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世界各国重视铁路升级提质。下图示意日本和加拿大铁路线分布及两国列车特色餐食资料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两国铁路分布的主要共同特征是( )A、沿海岸 B、沿城市 C、沿纬线 D、沿经线(2)、造成两国列车特色餐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饮食习惯 ②气候条件 ③国土面积 ④政策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科技发展推动高速铁路时代到来,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提高农业产量 B、扩大森林面积 C、缩短运输时间 D、节约耕地资源 -
2、玛瑙河是南极洲最长的季节性河流,上游地区曾发现鲸鱼牙齿化石。下图示意玛瑙河水量充沛时的科考场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场景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2)、鲸鱼牙齿化石的发现说明( )A、该地可能曾是海洋 B、全球环境变化很小 C、南极洲多冰雪覆盖 D、玛瑙河流量变化大(3)、在南极洲开展科考工作时应( )A、开采地下矿产 B、就地填埋垃圾 C、保护当地环境 D、积极植树造林
-
3、Q岛牧民常在海边掘坑,依次堆放燃烧的木柴、石头及就地获取的食材,铺上沙土形成“地下烤箱”,该烹饪方式被称为库兰托。下图示意Q岛地理位置及其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Q岛所在的南美洲( )A、北连大洋洲 B、南望北美洲 C、东临大西洋 D、西濒印度洋(2)、Q岛的气温或降水特征是( )A、冬冷夏热 B、全年温和 C、冬干夏湿 D、全年干旱(3)、牧民在Q 岛采用库兰托烹饪时( )A、沙土取自浩瀚沙漠 B、常能看到漫天飞雪 C、木柴多来自于寒带 D、所用食材多为海鲜
-
4、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下图示意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及陆地各海拔人口分布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约(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C、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D、六分海洋,四分陆地(2)、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分布的海拔范围是( )A、0-200米 B、200-500米 C、500-1000米 D、1000米以上
-
5、2025年4月30日13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我国西北内陆成功着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纽约华人观看飞船返回直播时正值深夜,导致两地时间早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作息不同 B、地形差异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2)、受气象条件影响,飞船返回的时间推迟,该季节西北内陆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A、
晴天 B、
台风 C、
多云 D、
沙尘暴
-
6、【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聚焦山西——特色产业绽放高质量发展新华彩
探究资料:
资料一 享誉北方的怀仁陶瓷,名扬天下的平遥牛肉,畅销海内外的定襄法兰……山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
资料二 近年来,山西省以县区为地理单元建设“专业镇”,努力发展特色产业,扩大规模、升级产业。把产品“做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清徐老陈醋解决了10万人以上就业;上党中药材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平遥推光漆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个如繁花绽放的专业镇正成为山西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资料三 山西首批省级十大专业镇分布示意图。
探究思考:
(1)、从十大专业镇中任选两例,并说出其所在的地级市。(2)、简要概括山西建设专业镇所带来的积极影响。(3)、请你推荐一例家乡的特色产业或产品(图中十大专业镇除外),并简要介绍其特点。(4)、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7、【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读懂中国——继往开来肩负粮食安全新担当
课题资料:
资料一 粟(现称谷子,脱壳后即小米)和水稻是由中华先民分别从野生狗尾草和野草“鬼禾”驯化而来的。粟耐旱耐贫瘠、生长期短,易于种植;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水分。农作物的驯化史,体现了中华先民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智慧,奠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石。
资料二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确保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推广节水种植技术、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培育优质高产品种等,农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确保了谷子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资料三 我国农耕考古遗址分布示意图和谷子、水稻实物图。
课题思考:
(1)、从河流角度,分别描述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空间分布。(2)、说出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大致分界线名称,以及该分界线的两点地理意义。(3)、根据粟和水稻的生长习性,比较原始农耕时代粟作和稻作农业区的气温、降水差异。(4)、从社会经济角度,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5)、守护中国粮,青春有担当。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的具体做法。 -
8、【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放眼世界——中拉合作奏响共同发展新乐章
案例资料:
资料一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这些地区居民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因此被称为拉丁美洲。
资料二 中国和拉丁美洲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在多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参与建设的一系列合作项目稳步落地,如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重建项目、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项目等。此外,中巴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正俯瞰地球,其免费开放的数据已惠及多个国家。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资料三 拉丁美洲在世界的位置及部分物产分布示意图。
案例思考:
(1)、描述拉丁美洲的纬度位置。(2)、列举拉丁美洲可能出口到中国的矿产品和农产品各两例。(3)、设计一条从拉丁美洲东海岸到中国的海运路线,要求写出经过的大洋、运河或海峡。(4)、结合材料,归纳中拉合作的主要领域。(5)、中拉合作是全球合作典范,谈谈其对当今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的启示。 -
9、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其回收利用潜力巨大,相关产业发展正在逐步规范。下图示意废旧手机的“回收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生产手机所需的原材料大多来自(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2)、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产业主要体现的理念是( )A、低碳环保 B、因地制宜 C、开放包容 D、合作共享
-
10、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A、河南、甘肃 B、山西、青海 C、河南、陕西 D、山东、西藏(2)、图文资料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 )A、北密南疏 B、北疏南密 C、东密西疏 D、东疏西密
-
11、我国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广东、江苏、北京等十个省级行政区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占全国比重达81.5%,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下图示意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前十的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首都北京的数字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前列,这表明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2)、我国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前十的省级行政区主要集聚于( )A、京津冀地区 B、粤港澳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沿海沿江地区(3)、我国数字产业的飞速发展直接有利于( )A、优化能源结构 B、推动经济增长 C、缩小城乡差距 D、改善生态环境
-
12、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拥有众多阳光明媚的滨海旅游胜地。下图示意西班牙气候分布及某滨海旅游胜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滨海旅游胜地主要分布在西班牙的( )A、北部和西部 B、西部和南部 C、南部和东部 D、东部和北部(2)、在滨海旅游胜地,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多雨(3)、依托气候优势,西班牙可开发利用( )A、太阳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核能
-
13、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被称为冰穹A,是南极地区最有科学考察价值的地点之一。下图示意冰穹A及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我国在冰穹A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秦岭站(2)、冰穹A位于南极点的(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3)、最适合在冰穹A开展的科考任务是( )A、南太平洋生物研究 B、深冰芯钻探工程 C、冰盖边缘航空调查 D、海平面动态监测
-
14、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能让我们跨越时空,仰望日月星辰的浩瀚、感受山川湖海的壮美。下图示意诗歌《观沧海》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沧海”(今渤海)以东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仿佛每天从沧海中升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
15、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在四大地理区域中,A、B两区域的界线大致通过(山脉名称)—(河流名称)一线。(2)、甲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形区名称);乙为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3)、A区域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水田),B区域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 我们达州市主要的油料作物是。(4)、“高”“寒”是D区域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其原因是。
-
16、比较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区域学习方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国土面积约37.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25亿。澳大利亚国土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0.26亿。
材料二 图1为日本简图,图2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
(1)、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濒临的大洋是洋。(2)、两国都四面环海,日本是一个岛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洲/大陆)的国家。(3)、对比两国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可得出地狭人稠的国家是。(4)、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发达/发展中)国家。(5)、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都要从海外进口,日本可以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矿产资源有(回答一种即可)。 -
17、今年五一期间,宁宁一家驱车来到我国西南某地旅行。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该地区地形类型主要为 , 地形部位③是(山谷/山脊)。(2)、图中山峰C与甲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米。(3)、当地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计划在①、②两地之间修一条滨河路,量得①、②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千米。(4)、宁宁一家想攀登B山峰,现有a、b两条登山线路,坡度更缓的是线路。(5)、宁宁一家在该地旅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有(回答一种即可)。
-
18、2025年5月,海峡两岸青年齐聚上海,开展“共迎端午”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属于此次两岸文化交流的节日习俗活动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两岸同宗同祖,台湾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土家族 B、壮族 C、汉族 D、朝鲜族
-
19、西渝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73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桥隧比高达90%以上。建成通车后,西安到重庆将由现在的6小时缩短到2.5小时,达州至西安将由现在的5小时缩短到2小时内。下图为西渝高铁规划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西渝高铁桥隧占比高的原因是( )A、冻土广布,防止路基塌陷 B、台风频发,减少灾害损失 C、途经地区地形崎岖,山地较多 D、石油资源丰富,便于资源开采(2)、西渝高铁建成通车后的积极意义有( )
①缩短西安、重庆两地的直线距离②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③助力沿线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④促进我国东北各省间的交流与合作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0、长江、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为我国长江、黄河干流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黄河最终流入的海洋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2)、图中山脉甲是( )A、太行山脉 B、巫山 C、长白山脉 D、台湾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