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学业水平期中检测 科学试题( 1-2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太平龙迎新春”是龙港市鲸头村的节庆风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鼓手停止击鼓,大鼓仍余音不止,这是因为( )
A、大鼓仍在振动 B、一定是大鼓产生了回声 C、人的听觉“延长”了时间 D、大鼓已停止振动,空气仍在振动2. 下列力的示意图错误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吊灯受到的拉力
C、牙刷毛受到的摩擦力
D、手压弹簧,手受到的弹力
3. 下列各组中,能正确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 )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
A、①-③-④-⑤-②-⑥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④-⑤-③-②-⑥4.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太阳光的颜色之谜。如图表示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的色散实验,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红外线和紫外线所在区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区域的光具有热效应 B、②区域的光能用肉眼观察 C、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D、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都是电磁波5. 2025年10月17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采用“一箭18星”堆叠式布局,将千帆极轨18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燃气,借助推力加速升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受到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燃气 B、火箭加速升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火箭加速升空时受到的推力大于重力 D、火箭升空时如果失去所有外力,将继续加速升空6. 小港冲糖水时,看见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如图所示),能解释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 旅行是发现、解决问题,经历美好的过程。国庆期间,小港和家人一起自驾出行。据此回答第7-8题。(1)、他们驾驶越野车经过泥泞路段时,看见一辆小轿车陷入其中(如图甲所示),小轿车司机踩下油门,但轮胎因打滑受困。小轿车的轮胎如图乙所示,则越野车的轮胎最有可能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2)、经过“音乐公路”时,小港发现路面上分布着特定排列的横向凹槽,如图所示。当汽车以指定速度行驶时,下列关于路面发出音乐的音调高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凹槽越深,音调越高 B、凹槽越浅,音调越高 C、凹槽的间距越大,音调越高 D、凹槽的间距越小,音调越高8. 下面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的水位差来发电的。如图为某时刻潮汐发电站的水位示意图,则甲、乙、丙三点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为( )
A、p甲=p丙> pz B、p甲=p丙<p乙 C、p甲= pz>p丙 D、p甲= pz<p丙二、非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第10题7分,第11题10分,第12题8分,第13题10分,第14题8分, 第15题9分, 第16题9分, 第17题9分, 共70分)
-
10.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太阳能发电站。如图甲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平面镜)。

材料
特性
①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
②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
③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
(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表格中的三种材料可选,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2)、请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图乙画出定日镜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3)、如图乙,太阳落山时,即太阳光C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则∠COD(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 如图甲为美团第四代无人机,自重50N,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人机物流运输,覆盖城市、山区、海岛等全场景。
(1)、美团无人机硬件负责人表示,与上一代相比,新机型中折叠三叶静音桨的设计让飞行噪音下降了50%,这是通过____方法来控制噪声。A、控制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入耳(2)、无人机电力耗尽后还能继续飞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其具有。(3)、图乙为无人机模型,请画出其重力的图示(重心已标出)。(4)、已知无人机的最大载重量为3kg,不计空气阻力,请计算它以最大载重量匀速上升时受到的升力大小。12. 小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应选择(选填“茶色玻璃板”或“平面镜”)。(2)、如图乙,为确定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需在蜡烛B的位置竖直放一个光屏,并用眼睛在(选填“a”、“b”、“c”或“d”)处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3)、生活中到处都有平面镜,小港站在如图丙所示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若将窗户平移打开,则他在P窗户中的像将(选填“随”或“不随’)窗平移;小港向后退一段距离,则他与窗户中成的像之间的距离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 校园内有一批闲置自行车,为改良其刹车性能,兴趣小组对金属与树脂刹车片的摩擦力大小和实际制动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1)、【实验一】比较摩擦力大小。将木块B底面分别牢固粘贴树脂刹车片和金属刹车片,按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拉动木块A,当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记录测力计示数。
实验中拉动木块A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2)、实验中需控制(选填“木块 B质量”或“木块A上表面所受压力”)相同。(3)、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示数大小等于刹车片所受摩擦力大小,请从力学角度分析原因:。(4)、【实验二】实际制动效果测试。用同一自行车分别安装两种刹车片,用大小相同的力按压刹车把,使初速度为50km/h的自行车从运动到静止,记录速度变化的数据如图乙所示。
通勤代步自行车速度一般在12~20km/h。校园自行车改良应选用哪种刹车片?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14. 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港同学取两块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手拿一块,如图甲。
【问题驱动】透过两块凸透镜与一块凸透镜相比,看远处物体成像性质有何不同?
【项目原理】老师告诉他这就是简易的开普勒望远镜,如图乙是成像光路图,其中A'B'是物体AB经过物镜所成的像。
(1)、物镜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2)、通过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会看到一个箭头向(选填“上’或“下”)的(选填“实”或“虚”)像。(3)、【制作步骤】将焦距大的透镜作为物镜,焦距小的透镜作为目镜,分别将它们固定在大小两个纸筒中,如图丙所示。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一、产品结构与功能
物镜、目镜选型完全正确;透镜固定牢固,小纸筒套入大纸筒顺畅,推拉调节灵活;对准远处物体,调节后能清晰看到放大的像
二、原理应用准确性
镜筒总长度符合成像要求约为“物镜焦距+目镜焦距”;能解释“两次成像”的原理
小港的望远镜物镜焦距为20cm,目镜焦距为5cm,将物镜对准最远处的物体,不断推拉小纸筒、诱讨目镜进行观察。他看到了最远处物体最大最清晰的像。此时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约为cm。
15. 如图甲为某品牌的可骑行电动行李箱。
(1)、行李箱底部安装的滚轮利用了方法来减小摩擦。(2)、箱体为ABS材料,其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0000Pa。人坐在行李箱上,和行李箱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 请计算该人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牛。(3)、过安检时,行李箱被放到传送带上(如图乙),与传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共速后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A、共速前,行李箱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共速前,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C、共速后,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向左 D、共速后,行李箱不受摩擦力16. 小港在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之间的折射规律”时,用到的器材及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探究了光由空气进入玻璃的情形,并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入射角 i
0°
15°
30°
45°
60°
75°
90°
折射角 r
★
9.8°
19.7°
28.3°
35.3°
40.6°
41.8°
(1)、 表格中“★”处的数据是。(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调整玻璃砖与激光笔的位置,使光线由玻璃进入空气,当入射角为 30°时,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分析可知此时折射角r的大小大致在____A、30°与 45°之间 B、45°与60°之间 C、60°与 75°之间(4)、小港实验时发现,当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且入射角增大到 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他查阅资料得知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全反射,恰好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作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光线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现有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制成,一束光垂直于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则这束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正确的是。17. 兴趣小组成员用一根弹簧、一块纸板、指针和挂钩等制作了一个弹簧测力计。(1)、【任务一】计算与标定刻度如图甲,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纸板上,(写出标定零刻度的方法);在挂钩上悬挂一个100g的钩码,在指针所指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1N。接着依次增加钩码的个数,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2)、【任务二】测试与评价通过测试,该弹簧的长度和所挂钩码的重力数据如表1,请根据评价量表(如表2).对制作的测力计的量程进行评价,其属于哪一个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
表 1
弹簧所挂钩码的重力/N
0
1
2
3
4
5
7
弹簧长度/cm
6
8
10
12
14
16
19
24
表2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量程
大于6N
0-6N
0-3N
(3)、【任务三】分析与改良
小组成员又挑选了A、B两个弹簧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所得的拉力 F和弹簧伸长量△x的数据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A、B中哪个弹簧,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