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纬线有无数条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纬度最大为90° D、纬度30°——60°为中纬度
  • 2、本初子午线是指(     )
    A、0°经线 B、180°经线 C、0°纬线 D、北回归线
  • 3、关于经线和经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C、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     )
    A、极地地区 B、赤道地区 C、回归线附近 D、极圈附近
  • 5、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6371千米 D、2万千米
  • 6、下列各选项中,不能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地球卫星图片 C、“天圆地方”说 D、在海边观看由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 7、首次证实地球是球体的人类活动是(     )
    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B、郑和下西洋 C、宇航员加加林的太空之旅 D、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
  • 8、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是(     )
    A、刘洋 B、钱学森 C、袁隆平 D、杨利伟
  • 9、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A、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B、位于小行星带中 C、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D、与金星、木星相邻
    (2)、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
    A、木星 B、水星 C、金星 D、月球
  • 10、如图示意天体系统层次,图示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A、 B、 C、 D、
  • 11、国庆小长假期间,北京某中学地理社团开展以“畅游大美中国”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下图为研学旅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组同学乘火车从北京前往乌鲁木齐,他们发现沿途景观变化明显,植被越来越(选填“茂密”或“稀疏”),主要原因是沿途降水越来越(选填“多”或“少”)。
    (2)、第二组同学到了海口发现该地气温很高,而此时北京已是秋高气爽,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3)、第三组同学到了拉萨后发现,拉萨的气温比北京(选填“高”或“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12、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图”和“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2)、写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3)、读图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填风向)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该季风的特点是 , 该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填字母)

    ①纬度位置太靠北②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③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夏季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4)、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季节)。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远方的家》栏目推出100集系列特别节目电视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逆时针勾勒中国版图。

    材料二:100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沿海行》采用车队行进的方式,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完成全部行程。

    材料三:下图为《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示意图

    (1)、《边疆行》经过的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填名称),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填名称),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填字母),与省级行政区C相邻的国家是
    (2)、图中甲乙为一线,以该线为界,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东多西少。
    (3)、《沿海行》途经的海洋F是
  • 14、苹果喜光、喜温凉。读我国苹果主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所在地为我国苹果优势产区,位于(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高原气候区
    (2)、我们广安市所属的温度带及熟制为(     )
    A、暖温带、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B、亚热带、一年两熟 C、亚热带、一年一熟 D、热带、一年三熟
    (3)、以下选项中,属于丁地区代表性粮食作物的是(     )
    A、小麦 B、大豆 C、水稻 D、青稞
  • 15、下列有关我国气候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不大 B、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C、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 D、季风活动不稳定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 16、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关于该线说法错误的是(     )
    A、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1月0℃等温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 D、暖湿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17、下列关于各地形区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B、黑土地——华北平原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高原 D、地面坦荡,一望无际——内蒙古高原
  • 18、下列对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单一,以山区为主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低平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19、“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河向东流”等诗句反映出了我国的地势特征。读我国沿32°N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形区(     )

    ①被称为“世界屋脊”②有“鱼米之乡”之称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图中乙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3)、我国第一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和海拔分别是(     )
    A、平原、丘陵,500米以下 B、平原,200米以下 C、高原、盆地,1000—2000米 D、高原、山地、盆地,4000米以上
  • 20、下列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的搭配,正确的是(     )
    A、苗族——那达慕大会、马术表演 B、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C、彝族——火把节、手鼓舞 D、蒙古族——雪顿节、摔跤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