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先秦典籍《鹖冠子・环流》一书中描述了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与四季变化的关系(下图),提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当斗柄指向正东方时为北半球春分日前后。这对我国大部地区物候变化有显著指示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人在每日初昏时观测斗柄指向变化从而掌握一年中的节令,图中北斗七星绕北极星的运动(   )

    ①呈逆时针②呈顺时针③与地球自转无关④与地球公转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现象与“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成因相同的是(   )
    A、昼长的变化 B、星辰的升落 C、海水的涨落 D、月相的变化
    (3)、斗柄指向正西时,我国物候变化表现为(   )
    A、北京香山红叶满山 B、华北平原麦浪滚 C、东北大地银装素裹 D、江南桃花笑春风
  • 2、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古人便可根据日影长短来量化时间。在中原之地,古人将一根九尺高的立表垂直于地面,再将圭尺于地面南北放置。正午时分,利用圭尺上的影长判断节令,用于农事安排,这就是“立竿见影”的由来。下图示意古代圭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年中,圭尺上日影长度达到最短的节气是(   )
    A、秋分 B、冬至 C、春分 D、夏至
    (2)、圭尺上日影长度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极点 D、北回归线
    (3)、古人发明圭尺用以指导农事活动,其形成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大小 C、地球公转 D、地球面积
  • 3、经常跑步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压力。你在运动时观察到地理现象了吗?下图为长沙市市民小雨2025年3月20日的晨跑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民晨跑的方向大致为(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2)、接下来两个月,他迎着日出晨跑的时间(   )
    A、先提早后变晚 B、先变晚后提早 C、逐渐变晚 D、逐渐提早
    (3)、同一地点,日出时间会发生变化,是因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交替 D、气温升高
  • 4、新情境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调整

    我国某中学(34°N)国庆节假期开学后(10月8日)对下午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下表示意该中学此次调整前后下午作息时间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调整前

    调整后

    下午第1节课

    14:30-15:10

    14:00-14:40

    下午第2节课

    5:20-16:00

    14:50-15:30

    下午第3节课

    16:10-16:50

    15:40-16:20

    下午第4节课

    17:00-17:40

    16:30-17:10

    (1)、该中学位于(   )
    A、北半球 B、热带 C、南半球 D、寒带
    (2)、经过调整,该中学(   )
    A、下午上课时长变长 B、下午上课时长变短 C、下午上课时间变早 D、下午下课时间变晚
    (3)、该中学调整下午作息时间的原因主要是当地(   )
    A、受地球公转影响,昼长变长 B、受地球公转影响,昼长变短 C、受地球自转影响,昼夜交替 D、受地球自转影响,出现时差
  • 5、上海某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观察校园车棚中太阳照射面积的变化。如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该地一年中,正午车位上阳光照射面积最小的时段(   )

    A、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B、昼夜平分 C、街道上路灯亮得最早 D、昼最短,夜最长
  • 6、下图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杭州最有可能的景象是(   )

    A、红桃绿柳垂檐向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千树万树梨花开
  • 7、下图示意在北极点放置的中国结的照片。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最可能是(   )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C、12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 8、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中午,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圆满完成近180天的在轨任务返回,在轨期间创造了单次出舱9小时的世界纪录。返回当天,辽宁省昼夜长短状况及未来一个月的变化趋势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C、昼夜等长且昼渐短 D、昼夜等长且昼渐长
  • 9、南、北回归线之间为(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北温带
  • 10、小明家要在淄博买房,为出行方便准备买一楼,但爸爸担心房间的光照不好。小明建议元旦假期去看房。如果这几天光照条件好,那整年都不会有问题。根据这段材料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运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小明建议元旦去看房的理由是(   )

    A、这几天天气凉爽、阳光明媚,出行方便 B、这几天昼长夜短,看房时间充裕 C、正值假期,看房的人多,可以相互讨论、共同杀价 D、这几天淄博的正午太阳高度接近最小值,楼房的影子较长
  • 11、地球公转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顺时针旋转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 1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A、24小时 B、12小时 C、一年 D、一周
  • 13、地球自转和公转唯一的相同点是(   )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中心相同 D、现象相同
  • 14、下图示意某酒店大堂挂钟,不同城市挂钟所显示的时间不同,原因是(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经度差异    ④纬度差异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15、下列城市中,每天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乌鲁木齐 B、兰州 C、北京 D、拉萨
  • 16、正在吃早餐的小林给在美国出差的妈妈打电话,妈妈却在吃晚餐,这是由于(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月球绕地球运动
  • 17、如图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甲乙丙丁四处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 18、“地球自转方向是(   )
    A、 B、 C、 D、
  • 19、结合图文材料,探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探究1太阳光照射角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手电筒光线模拟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下表为该组同学根据观察完成的记录表,结合该实验完成下列小题。

    观察内容照射角度

    光线散布面积

    亮度

    光线直射(90°)

    光线斜射(45°)

    (1)、甲、乙、丙是我国某地一年中不同时刻的正午太阳光照射状况,结合上面实验案例,完成观察记录表。

    知识卡片:由于太阳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因此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的光线。

    观察内容照射角度

    太阳光照射角度(填度数)

    地面获得的热量比较(填多、中、少)

    43°

    (2)、根据观察可知,太阳光照射角度(0°—90°)与地面获得的热量关系是:
    (3)、一天之中,太阳光照射角度在时刻发生着变化,清晨、正午、傍晚三个时刻中,太阳光照射角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时刻是
    (4)、探究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来回移动。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直至夏至日,太阳直射23.5°N,这是正午太阳直射的最北位置。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冬至日太阳直射23.5°S,这是正午太阳直射的最南位置。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又在次年春分回到赤道。

    根据太阳直射位置的移动规律,补充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5)、

    知识卡片: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地球(即太阳光照射角度为90°)时称为太阳直射。地球表面太阳光垂直照射的地点是太阳直射点。

    观察上图可知,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移动,这两条纬线之间的地点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现象。

    (6)、雅安位于28°N—31°N之间,一年当中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请说明判断理由。
    (7)、请判断雅安(28°N—31°N)正午太阳照射角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提示:正午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光的照射角度越大)

  • 20、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四季轮转,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与地球的运动密不可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某学校同学们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如图1)。

    (1)、同学们用灯泡模拟太阳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用手不停地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同学们发现昼和夜会不断地
    (2)、下列演示地球公转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①应始终保持光源的位置和高度不变   ②应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③向下俯视时,顺时针围绕灯泡转动   ④应同时保持自西向东自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的,而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填字母)

    A.23.5°S~23.5°N   B.66.5°S~66.5°N   C.90°S~90°N   D.始终直射赤道

    (4)、主题二:地球运动与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图2是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示意图。图3是夏至与冬至我国40°N地区示意图。

    “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

    (5)、读图2、3,每年的6月21日前后,阳光直射(纬线),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纬线),自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 , 黑夜开始变
    (6)、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石家庄版“九九歌”“数九”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八十一天。八十一天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冬至前后往往是感冒、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白昼变短 B、降水增多 C、气温下降 D、光照增强
    (7)、冬至前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填字母)

    ①注意适当运动   ②注意防寒保暖   ③居家避免外出   ④合理安排作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