引黄古灌区容易淤积的主要原因是黄河(    )
    A、径流量较小 B、人类活动占用河道 C、地势落差大 D、泥沙多,堵塞河道
  • 6、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明显,“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多样。读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部分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灌溉工程遗产中    (    )
    A、梯田多分布在华北平原 B、堰类集中在东部季风区 C、陂类多在西北荒漠地区 D、灌区多位于青藏河谷地区
    (2)、“渠”是为了解决干旱缺水而开挖河道引水灌溉所形成的水利工程,因此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的原因是    (   )
    A、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 B、人口密集,农业生产发达 C、地势平坦,不易出现渗漏 D、河流短小,水资源匮乏
  • 7、截至2024年9月,我国有38 处灌溉工程被成功收录至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读我国入选时间前五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基本信息表,完成下列小题。

    序号

    灌溉工程遗产

    入选年份

    1

    东风堰

    四川

    2014

    2

    通济堰(丽水)

    浙江

    2014

    3

    木兰陂

    福建

    2014

    4

    紫鹊界梯田

    湖南

    2014

    5

    诸垦桔井灌工程

    浙江

    2015

    (1)、表中“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多的省份的简称是    (    )
    A、 B、 C、 D、
    (2)、表中灌溉工程的主要类型是    (   )
    A、灌区 B、梯田 C、 D、
  • 8、2024年前11个月,中国与越南的双边贸易额为16737亿元人民币,比2023年同期高15.3%。目前,公路运输仍是越南农产品对华出口的主要方式,在与中国凭祥友谊关口岸遥遥相望的越南谅山友谊国际口岸,每天有逾千辆满载两国商品的大货车在此通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越南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其中“海”指
    (2)、公路运输仍是越南农产品对华出口的主要方式,其公路运输在我国首先到达的省区是。(任答一个)
    (3)、凭祥友谊关口岸是我国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请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凭祥成为重要陆路通道的优势。
    (4)、从地理位置角度简析中国相比越南发展跨境贸易的优势条件。(任答一点)
  • 9、“我把花的芬芳,种960 万平方……花有千种模样,心有万种欣赏……我用四方土壤,装满心愿的箩筐”。读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960万”和“四方”能反映出我国  (   )
    A、海陆兼备 B、疆域辽阔 C、人口众多 D、民族团结
    (2)、在我国取“四方土壤”到达的“最西端”是(   )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黑龙江 D、乌苏里江
    (3)、与俄罗斯相比,我国“花有千种模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为    (   )
    A、海陆兼备,与多国接壤 B、跨经度广,自然环境复杂 C、跨热带和北温带,水热丰富 D、国界线漫长,利于出口贸易
  • 10、伊犁河谷的气候在新疆乃至整个中国西北地区都具有显著的特殊性,素有“西域湿岛”的美誉。读伊犁河谷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伊犁河谷位于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弱,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海陆)位置。
    (2)、伊犁河谷属(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的特点为
    (3)、探究伊犁河谷有别于新疆同气候类型区域,成为“西域湿岛”的主要原因。将框图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4)、试列举两个受气候影响,伊犁河谷与新疆其他区域可能产生的生产生活差异。
  • 11、广义上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其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是中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读太白山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太白山植被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垂直变化明显 B、山顶主要为冰川带 C、两侧分布海拔一致 D、阴坡植被种类多
    (2)、该山脉植被分布特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人类活动 D、海陆位置
  • 12、“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 170 多千米的景观。读“三江并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三江并流”而不交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坦荡 B、降水分布不均 C、山脉纵列分布 D、城市条状分布
    (2)、“三江并流”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 )
    A、滩多水急 B、含沙量高 C、径流量小 D、结冰期长
  • 13、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是国家“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作为我国“沙戈荒”风光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源源不断输出清洁“绿电”,还采用“光伏+生态治理”模式,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实现“治沙、发电、降碳”三重效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新能源基地的“绿电”主要来源于等清洁能源,当地清洁能源丰富的原因是(任答一点)。
    (2)、从能源生产和消费角度,分析实施“宁电入湘”工程的合理性。
    (3)、(中考新设问·影响类开放)简析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任答两点)
  • 14、“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2025年2月21 日,我国首条万吨级绿色氢能输送管道————“西氢东送”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启动建设。读“西氢东送”工程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西氢东送”的运输方式是    (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2)、建设“西氢东送”工程可助力京津冀地区(   )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改善生态环境 C、增加财政收入 D、减少能源消费
  • 15、2025 年 3 月 31 日,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嘉陵江干线全线通水,该干线输水线路总长65.9千米(其中管线 51.9 千米),将有效缓解渝西地区供水不足及水质问题。读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    (   )
    A、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B、地形平坦,农业用水多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河流结冰期长,水资源短缺
    (2)、嘉陵江干线大量采用管线的目的有(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避免占用土地

    ③降低施工难度    ④保证供水水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该工程通水后,对渝西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减少工业“三废”排放 C、提高水能资源蕴藏量 D、保障居民生活生产用水
  • 16、潘季驯以“束水攻沙”为主导思想,通过“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来治理黄河。读潘季驯治黄范围及沿河堤坝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设计主要应用于黄河    (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2)、“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理是  (    )

    ①减小过水横截面面积      ②减少河流水量以防洪 

    ③增大流速以减少泥沙淤积  ④降低流速以减少含沙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流量是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与流速的乘积。若河水通过某横截面的平均流速为2米/秒,从该横截面位置向下游2米处再截取一个横截面,当河流两岸平行、河底宽度不变时,两横截面之间的水量在数值上等于以过水横截面为底,高为2米的棱柱体积。该体积就是每秒通过该横截面的流量值。读某河流横截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时该河流通过该横截面的流量为 ( )
    A、600立方米/秒 B、300立方米/秒 C、150立方米/秒 D、75立方米/秒
    (2)、若流量保持900 立方米/秒不变,则该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与流速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B、 C、 D、
  • 18、过水横截面是指垂直于主流方向河底线与水面线所包围的平面。甲、乙、丙、丁各河段河底宽度均为河面宽度的1/2。读河流四地过水横截面位置(图1)、某段过水横截面示意图(图2)及各河段对应数据表,完成下列小题。

    河段

    河面宽度/米

    水深/米

    过水横截面面积/米²

    600

    1

    450

    400

    1

    300

    200

    2

    300

    200

    1

     
    (1)、图2所示的河段是    (   )
    A、 B、 C、 D、
    (2)、丁河段的过水横截面面积约为    (   )
    A、360米² B、36米² C、18米² D、150米²
    (3)、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其他数据一定时  ( )

    ①河面宽度越宽,过水横截面面积越大

    ②河面宽度越宽,过水横截面面积越小

    ③河流水深越深,过水横截面面积越小

    ④河流水深越深,过水横截面面积越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2024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 亿立方米,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读我国年平均植被覆盖率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小题。

    (1)、森林覆盖率提升带来的生态效益有 ( )

    ①调节局部气候        ②减少风沙灾害

    ③涵养水源        ④增加木材供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灌溉 B、禁止一切采矿开发活动 C、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工程 D、利用手机监测荒漠化进程
  • 20、近年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读2020——2024年我国各发电类型发电占比变化,完成下列小题。

    (1)、 2020—2024年,我国 (   )
    A、火电占比逐渐下降 B、风电占比逐渐下降 C、水电占比逐渐上升 D、清洁能源占比先增后降
    (2)、我国发电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减少( )

    ①水体污染        ②大气污染

    ③固体废物        ④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贡献有 (   )

    ①随手关灯        ②多用空调

    ③双面用纸        ④低碳出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