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全等三角形章末综合检测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24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全等 B、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全等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 2. 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且A=D,AC对应DE , 则(       )

    A、B=E B、C=E C、AB对应EF D、BC对应DF
  • 3. 如图,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     )

    A、72° B、60° C、50° D、48°
  • 4. 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称这样的三角形为格点三角形.那么图中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不含ABC)的所有格点三角形的个数是(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 5. 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给出了证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出入相补法.如图,在ABC中,分别取ABAC的中点D,E,连接DE , 过点A作AFDE , 垂足为F,将ABC分割后拼接成长方形BCHG . 若DE=5AF=3 , 则ABC的面积是(  )

       

    A、20 B、25 C、30 D、35
  • 6. 如图,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可判断△OMP≌△ONP,依据是(  )

    A、SAS B、SSS C、ASA D、HL
  • 7. 小丽与爸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丽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OA与地面垂直,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B处接住她后用力一推,爸爸在距地面1.5m高的C处接住她.若妈妈与爸爸到OA的水平距离BDCE分别为1.2m1.6mBOC=90° , 妈妈在B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

    A、1m B、1.1m C、1.2m D、1.3m
  • 8. 如图,BD=BC,BE=CA,DBE=C=61°,BDE=76° , 则EBC的度数为(        )

    A、12° B、13° C、15° D、25°
  • 9. 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4,则CH的长是(   )

    A、1 B、2 C、3 D、4
  • 10. 如图,在ADEABC中,E=CDE=BCAE=AC , 过AAFDE , 垂足为FDECB的延长线于点G , 连接AG . 四边形DGBA的面积为64,AF=8 . 则FG的长是(     )

    A、8 B、152 C、203 D、6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则1+2+3+4=

  • 12. 如图,BE交AC于点M,交CF于点D,AB交CF于点N,E=F=90°,B=C,AE=AF , 给出的下列五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1=2;②BE=CF;③CANBAM;④CD=DN;⑤AFNAEM

  • 13. 如图,在PAB中,A=B , 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 . 若MKN=40° , 则P的度数为

       

  • 14. 如图,在ACD中,CAD=90°AC=6AD=8ABCD , E是CD上一点,BEAD于点F,若EF=BF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三、综合题

  • 15. 如图,DCFB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B=DEACBDEFBD , 垂足分别为点C、点FCD=BF

    (1)、求证:ABCEDF
    (2)、连结ADBE , 求证:AD=EB
  • 16.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均为小正方形的顶点,用于刻度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作ΔABDΔABC全等(点D与点C不重合);
    (2)、在图2中,作ΔABC的高BE
    (3)、在图3中,作AFC=ABC(点F为小正方形的顶点,且不与点B重合).
  • 17.  如图,在ABC中,DBC延长线上一点,满足CD=BA , 过点CCE//AB , 且CE=BC , 连接DE并延长,分别交ACAB于点FG

    (1)、求证:ABCDCE
    (2)、若BD=12AB=2CE , 求BC的长度.
  • 18. 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是D、E,AD、CE交于点H,AE=CE.

    (1)、求证:BECHEA
    (2)、若BE=8,CH=3,求线段AB的长.
  • 19. 阅读与思考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数学学习笔记,请您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无法直接解答,需要添加辅助线才能解决.比如下面的题目中出现了角平分线和垂线段,我们可以通过延长垂线段与三角形的一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图1,DABC内一点,且AD平分BACCDAD , 连接BD , 若ABD的面积为10,求ABC的面积.

       

    该问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解:如图2,过点BBHCDCD延长线于点HCHAB交于点E

       

    AD平分BAC

    DAB=DAC

    ADCD

    ADC=ADE=90°

    ADEADC中,DAE=DACAD=ADADE=ADC

    ADEADC(依据1)

    ED=CD(依据2),SADE=SADC

    SBDE=12DEBHSBDC=12CDBH

    ……

    任务一:上述解答过程中的依据1,依据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请将上述解答过程的剩余部分补充完整;

    应用: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BE平分CBAAC于点D , 过点CCEBDBD延长线于点E . 若CE=6 , 求BD的长.

       

  •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0),B(0,4),点C为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过点A作ADBC交y轴于点E.

    (1)、 若C点坐标为(3,0),求点E的坐标;
    (2)、 如图②,若点C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且OC<4,其它条件不变,求证:DO平分ADC
    (3)、 若点C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当OC+CD=AD时,直接写出OBC的度数.
  • 21. 在△ABC中,BC和AC边上的高AD、BE交于点F,DF=CD.

    (1)、如图1,求证:∠DAC=∠CBE;
    (2)、如图1,求∠ABC的度数;
    (3)、如图2,延长BA到点G,过点G作BE的垂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H,已知GH=BE,BF=5,AE=2,CG=10,求BH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