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草木长,万物生。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下图为美丽中国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做法是(  )
    A、荒山、树林全部开垦成农田 B、实施休渔期制度 C、空调温度常年设置为26℃ D、污水直接排放,
    (2)、“山绿了,果红了,农业丰收了,农民富裕了”,下列果树适宜在南方丘陵大面积种植的是(   )
    A、苹果 B、柑橘 C、山杏 D、梨树
  • 2、为建设美丽中国,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出“三区四带”重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下图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划分“三区四带”的依据有(   )
    A、人口分布均衡性 B、行政管理一致性 C、生态系统完整性 D、社会文化统一性
    (2)、图中(   )
    A、长江重点生态区全部位于长江流域 B、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纬度最高 C、北方防沙带只覆盖了内蒙古自治区 D、南方丘陵山地带容易发生海啸
    (3)、经过多年的努力,黄河重点生态区有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加快②水量③凌汛 B、①加快②含沙量③洪涝 C、①减缓②水量③凌汛 D、①减缓②含沙量③洪涝
  • 3、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滑坡、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2.3

    24.3

    537.2

    15.7

    2.7

    30.1

    670.3

    19.6

    20.0

    40.8

    1353.7

    13.2

    4.5

    26.1

    384.7

    20.5

    (1)、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
    A、 B、 C、 D、
    (2)、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此类灾害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多少
    (3)、下列措施中,可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护坡工程  ③修建水利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4、浙江东南部的石塘镇是一个沿海小镇,镇上的“石头屋”很有特色,当地人在屋顶瓦片上压着一块块石头(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瓦片上压石头主要是为了减轻屋顶的(   )
    A、阳光暴晒 B、台风侵袭 C、浓雾笼罩 D、雨水聚集
    (2)、夏秋季节,图示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向地势低处跑 B、迅速跑到地势开阔地方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关闭门窗留室内
  • 5、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为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全国沙尘天气预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天气情况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2)、受山脉阻挡,南方地区沙尘强度明显减弱,判断沙尘暴主要来自于(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当沙尘暴发生时,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   )

    ①及时关闭门窗  ②戴口罩来防尘   ③注意交通安全   ④加强户外锻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2024年10月中旬,受本年度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不少地方创下入秋以来的最低气温。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链接】

    这次冷空气来袭,使得我国多地出现显著降温,有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

    (2)、本次大范围降温过程中,全国有超15个省份气温明显下降,需要安排秋裤。图中“不穿秋裤则 die”的城市是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以及黑龙江的省会城市 , 其最低气温低于—10℃。
    (3)、【发现问题】

    尽管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同纬度地区,但是四川盆地在此次秋裤预警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穿秋裤。

    (4)、针对上述问题,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流动的影响”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

    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A4纸。

    演示步骤:

    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

    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

    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

    ④面向挡板,手持A4纸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

    ①【观察记录】

    读图, 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 (选填A或B) 侧。 

    ②【实验思考】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北部有大巴山、等高大山脉,这些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有 (选填“阻挡”或“引导”) 作用。

  • 7、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读中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C北部的山脉是 , 被称为“中国的龙脉”。
    (2)、 图中A线是“西气东输”工程,B线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工程。
    (3)、甲、乙两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均为 (选填种植业、林业或畜牧业),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D省位于高原,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8、阅读下面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8月7日我国中央气象台报道:“卡努”台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动到(27.8°N,131°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0级以上,正缓慢地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下图为台风中心所在地区经纬网图。

    (1)、“卡努”台风中心所在海域大致位于图中(选填A或B)处海域,该海域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2)、该日9时,某船正在⑤附近的海域作业, (选填“会”或“不会”)受台风影响。
    (3)、图中四点①②③④中,点所在纬线最长。
    (4)、点③处在地球五带中的带,气候(填“终年炎热”、“四季分明”或“终年寒冷”)。
  • 9、读“长江略图和中国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上有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一遇暴雨,往往泛滥成灾。有的地区盲目开垦、围湖造田,河流遭到破坏,湖泊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加固了长江中游河段的荆江大堤,并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今后,长江防护林的营造和一系列大型水电站的建成,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起到根本的防治作用。

    材料二:读图

    (1)、长江发源于①山脉,注入东海,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④为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沿岸地区在汛期常受威胁。
    (3)、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4)、昆仑山脉是东西走向,其北侧是(地形区)。
    (5)、在图中找出A青藏高原和C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山脉。
  • 10、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甲区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甲区西侧的山脉为 , 甲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2)、乙区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3)、从气候类型来看,丙、丁两区均属于气候,丙地在雨季降水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11、2024年7月我国“巴丹吉林沙漠——涉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沙漠中分布着众多不相连的盐湖,当水体盐度升高时,湖中的卤虫会因分泌虾青素而变红.并将湖水染成鲜艳的玫瑰红,形成“玫瑰湖”。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于(     )
    A、内流区 B、地势第一级阶梯 C、湿润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
    (2)、巴丹吉林沙漠中普遍出现“玫瑰湖”的季节最可能(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项目申遗成功有利于(     )

    ①保护“水沙共生”的独特环境                     ②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③将沙漠改良成绿洲发展畜牧业                     ④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开幕式报告中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成下面小题。
    (1)、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最可能发生的是(     )
    A、成都——端午赛龙舟 B、海口——清明祭先祖 C、广州——春节逛花市 D、北京——赏秋登香山
    (2)、下列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                       ②大力推行霸权主义

    ③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④互相分享发展经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3、位于河北省境内的塞罕坝,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塞罕坝林场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在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每年夏季,塞罕坝都会成为北京游客的避暑圣地,原因是(     )

    ①更靠近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

    ②植被覆盖率高,气温较低

    ③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④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美化环境,增加湿地面积 B、增加降水,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C、减轻风沙危害,优化大气环境 D、涵养水源,减少黄河下游含沙量
  • 14、2025年9月20日6时56分,台湾海峡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4.46度,东经119.24度,距台湾岛海岸线最近约53公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台湾海峡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处于(     )
    A、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区域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
    (2)、发生地震时,若你正处于10楼家中,正确的避震措施是(     )
    A、迅速乘坐电梯下楼逃生 B、收拾贵重物品后再寻找安全区域 C、直接从窗户跳向楼下空旷区域 D、立即躲到书桌下方或墙角等坚固遮挡物旁
  • 15、“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走“胡线”示意图,观察体验者行进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1)、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
    A、东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
    (2)、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民俗文化多样,下列各段体验者描述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西南段——游览“天府之国”,品川菜 B、陕西段——跨越大兴安岭,赏“林海雪原” C、山西段——体验小桥流水“鱼米之乡” D、东北段——住黄土窑洞,听秦腔
    (3)、走“胡线”西南段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是(     )
    A、暴雨 B、洪涝 C、泥石流 D、台风
  • 16、2025年9月23日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造成沿海部分地区的学校停课、工地停业、渡口和码头全部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过境时(     )
    A、狂风暴雨 B、风沙漫天 C、高温酷暑 D、和风细雨
    (2)、我国是受台风影响较频繁的国家,下列时间段中,台风在东南沿海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3)、台风“桦加沙”登陆前,我国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台风预警并指导沿海居民转移,这主要体现了应对台风灾害的哪一项措施(     )
    A、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 B、修建防灾减灾工程 C、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D、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 17、世界各地冷、热、干、湿情况各异,各具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①⑤两地气候类型都为带气候,判断依据是两地主要位于之间。
    (2)、②③④三地比较,降水最少的是 ,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①②③三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雨伞使用频率较高的是
    (4)、不同气候类型呈现出的自然景观不同。①④⑤三地对应的自然景观分别是
    (5)、香蕉喜湿热气候,最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4—32℃,怕低温、忌霜雪。五地中,最适宜种植香蕉的是 , 简单分析原因
  •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主题:美化校园

    项目背景:宝安区某中学在连续较长时间降水或遇暴雨天气后,部分区域路面会出现积水现象,给师生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某地理小组以“美化校园”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实地调查】

    小组成员测量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某次暴雨后,同学们实地调查找到几处积水位置,并标注在地图中。

    与水泥道路相比,比较透水砖路的积水面积大小。

    (2)、【任务二:分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深圳市多年(1990-2020)平均降水量资料,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35.2

    36.8

    64.0

    140

    237

    298

    309

    364

    242

    73.4

    31.7

    29.6

    ①根据资料,在图中补充绘制深圳市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

    ②判断校园出现积水情况最多的季节,并说明其和降水量的关系。

    (3)、【任务三:成果展示】

    本次调查可以说明:校园积水主要与地面状况和有关。

    (4)、为缓解校园积水问题,请提出两条以上措施。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世界气候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开展世界气候主题学习活动。图1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发现分布规律】

    读图1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2)、【判读气候特征】

    图2中气候类型B与C相比,B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分析气候影响】

    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

    图2中最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 其特征是

  • 20、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探究问题。

      

    (1)、【探究一:气候的分布】

    图1中,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是气候(气候类型)。

    (2)、【探究二:气候与农业】

    图1中①②③三地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A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地(填序号),该地区人们出门习惯带伞的原因是

    (3)、根据上图资料卡中的三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习性判断,图2中B气候区盛产的是(填水果名称)。该地区在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原因是
    (4)、【探究三:气候与生活】

    2023年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打破纪录——气温创下新高,世界未能到达减排目标》。报告发现,在2021年到2022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1.2%,创下57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纪录。各国必须采取比目前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更强硬的减排措施,否则到2030年将面临全球变暖2.5℃-2.9℃。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个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请写出两条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