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图《我国“苹果之乡”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陇秦晋豫四省六个“苹果之乡”所在区域的农作物熟制主要是(     )
    A、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B、两年一熟 C、一年一熟 D、一年三熟
    (2)、昭通年降水量大约为900mm—1200mm,年蒸发量600mm—700mm,据此可以确定昭通属于干湿地区中的(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3)、阿克苏地区以南是中国最大沙漠(     )
    A、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B、巴丹吉林沙漠 C、腾格里沙漠 D、塔克拉玛干沙漠
    (4)、相对周围的茫茫沙海,阿克苏地区却出现了“绿洲”,给这片绿洲带来充足水源的是(     )
    A、澜沧江 B、额尔齐斯河 C、雅鲁藏布江 D、塔里木河
  • 2、蒙古族欢度的传统节日是(     )
    A、那达慕节 B、元宵节 C、雪顿节 D、泼水节
  • 3、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表是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0-14岁口占总人口比重(%)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每10万人受本科教育比重(%)

    第六次

    13.43

    16.60

    70.14

    13.26

    8.93

    第七次

    14.12

    17.95

    63.35

    18.70

    15.47

    (1)、对比两次人口普查,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老龄化比重上升              ②受教育程度上升

    ③总人口减少                    ④劳动力比重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B、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D、缓解人口老龄化
  • 4、近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凸显大国担当。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一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优越性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临海,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邻国众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C、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差异大,物产丰富利于出口 D、海域辽阔,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沿海城市随意排放污水
    (2)、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贸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亚太合作 C、贸易洽谈 D、南南合作
  • 5、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14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为此,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并从法律层面从“基本农田”上升到“永久基本农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均耕地和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

    材料二:土地利用类型图

         

    材料三:漫西(步步紧逼)。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特点是
    (2)、从图中可知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选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内蒙古高原东部土地类型主要是为主。
    (3)、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漫画《步步紧逼》指的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原因还有(写一点即可)。
    (4)、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是为了拥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美丽家园。假如你是一名“土地规划师”,请你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措施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最引人关注的是把生态优先放在了第一位,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实现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21年1月1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长江流域实行“十年禁渔”。

    材料二:长江流域简图

    (1)、长江发源于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海。
    (2)、长江流量大,无结冰,中下游水流平缓。航运条件优越,被称为“”。
    (3)、洞庭湖位于长江(填上、中或下)游,围湖造田使湖泊对长江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这可能造成中下游地区灾害更加频繁。
    (4)、对于构建生态屏障,保护长江,你有何建议?(一点即可)
  • 7、阅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甲图)、黄河流域示意图(乙图)、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总体特征是
    (2)、丙图中A为 (地形区);甲图中B为 山脉。
    (3)、甲图中的大型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的原因是
    (4)、乙图中,黄河①②③河段中,没有凌汛现象发生的是 段。
    (5)、画图题:在乙图中的恰当位置用“”标出小浪底水利枢纽,它位于黄河与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的交汇处。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老舍诗云:“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署自收。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黄金时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

    材料二:中国地形图(图1)和材料一所远山脉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图2)。

    (1)、根据材料一推测该山脉是图1中的(填序号)。
    (2)、图1中的④山脉走向是 , 其南侧是(地形区)。
    (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答两点)
    (4)、图1中③秦岭是中国地理中重要的界山,试说说其地理意义。(答一点)
  • 9、随着京沪、京广高铁相继通车,我国铁路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沿海港口众多,海运也极为发达。读下图“我国东部地区铁路、港口分布示意图”中铁路枢纽及交会的铁路线,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徐州—陇海线与京沪线 B、②—兰州—陇海线与京广线 C、③—株洲—京九线与沪昆线 D、④—贵阳—沪昆线与京广线
  • 10、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2)、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形区是(     )
    A、东南丘陵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 11、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和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
    (2)、图2的景象发生在位于图1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 1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 B、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C、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13、下表为我国领土四端点的经纬度位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39°N,73°E附近

    (1)、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
    A、最东端 B、最西端 C、最南端 D、最北端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位于西半球 C、位于南半球 D、位于大洋东岸
  • 1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并指导农事活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1)及光照图(图2)

    (1)、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每相邻两个节气间隔约天。
    (2)、图2所示日期是日前后,此时①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3)、图3中③为②点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的夹角,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图2所示日期的夹角应为(选填“最小”或“最大”)。
    (4)、有关昆明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满至芒种,观海鸥热情高涨 B、小暑至大暑,昼长短于北京 C、小寒至大寒,物影越来越长 D、小雪至大雪,太阳直射点北移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北极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间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如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图中甲地正位于(选题“晨”或“昏”)线上。

    (4)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5)假设地球自转的方向和现在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太阳将

    (6)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现象。

  • 16、读“地球仪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 , 它与地球表面有个交点,最南端的叫
    (2)、图中乙地所在的0°纬线又叫。其长度约为千米。
    (3)、图中各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是地。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等服务。北斗-G1卫星定位位置为(3°S,30°E),图中各地与其最接近的是地。
    (5)、丁地经纬度是
  • 17、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D轨道和E轨道之间。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18、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2022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月1日

    5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升旗时间

    07:36

    05:15

    04:49

    06:10

    (1)、一年之中,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2)、四个节日,北京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
    A、1月1日 B、5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 19、我国某城市广场修建了十二生肖柱,均匀排列成圆形,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如下图)。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广场可能位于(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海口
    (2)、同学们可能观察到雕像柱的影子(     )
    A、冬至日正午影长一年中最短 B、每天日落时投向鸡柱的方向 C、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 D、一天中的长度不会超过6米
  • 20、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表示南极点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图中m点的经纬度约为(     )
    A、0°,23°26'S B、15°E,45°N C、15°W ,45°N D、15°E ,45°S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