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四中2025-2026学年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1094种植物药材,443种动物药材,这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细胞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 2. 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这是利用了(        )
    A、生物数量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 3. 标志着生物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的科学事件是(       )
    A、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B、林奈创立生物分类系统 C、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理论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 4. 龙年春晚歌曲《上春山》是一场美妙绝伦的对古诗词的致敬之旅,其中的诗句也蕴含着生命的现象。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薄寒能几许,春雨满池塘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5. 瑞典科学家林奈和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进行科学研究时都运用的是观察描述法,而科学家哈维在发现血液循环时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归纳演绎法 C、对比法 D、实验法
  • 6.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指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即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生物圈的厚度相比地球的半径而言算“厚”
  • 7.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下列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一组是(  )
    A、甲组阴暗,乙组潮湿 B、甲组有光,乙组无光 C、甲组干燥,乙组湿润 D、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
  • 8. 图是根据“研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该实验可证明(       )

    A、种子的发芽率不受温度影响 B、不同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不同 C、适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 D、种子在25℃时比18℃更容易萌发
  • 9. 小华为了探究水分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找出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修正(        )

    组别

    温度/℃

    光线情况

    空气

    种子数/粒

    水量

    25

    向阳处

    充足

    50

    足量

    5

    向阳处

    充足

    50

    不足

    A、将乙组5℃改为25℃ B、将乙组搬到黑暗处 C、将乙组花生种子数改为100粒 D、将乙组水量改成足量
  • 10. 科学的推测应该具备的要素是(        )

    ①一定的证据②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③凭空想象④主观臆断③严密的逻辑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 11. 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蜻蜓点水,连续阴雨”,主要运用了(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 12. 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9<6 B、6<9 C、6>9 D、9>6
  • 13. 俗话说:“艾叶加陈醋,神仙都让路。”用艾叶和陈醋泡脚有利于身体健康,艾叶中“温经络、祛寒湿”的物质储存在(       )
    A、细胞核 B、液泡 C、线粒体 D、叶绿体
  • 14. 下列关于光学单目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视野内光线较弱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和较大的光圈 B、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C、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物像位于右下方,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 15. 暑假期间明明一家人从安徽老家出发去西藏旅游,妈妈出现了头疼、头晕、恶心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没有足够的氧气供人体细胞利用。细胞内利用氧气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膜
  • 16.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对于大熊猫的细胞来说,特有的结构有(        )

    ①细胞膜、②叶绿体、③细胞壁、④线粒体、③细胞质、⑥液泡、⑦细胞核

    A、③⑥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⑦
  • 17. 下图是植物的某种细胞相关概念图,A紧贴细胞壁,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        )

    A、a只有保护功能 B、把新鲜菠菜叶放冷水中清洗,水不变绿与细胞壁有关 C、B中的“能量转换器”可能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 D、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C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 18. 据报道,生物工程学家开发了一种微流体平台,可模拟细胞分裂的过程。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分裂后的新细胞体积会越来越小 B、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C、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新细胞 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减少了一半
  • 19. 水稻的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一个细胞经过2次分裂后,产生新细胞的个数和每个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4个、12对 B、4个、24对 C、2个、24对 D、6个、12对
  • 20.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的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 21. 蜜柚的营养价值很高,果肉中含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果大皮薄、瓤肉无籽、汁多柔软,被列为柚类之冠。蜜柚的果皮、赢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

    ③薄壁组织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 22. 下列选项中,与人体的皮肤所属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A、消化道内表皮 B、玉米植株 C、番茄果肉 D、鱼的眼睛
  • 23. 下列果蔬的食用部分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A、白菜 B、胡萝卜 C、苹果 D、马铃薯
  • 24. 下图是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苹果皮属于a这一级结构层次 B、苹果属于b这一级结构层次 C、人体的血液属于c这一级结构层次 D、植物体没有d这一级结构层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孔2分,共50分。

  • 25. 如果你在雨后的花园里翻动花盆、搬开墙角的石块,常会看到一群身体略扁、像小西瓜籽似的小动物——它们长椭圆形,颜色是灰褐色或黑色,爬起来一缩一缩的,这就是鼠妇,也叫西瓜虫。有意思的是,刚把花盆挪开时,它们还在爬动,可一见到光,很快就钻回阴暗的缝隙里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光让它们“害怕”了吗?某同学带着这个疑问做了探究实验,请你跟着一起完成实验过程,并理解背后的科学道理。

    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1)、作出假设:
    (2)、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①准备材料:一个长方形鞋盒(代替鼠妇的“生活环境”)、适量湿润的土壤(鼠妇喜欢潮湿,干土会让它们不舒服)、1块不透光的硬纸板(比如快递盒的硬纸)、1块透明的玻璃板、10只健康的鼠妇(提前从花园里收集,实验后要放回原地哦)。②实验步骤:在鞋盒底部均匀铺上一层湿土(厚度约1厘米,保证两侧土壤湿度一样);在鞋盒的中央放10只鼠妇;然后用硬纸板盖住鞋盒左侧的上方(挡住光,形成“阴暗环境”),用玻璃板盖住鞋盒右侧的上方(能透光,形成“明亮环境”);最后把鞋盒放在安静的地方,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数一次两侧的鼠妇数量(数的时候轻一点,别吓到鼠妇),连续数3次,把结果记在下面的表格里。该实验的变量是
    (3)、实验时用10只鼠妇,而不是只用1只,是为了
    (4)、实验中同时设置了“盖纸板的阴暗环境”和“盖玻璃板的明亮环境”,这两种环境除了“光”不一样,其他条件(土壤湿度、温度、鼠妇数量)都相同,这样做是为了形成
    (5)、数据记录与处理:请根据实验观察,将下表中“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观察到的鼠妇数量填进去,某学生的记录如下: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阴暗环境

    7

    8

    7

    8

    9

    明亮环境

    3

    2

    3

    2

    1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6)、根据表格中数据处理的结果,的鼠妇数量更多。结合实验中“鞋盒内铺湿土”的条件,由此可以推断,鼠妇喜欢生活在的地方。
    (7)、实验结束后,正确的做法是(        )(填选项)。
    A、把鼠妇扔进垃圾桶 B、把鼠妇放回花园的阴暗角落 C、留在鞋盒里下次再用
    (8)、如果某同学在实验时,不小心让右侧明亮处的土壤比左侧阴暗处的干了一些,这个实验设计就“不科学”了,原因是
  • 26. 如图是张强同学在参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中,利用网络寻找的几幅照片。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中“穿花蛱蝶深深见”描述了蝴蝶采集花粉的景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蜻蜓点水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2)、“芳林新叶催陈叶”,植物落叶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3)、鲸通常成群结队地在海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游到水面上来,利用头上的喷水孔形成:喷泉,鲸形成“喷泉”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4)、上述几种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 27.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细胞,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若在载玻片上写下字母“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放大的
    (2)、 图中[1]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5] , 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4)、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结构[](填数字)。
    (5)、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结构[]中(填数字)。
    (6)、甲乙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乙细胞外表面有 , 因而细胞在吸足水后不会胀破,而甲细胞不具有。
    (7)、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