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回归线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穿城而过,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在该县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右图),可以看到“立竿无影”的景象。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小题。
(1)、对材料中“太阳转身的地方”一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地球自转产生的运动 B、此刻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最长
C、太阳直射点到此后向南移动 D、地球公转到该地后反向转动(2)、该地出现“立杆无影”现象的时间在( )A、春分日正午 B、夏至日正午 C、秋分日正午 D、冬至日正午 -
2、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伴着日出,天安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3月11日,会议闭幕,会期7天。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北京天安门广场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会议召开期间,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2)、会议召开期间,天安门广场正午国旗旗杆影子的变化状况是( )A、逐渐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3)、会议召开期间,北京市可能欣赏到的景象是( )A、稻谷飘香,硕果累累 B、荷香满园,蝉声阵阵
C、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D、冰天雪地,银装素裹 -
3、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是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下面图左为深圳某天日晷计时图,图右为该日日出日落情况手机截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晴朗的白天可以观察到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转动,原因在于(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壳运动 D、天气变化(2)、此时太阳位于(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3)、这一天太阳直射( )A、赤道 B、南回归线
C、赤道至北回归线地区 D、赤道至南回归线地区 -
4、读右侧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图中四点地理坐标判读正确的是( )A、①(70°N,150°E) B、②(60°N,130°E)
C、③(80°N,130°E) D、④(60°N,150°W)(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点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B、②位于③的正南方向
C、③和④都位于北寒带地区 D、①和④都位于南半球 -
5、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有时能非常形象地帮助我们学习地理知识。读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的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的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手持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A、地球的大小 B、四季变化 C、经纬网特征 D、地球的形状(2)、雨伞的伞骨会让我们联想到经线,下列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
C、经线的形状是圆圈 D、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6、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经启动实施,计划先期开展无人登月飞行,并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从“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宇宙(2)、在宇宙中遥望地球时能看到( )A、倾斜的地轴 B、相互交织的经纬线
C、地球表面大多数是陆地 D、地球表面大多数被海洋覆盖(3)、我国积极开展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认识宇宙环境②近期开展星际移民③推动科技进步④大规模开发月球资源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
7、同学们计划到北京天坛公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下面甲图为北京城区(部分)简图,乙图为天坛公园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两图相比( )A、甲图范围小 B、乙图比例尺小 C、甲图内容简略 D、乙图图幅大(2)、甲图中的序号分别是同学们的出发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天坛公园西北方向 B、②地距离天坛公园最近
C、③地所在公路是南北走向 D、④地出发需经过动物园(3)、同学们在天坛公园使用手机查阅电子地图时( )A、放大地图,可以看到公园的更大的范围
B、放大地图,可以看到更详细的公园景点
C、缩小地图,发现地图下方的比例尺变大
D、缩小地图,比例尺、图幅和方向都会变化 -
8、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1)、拨动图甲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①点即将穿过(晨线/昏线);①④两点,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点。(2)、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乙中之间(填字母),此时河北省各地中学生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3)、地处河北的人在买房考虑房屋采光时,应优先参考什么季节的光照情况,并说明原因。(4)、“春种秋收,夏长冬藏”体现了地球公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请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然现象也能体现地球公转带来的影响。 -
9、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经纬网在航空、航海、气象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经纬网在地球表面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如图为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的地理坐标:B①(2)、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块阴影区域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的是。(3)、左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点。B地位于A地的方向。(4)、一架飞机沿着D点始终沿着同一方向飞行,在不改变方向的前提下,最终能够回到出发点,该飞机的飞行方向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5)、左图中,比较甲阴影区域与丁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大小,并说明理由。 -
10、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图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种类地图,才能准确获得有用信息。唐山市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准备绘制学校周边建筑示意图(如图),以方便出行。
(1)、以下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A、唐山市地形图 B、唐山市人口分布图 C、唐山市交通旅游图 D、唐山市行政区图(2)、同学们绘制时,在地图上必须标注出方向、、。(地图三要素)(3)、与同样图幅大小的唐山市地图相比较,这幅地图选用的比例尺(“较小”或“较大”),这幅图中的内容也更加(“详细”或“简略”)。(4)、结合地图所示的路线和实际情况,小明同学计划从学校步行前往新华书店,在遵循步行最短原则的前提下,他行至路口P后,该如何规划后续行走方向和路线。 -
11、张宇想邀请远道而来的美国交换生参观家乡。他在老师的帮助下绘制了地图,如图为家乡景观示意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采用的定向法是( )A、一般定向法 B、经纬网定向法 C、指向标定向法 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流 B、河流由南向北流 C、整段公路的走向为南北转西北—东南 D、整段公路的走向为南北转西南—东北(3)、过河桥梁的图上距离为0.3cm,那么桥梁的实际距离为( )A、600m B、60m C、6m D、6cm -
12、长沙某中学“地理+”校园劳动实践教育初见成效。如图为校园实践园地布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药材园在教学区的什么方向( )A、东北 B、正东 C、正西 D、正北(2)、图中的药材园、桂花园、苗木园及地理园四个地块,实地面积最小的是( )A、药材园 B、桂花园 C、苗木园 D、地理园(3)、①②菜园土壤质地及施肥浇水条件基本相同。同一品种的喜光蔬菜在②地长势较好,是因为这里位于教学楼____面,光照较好( )A、东 B、西 C、南 D、北(4)、小强想通过手机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查看教学区的具体建筑分布,他需将地图( )A、比例尺放大 B、图幅缩小 C、比例尺缩小 D、比例尺不变 -
13、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金秋十月,阳光明媚的某日下午第二节课,唐山市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到室外操场上玩踩影子游戏(如图2)。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做游戏时,唐山( )A、昼长夜短,昼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2)、随着游戏的进行,小朋友们身体的影子将( )A、逐渐变短 B、先变长再变短 C、逐渐变长 D、先变短再变长(3)、若仅考虑影子的长短,一天中最难踩到对方影子的时间是( )A、上午10:00 B、中午12:00 C、下午14:00 D、下午16:00 -
14、一艘油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如图为油轮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③地所在经线共同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160°E B、120°E C、120°W D、160°W(2)、①-④各点中,下列定位正确的是( )A、①(20°N,20°W) B、②(20°S,0°E) C、③(20°N,20°E) D、④(40°N,60°W)(3)、①-④各地中( )A、①在②的正东方向 B、③在④的西南方向 C、②位于北半球 D、①位于西半球(4)、四处经停地( )A、②④所在纬线等长 B、②所在纬线比③所在纬线长 C、①④所在经线等长 D、④所在纬线与所在经线等长 -
15、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小亮同学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完成下列小题。(1)、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 )A、测量某地的海拔 B、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C、直接读出地球的表面积 D、读出某地的气候特征 -
16、地球是什么形状?地球有多大呢?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人类却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如图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正球体 B、椭圆形 C、圆形 D、不规则球体(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3)、下列能够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①地球平均半径②大洲和大洋的分布③陆地最高点的海拔④地球表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公转一周。2023年11月28日,中国公布了空间站全貌高清图像(图2)。图1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1中,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在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与地球表面相比,空间站外的温度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原因是( )A、大气密度过小 B、距离太阳过远 C、距离太阳过近 D、昼夜更替过快(3)、下列属于我国空间站建设意义的是( )A、显示国际地位,彰显霸权主义 B、探索宇宙起源,彻底解决地球资源问题 C、占领地外空间,抢占外太空资源 D、促进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技术发展,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 -
18、地理课上同学们探究世界的居民与文化。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丁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当地传统民居景观(图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主题一:世界人口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整体空间分布特点为(均衡/不均衡)。(2)、甲、乙、丙三地为世界人口稠密区,分析三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3)、丁地人口稀疏,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4)、归纳: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等。(5)、【探究主题二:丰富多彩的文化】结合所学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现象,完成下列表格。地区
所处大洲
主要人种
主要语言
主要宗教
乙地
①
白色人种
③
基督教
丁地
亚洲
②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①②③
(6)、【探究主题三: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请描述丁地传统民居特点(图3),并说明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19、材料一: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统称为聚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
【聚落与环境】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如图),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材料二:

材料三: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颠地区的传统民居,阿勒颠地区黄土广布,
“绿果屋”以泥土混合茅草筑造,屋顶为圆锥形,墙体厚达80cm。如图为蜂果屋景观图及其所在地区气候统计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四:【发展与问题】
开罗作为埃及的首都,已经有千年的历史,2021年开罗人口数量高达2132万,人口密度高达19376人/km2,人口的极速增长导致城市不堪重负,2021年12月,埃及将首都迁往距离开罗45公里处的新首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图中城市聚落为(填字母)。(2)、描述材料一图中两地景观的差异。(3)、根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丁四大文明发祥地中跨越两个大洲的是。(4)、说一说四大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5)、根据材料三,分析该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6)、根据材料四说明埃及迁都对开罗的积极影响。 -
20、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七大洲中,目前唯一没有常驻人口的是洲。(2)、世界人口稠密区分布在亚洲的部和南部,洲西部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3)、B地区居民主要是人种,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语,C地区居民大多信仰教。(4)、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数量居前2位的国家,联合国《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2027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学家预测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依据的是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高/低)。(5)、南美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北部A地区人口 ▲ (稀疏稠密),有人建议将东部人口迁移到A地区,实现南美洲人口的均匀分布。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