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读中东地区部分国家位置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中东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     )
    A、伊拉克 B、埃及 C、沙特阿拉伯 D、伊朗
    (2)、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地中海沿岸地区 B、红海沿岸地区 C、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黑海沿岸地区
  • 2、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当天(4月30日),淮安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2)、读图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 3、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在《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江苏省将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为“一群两轴三圈”,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读江苏城镇化空间格局规划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淮安位于(     )
    A、沿海城镇轴 B、沿运河城镇轴 C、沿江城市群
    (2)、江苏省东部濒临的海域是(     )
    A、黄海 B、南海 C、渤海
  • 4、新疆的“疆”字右半边的三个“横”代表新疆地形中的三座山脉,两个“田”代表两个盆地。读“疆”字拆解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丙处表示的山脉是(     )
    A、昆仑山脉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脉
    (2)、通过读图,可以把新疆的地形特征归纳为(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三山夹两盆”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5、读南极地区某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的气温曲线可知,南极地区月平均气温相对较高的是(     )
    A、5月、6月 B、8月、9月 C、12月、1月
    (2)、冰天雪地的极地地区也有生命存在,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
    A、 B、 C、
  • 6、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E指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是(     )
    A、帕米尔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2)、发源于E高原的某条河流注入东海,该河流可能是(     )
    A、恒河 B、长江 C、叶尼塞河
  • 7、下列常用图例中表示长城的是(     )
    A、 B、 C、
  • 8、读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2)、图中乙点位于①的____方向(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 9、读南、北半球的划分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赤道 C、180°经线
    (2)、图中甲表示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2023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新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了无人机和大型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准作业,2023年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率已达85%以上。

    材料二   下图为1980年和2023年我国主要产棉省区棉花产量(万吨)变化图。

    (1)、与1980年相比,2023年我国棉花主产区已向转移。
    (2)、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新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新疆棉花生产的灌溉水源主要是
    (3)、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4)、简述开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准作业对新疆棉花生产的有利影响。
  •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位于罗斯海恩克斯堡岛,主楼由数十根深入基岩的立柱支撑。考察站所在地常年风向相对稳定,其西侧有一座海拔约40米的山丘,是秦岭站建筑避风的一道屏障。

    材料二   左图为南极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秦岭站主楼景观图。

    (1)、在左图的弧线上用箭头绘出地球自转方向。
    (2)、南极地区多狂风。秦岭站所在地常年风向大致为风,秦岭站主楼建设所采取的防风措施主要有
    (3)、秦岭站建设使用克服了“冷脆现象”的钢材,是为了应对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
    (4)、秦岭站的建成,推动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发展,促进了相关国际合作。列举秦岭站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并流区是指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河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的区域。三江并流区的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河流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形成举世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景观。

    材料二   下图为三江并流区位置及地形略图。

    (1)、“三江并流”的“三江”指的是、澜沧江和
    (2)、三江并流区的地势特征是 , 地表形态特征为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该地区形成三江并流景观的原因。
    (4)、写出一种三江并流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在遭遇该灾害时的避险措施。
  • 13、洪泛森林是指经常在洪水期被长时间淹没的一种雨林。下图为洪泛森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洪泛森林景观最可能是(     )
    A、 B、 C、 D、
    (2)、洪泛森林广泛分布的区域是(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密西西比河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 14、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徐州市人口增长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下表为2021—2023年徐州市人口和民生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年)

    常住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2021

    902.85

    7.1

    6.8

    3.4

    2022

    901.85

    6.3

    7.0

    3.6

    2023

    902

    5.7

    8.0

    3.8

    (1)、徐州市常住人口数量由2022年减少转变为2023年增加。这种变化的出现是由于人口(     )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迁入量多于迁出量
    (2)、2023年徐州市常住人口数量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展 B、气候适宜 C、矿产丰富 D、地形平坦
  • 15、一位摄影师在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拍摄了当地一年中每月同一天的日出方位。下图为根据该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绘制的日出方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1—6月日出方位的变化是(     )
    A、东南-东-东北 B、东北-东-东南 C、西南-西-西北 D、西北-西-西南
    (2)、一年中日出方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运动 B、地球公转运动 C、观测位置变化 D、天气状况变化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北省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历史悠久,因其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在农业景观、生态和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显著特点,于202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涉县地处山区,干旱少雨,石多土薄,土壤贫瘠,旱涝多发。当地村民就地取材,用山石垒起梯田田埂,创造了这一独特的石堰梯田系统。近年来,涉县利用石堰梯田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图1为涉县石堰梯田景观图,图2为涉县石堰梯田田块结构示意图。

    (1)、据图1,指出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田块结构的特点。
    (2)、简述石堰梯田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作用。
    (3)、请为涉县利用石堰梯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是海洋生物学家和极地生态学家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对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发高度关注。

    对此,有同学提出疑问:“小小磷虾, 为何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围绕这个问题,同学们成立了探究小组进行研究。

    (1)、通过查找资料,探究小组了解了南极磷虾的生活习性,并发现南极磷虾具有“固碳”作用,能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南极磷虾的生活习性

    ◇冬季生活在海冰底部的缝隙中;

    ◇每天多次摄食生长在海冰底部的、含有机碳的微型藻类:

    ◇每天多次排出含碳量很高的粪便。

    请你将探究小组绘制的南极磷虾“固碳”过程图补充完整。

    ;②;③

    (2)、探究小组还发现,南极磷虾集中分布在大西洋扇区,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类捕捞和海冰面积变化使该海域磷虾数量明显减少。下图为南极大陆周边海域海冰范围分布图。

    请你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西洋扇区海冰面积的总体变化,并帮助探究小组分析这种变化导致南极磷虾数量减少的原因。

    (3)、磷虾虽小,但由于数量巨大,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小组了解到二氧化碳急剧增加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并通过查找资料绘制了南极部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示意图。

    请你根据探究小组提供的资料,指出南极磷虾大量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4)、南极磷虾因其数量巨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的“粮食”,因而吸引多国集中在大西洋扇区进行捕捞。对于“是否应该将南极磷虾作为一种渔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探究小组成员持有不同观点。

    是否应该将南极磷虾作为一种渔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请你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

  • 18、截至2024年4月30日,深圳累计建成的新能源汽车超充站(超级充电站)达362座,已超过加油站数量。在超充站给汽车充电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预计2024年底,深圳将累计建设1000座超充站,成为领先全球的“超充之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深圳打造“超充之城”有利于(    )
    A、提高车辆行驶速度 B、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C、减少居民出行频次 D、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为了方便市民给爱车充电,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高度集中布局充电站 B、提供超充站一键定位服务 C、增加新能源汽车供应 D、增加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
  • 19、2024年6月5日,深圳D企业宣布在珠穆朗玛峰 (简称珠峰)南坡6000米海拔处,首次成功进行了无人机载重15千克的物资运输测试。本次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最高海拔运输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无人机在珠峰高海拔地区进行载重运输,需克服的困难可能是(    )
    A、森林茂密 B、大风频发 C、冻土广布 D、河流众多
    (2)、与直升机相比,无人机进行高海拔物资运输(    )
    A、运输量更大 B、起降要求更高 C、灵活性更强 D、不受天气影响
    (3)、本次测试成功,意味着在珠峰高海拔地区可利用无人机助力(    )

    ①科学考察    ②环境保护     ③应急救援     ④人员输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2023 年11 月9 日,沿着山西省西部和南部黄河沿岸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全线贯通。下图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A、 B、 C、 D、
    (2)、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3)、除促进旅游业发展外,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贯通还可直接(    )
    A、带动沿线特产外销 B、改善沿途大气质量 C、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D、减少黄河生态破坏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