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9月20日6时56分,台湾海峡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4.46度,东经119.24度,距台湾岛海岸线最近约53公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台湾海峡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处于(     )
    A、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区域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2)、发生地震时,若你正处于10楼家中,正确的避震措施是(     )
    A、迅速乘坐电梯下楼逃生 B、收拾贵重物品后再寻找安全区域 C、直接从窗户跳向楼下空旷区域 D、立即躲到书桌下方或墙角等坚固遮挡物旁
  • 2、“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走“胡线”示意图,观察体验者行进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1)、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
    A、东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
    (2)、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民俗文化多样,下列各段体验者描述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西南段——游览“天府之国”,品川菜 B、陕西段——跨越大兴安岭,赏“林海雪原” C、山西段——体验小桥流水“鱼米之乡” D、东北段——住黄土窑洞,听秦腔
    (3)、走“胡线”西南段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是(     )
    A、暴雨 B、洪涝 C、泥石流 D、台风
  • 3、2025年9月23日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造成沿海部分地区的学校停课、工地停业、渡口和码头全部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过境时(     )
    A、狂风暴雨 B、风沙漫天 C、高温酷暑 D、和风细雨
    (2)、我国是受台风影响较频繁的国家,下列时间段中,台风在东南沿海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3)、台风“桦加沙”登陆前,我国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台风预警并指导沿海居民转移,这主要体现了应对台风灾害的哪一项措施(     )
    A、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 B、修建防灾减灾工程 C、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D、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 4、世界各地冷、热、干、湿情况各异,各具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①⑤两地气候类型都为带气候,判断依据是两地主要位于之间。
    (2)、②③④三地比较,降水最少的是 ,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①②③三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雨伞使用频率较高的是
    (4)、不同气候类型呈现出的自然景观不同。①④⑤三地对应的自然景观分别是
    (5)、香蕉喜湿热气候,最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4—32℃,怕低温、忌霜雪。五地中,最适宜种植香蕉的是 , 简单分析原因
  •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主题:美化校园

    项目背景:宝安区某中学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会出现积水现象,给师生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某地理小组以“美化校园”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实地调查】

    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暴雨后,同学们实地调查找到几处积水位置,并标注在地图中。

    与水泥道路相比,比较透水砖路的积水面积大小。

    (2)、【任务二:分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深圳市多年(1990-2020)平均降水量资料,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35.2

    36.8

    64.0

    140

    237

    298

    309

    364

    242

    73.4

    31.7

    29.6

    ①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深圳市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

    ②判断校园出现积水情况最多的季节,并说明其和降水量的关系。

    (3)、【任务三:成果展示】

    本次调查可以说明: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有关。

    (4)、为缓解校园积水问题,请提出两条以上措施。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世界气候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开展世界气候主题学习活动。图1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发现分布规律】

    读图1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2)、【判读气候特征】

    图2中气候类型B与C相比,B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分析气候影响】

    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

    图2中最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 其特征是

  • 7、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探究问题。

      

    (1)、【探究一:气候的分布】

    图1中,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是气候(气候类型)。

    (2)、【探究二:气候与农业】

    图1中①②③三地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A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地(填序号),该地区人们出门习惯带伞的原因是

    (3)、根据上图资料卡中的三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习性判断,图2中B气候区盛产的是(填水果名称)。该地区在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原因是
    (4)、【探究三:气候与生活】

    2023年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打破纪录——气温创下新高,世界未能到达减排目标》。报告发现,在2021年到2022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1.2%,创下57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纪录。各国必须采取比目前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更强硬的减排措施,否则到2030年将面临全球变暖2.5℃-2.9℃。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个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请写出两条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 8、【环球潜海奇妙旅】《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环全球旅行】“鹦鹉螺”号从①洋出发,经过印度洋,穿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运河,到达大西洋,一路向南直达②洲,然后北上抵达终点。
    (2)、“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
    A、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全球陆地都相连 D、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3)、【探海底世界】

    当主人公走出“鹦鹉螺”号步入水中,看到这里生长了很多异常美丽、形态各异的珊瑚。图2示意海底地形分布和珊瑚生长习性。

      

    推测珊瑚生长的海底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4)、【寻海洋宝藏】

    尼摩船长发现并开采了海底煤矿,用以补给“鹦鹉螺”号热量、照明和动力。

    结合材料及自身经验,举例说出海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 9、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正式开启“月背征途”和“挖宝之旅”。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携宝归来”。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图1)和太阳系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1来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是 , 位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方向。
    (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均位于东半球。既位于北温带又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卫星发射中心。
    (3)、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星,根据所学,天体系统层级排序为
    (4)、地球位于A金星和B轨道之间,与地球相比,行星B距离太阳更远,表面温度比地球
  • 10、“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热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为“一带一路”增添新动能。下图为“数字丝绸之路”示意图(局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数字丝绸之路”(   )
    A、主要连接亚洲和非洲国家 B、主要连接中国与非洲国家 C、主要连接欧洲与非洲国家 D、主要连接欧洲与亚洲国家
    (2)、“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可以(   )

    ①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②改变国家分布格局    ③加强国家文化交流    ④利于人口均衡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1、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80亿。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增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   )
    A、总数不断减少 B、总数先增后减 C、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D、自然增长率先增后减
    (2)、1960年以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增长10亿人口的间隔时间却越来越短,原因是(   )
    A、死亡率越来越高 B、出生率越来越低 C、人口总数越来越多 D、迁移人数越来越多
    (3)、若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交通拥挤 C、资源短缺 D、人口老龄化
  • 12、聚落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聚居地,古代文人有众多描述聚落的优美诗句,广为流传。如图为某地景观图和《雨过山村》诗句。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该聚落(   )
    A、位于西北地区 B、属于乡村聚落 C、聚落规模较大 D、以畜牧业为主
    (2)、该地聚落形成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气候干燥 D、交通便利
  • 13、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2)、A地的年平均气温比B地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城乡差异
    (3)、某学习小组做了“影响气温的因素”分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陆地气温日较差(   )
    A、大于海洋 B、小于海洋 C、与海洋一致 D、没有得出明确结论
  • 14、2025年2月10日,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该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常年积雪,是欧洲海拔最高、最活跃的活火山。下图示意西西里岛位置及世界板块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埃特纳火山上常年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到寒潮影响 B、气候温和多雨 C、位于高纬地区 D、火山海拔较高
    (2)、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B、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运动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运动
  • 1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教师节(9月10日)当天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立秋 B、白露 C、寒露 D、小雪
    (2)、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的是(   )
    A、春分→清明 B、小暑→大暑 C、霜降→立冬 D、大雪→小寒
  • 16、“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刷新纪录,向着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观察我国“天宫”空间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宫”空间站是(   )
    A、太空实验室 B、载人飞船 C、人造地球卫星 D、月球探测器
    (2)、“天宫”空间站的建成和使用,实现了(   )

    ①中国人在太空的长期驻留和工作②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中国力量

    ③推动人类对火星的了解与探测④推动我国载人航天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中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储量居全国首位。根据资料完成探究问题。

    材料一: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作为现代工业的关键原料,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材料二:稀土分选和冶炼工艺复杂、难度大,而中国稀土提取纯度高,远超国际标准。中国持有全球60%以上的稀土冶炼专利。

    材料三: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工业结构图及三城市附近矿产、交通分布示意图。

    (1)、说出三个城市都有的轻工业部门:
    (2)、说出包头市独有的工业部门: , 并列举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至少列举2点)。

    (3)、读上图,你认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应该是:
    (4)、中国稀土“提取纯度高,远超国际标准”的关键是什么?

    答:(至少写出1点)。

    (5)、在上图中,黄河流经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多个省区,你认为黄河在这一地区有哪些利用价值?

    答:(至少写出2点)

  • 18、读我国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点是:
    (2)、在四大工业基地中,①是工业基地,依托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该基地主要发展以(填“重”或“轻”)工业为主的制造业。
    (3)、连接②、③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线。
    (4)、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城市主要有、深圳、珠海等,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至少写出两点)。
  • 19、读我国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较大。其中,腾冲毗邻的邻国是
    (2)、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洋。受此风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递减,导致地面植被景观由森林逐渐变为草原、荒漠。

    (3)、连接兰州与新疆的铁路线干线名称是线,该铁路线在兰州与①线(铁路线名称)交汇。
    (4)、甲、乙两地山脉中,构成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山脉。
  • 20、阅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包海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

    (1)、包海高铁北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经陕、川、渝、贵、桂、等省级行政单位,南至海南省的行政中心市。
    (2)、风沙危害是铁路建设和运营的主要困扰之一。包海高铁最易受风沙危害的地段是____。
    A、包西段 B、西渝段 C、渝贵段 D、贵南段
    (3)、 贵南段“拱隧一体”是由拱桥和隧道组成的工程结构。修建拱桥的目的可能是____。
    A、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B、便于野生动物迁徙 C、对隧道起到支撑作用 D、便于观赏溶洞景观
    (4)、 建设湛海段高铁跨海大桥需要跨过我国的内海之一 , 该地的灾害多发生于夏季。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