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检测卷第四章 《一次函数》B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
1. 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像经过点 , 且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若点 N 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则点 N 的坐标可以是( )A、(-2,2) B、(2,1) C、(-1,3) D、(3,4)2. 对于一次函数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它的图象与轴交于点 B、随的增大而减小 C、当时, D、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3.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4. 一次函数y=kx﹣1(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它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 如图,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前往B地,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地的路程y(km)与时刻t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乙车先到达B地 B、A、B两地相距300km C、甲车的平均速度为 100km/h D、在8:30时,乙车追上甲车6. 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与(其中 , , , , 为常数)的图象分别为直线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7. 一辆快车从A地匀速驶向B地,一辆慢车从B地匀速驶向A地,两车同时出发,各自到达目的地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两车出发2h后相遇 B、A , B两地相距280km C、快车比慢车早h到达目的地 D、快车的速度为80km/h , 慢车的速度为60km/h8. 如图1“燕几”即宴几,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套组合桌,由北宋进士黄伯思设计.全套“燕几”一共有七张桌子,包括两张长桌、两张中桌和三张小桌,每张桌面的宽都相等.七张桌面分开可组合成不同的图形.如图2给出了《燕几图》中名称为“回文”的桌面拼合方式,若设每张桌面的宽为尺,长桌的长为尺,则与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
A、 B、 C、 D、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的图象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 ,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A、 B、 C、 D、10. 甲、乙两人沿相同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0km . 两人前进路程s(单位:km)与甲的前进时间t(单位:h)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晚出发1h B、乙全程共用2h C、乙比甲早到B地3h D、甲的速度是5km/h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
11. 甲、乙两人在一次100米赛跑比赛中,路程s(米)与时间t(秒)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填 (“甲”或“乙”先到终点).
12.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3,6)、B(0,3)两点,交x轴于点C , 则△AOC的面积为 .
13. 学校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小明和小亮分别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上学,两人各自从家同时同向出发,沿同一条路匀速前进.如图所示,和分别表示两人到小亮家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则出发h后两人相遇.
1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交x轴于点A(1,0),交y轴于点B(0,2),以原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C , 交y轴于点D , 分别以点C , D为圆心,大于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E , 作射线OE交AB于点F , 则点F的坐标是 .
15. 已知直线y=m(x+1)(m≠0)与直线y=n(x-2)(n≠0)的交点在y轴上,则 的值是.16. 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行驶路程(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时,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当时,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
17. 研究表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气体温度成一次函数关系.某实验室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进行加热,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气体温度
…
25
30
35
…
气体体积
…
596
606
616
…
(1)、求与的函数关系式;(2)、为满足下一步的实验需求,本次实验要求气体体积达到时停止加热.求停止加热时的气体温度.18. 某品牌储水机的容量是200升,当加水加满时,储水机会自动停止加水,已知加冷水量y(升)和时间x(分钟)的图象如图所示,加水过程中,水的温度t(摄氏度)和x(分钟)的关系: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2)、求储水机中的水加满时,储水机内水的温度.19. 某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多年动物实验,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微克/毫升)与服药后时间x(时)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服药后3小时,测得血液中药物浓度达到最高值9微克/毫升;服药后11小时,测得血液中药物浓度为1微克/毫升.
(1)、请分别求出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测试,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3微克/毫升时,才能对人体产生抗菌作用,试求成人服药后,药物对人体产生抗菌作用的有效时长.20. 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路线匀速步行前往处参加活动.甲比乙早出发 , 两人途中均未休息,先到达处的人在原地休息等待,直到另一人到达处.两人之间的路程与甲行走的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乙步行的速度为之间的路程为;(2)、当时,求关于的函数表达式;(3)、甲出发多长时间时,两人之间的路程为 .21. 山东省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以储调绿”的能源转型路径.某地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座圆柱形蓄水池,通过蓄水发电实现低峰蓄能、高峰释能,助力能源转型.已知本次注水前蓄水池的水位高度为米,注水时水位高度每小时上升米.
(1)、请写出本次注水过程中,蓄水池的水位高度米与注水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式;(2)、已知蓄水池的底面积为万平方米,每立方米的水可供发电千瓦时,求注水多长时间可供发电万千瓦时?22. 自主研发和创新让我国的科技快速发展,“中国制造”正引领世界湖流、某科技公司计划投入一笔资金用来购买A、B两种型号的芯片.已知购买1颗A型芯片和2颗B型芯片共需要750元,购买2颗A型芯片和3颗B型芯片共要1300元.
(1)、求购买1颗A型芯片和1颗B型芯片各需要多少元.(2)、若该公司计划购买A、B两种型号的芯片共8000题,其中购买A型芯片的数量不少于B型芯片数量的3倍.当购买A型芯片多少颗时、所需资金最少,最少资金是多少元.(3)、该公司用甲、乙两辆芯片运输车,先后从M地出发,沿着同一条公路匀速行驶,前往目的地N,两车到达N地后均停止行驶.如图,yp(km)、yz(km)分别是甲、乙两车离M地的距离与甲车行驶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甲车的速度是km/h.
②当甲、乙两车相距30km时,直接写出x的值.
23. 一条公路上依次有A、B、C三地,一辆轿车从A地出发途经B地接人,停留一段时间后原速驶往C地;一辆货车从C地出发,送货到达B地后立即原路原速返回C地(卸货时间忽略不计)。两车同时出发,轿车比货车晚到达终点,两车均按各自速度匀速行驶。如图是轿车和货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距离y(单位:km)与轿车的行驶时间x(单位:h)之间的函数图象,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的值是 , b的值是;(2)、在货车从B地返回C地的过程中,求货车距出发地的距离y(单位:km)与行驶时间x(单位: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3)、直接写出轿车出发多长时间与货车相距40km。24. 【知识链接】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过程:如图①,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中,分别盛满甲、乙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小铝块分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A、B的下方,从离桌面20cm的高度,分别缓慢浸入到甲、乙两种液体中,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探究浮力大小的变化.(溢水杯的杯底厚度忽略不计)
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总结公式:当小铝块位于液面上方时,F拉力=G重力;当小铝块浸入液面后,F拉力=G重力﹣F浮力 .
【建立模型】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实验小组发现:弹簧测力计A , B各自的示数F拉力(N)与小铝块各自下降的高度x(cm)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解决问题】
(1)、当小铝块下降10cm时,直接写出弹簧测力计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2)、当6≤x≤10时,求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拉力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当弹簧测力计A悬挂的小铝块下降8cm时,甲液体中的小铝块受到的浮力为m(N),若使乙液体中的小铝块所受的浮力也为m(N),则乙液体中小铝块浸入的深度为n(cm),直接写出m , n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