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字词解码·品诗意肌理
-
1. 阅读与活动相关的句子,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在校园的小路上漫步,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听鸟儿在枝头呢喃 , 心中满是宁静与欢喜。
②诗歌朗诵会上,选手们 (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态美好、身姿轻盈)的姿态、饱含深情的朗
诵,让大家沉醉其中。
③校园文化墙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题字笔力遒劲,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豪情与担当。
(1)、结合第①句语境,给“呢喃”的“呢”选择正确的读音( )A、ne B、ní(2)、结合第②句拼音、释义及语境,填写词语:(3)、下列选项中的“风流”与第③句中的“风流”,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 D、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韦庄《思帝乡·春日游》)二、诗境溯源·悟情怀底色
-
2. 活动需打造“景致抒怀”诗词长廊,请你结合所学补全下列内容。
古诗文善借景致抒情怀:范仲淹笔下《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①”的壮阔之景极具画面感;欧阳修笔下《醉翁亭记》中“② , 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感慨暗藏与民同乐的胸襟。战乱中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以“露从今夜白,③”写尽思乡情切;漂泊里刘长卿凭吊贾谊宅,用“④ , 怜君何事到天涯”暗抒怀人伤己之苦。若为诗词长廊“忧乐情怀”专区选句,《岳阳楼记》中的“⑤ , ⑥”最契合,理由是:⑦。
三、请结合《艾青诗选》,完成“艾青诗韵”特色展区的相关任务。
-
3. 展区拟陈列“泛黄的旧地图”“点亮的台灯”这两件校园易寻的展品,均与《艾青诗选》的核心意象深度关联。(1)、请为“泛黄的旧地图”匹配对应的诗歌意象,并阐释该意象在诗作中的核心内涵。
意象:
内涵:
(2)、有同学提出“点亮的台灯”可与“黎明”意象建立关联,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二者的意象特质说明理由。4. 仿照艾青诗歌“以小见大”的创作特点,借“伞”的意象续写诗句。伞说:我考虑的不是遮雨或遮阳,
我想的是——
暴雨中,;
烈日下,。
四、(17分)
-
5. 班级开展“茶香新世代”主题研读活动,请你参与。
风庐茶事
宗璞
①茶在中国文化中占特殊地位,形成茶文化。不仅饮食,且及风俗,可以写出几车书来。但茶在风庐,并不走红,不为所化者大有人在。
②老父一生与书为伴,照说书桌上该摆一个茶杯。可能因读书、著书太专心,不及其他,以前常常一天滴水不进,有朋友指出“喝的液体太少”。他对茶始终也没有品出什么味儿来,茶杯里无论是碧螺春还是三级茶叶末,一律说好,使我这照管供应的人颇为扫兴。这几年遵照各方意见,上午工作时喝一点淡茶。一小瓶茶叶,终久不灭,堪称节约模范。有时还要在水中夹带药物,茶也就退避三舍了。
③外子仲擅长坐功,若无杂事相扰,一天可坐上十二小时,照说也该以茶为伴。但他对茶不仅漠然,更且敌视,说“一喝茶鼻子就堵住”,天下哪有这样的逻辑?真把我和女儿笑岔了气,险些当场送命。
④女儿是现代少女,喜欢什么七喜、雪碧之类的汽水,可口又可乐。除在我杯中喝几口茶外,没有认真的体验。或许以后能够欣赏,也未可知,属于“可教育的子女”。近来我有切身体会,正好用作宣传材料。
⑤前两个月在美国大峡谷,有一天游览谷底的科罗拉多河,坐橡皮筏子,穿过大理石谷,那风光就不用说了。天很热,两边高耸入云的峭壁也遮不住太阳。船在谷中转了几个弯,大家都燥渴难当。“谁要喝点什么?”掌舵的人问,随即用绳子从水中拖上一个大兜,满装各种易拉罐,熟练地抛给大家,好不浪漫!于是都一罐又一罐地喝了起来。不料这东西越喝越渴,到中午时,大多数人都不再接受抛掷,而是起身自取纸杯,去饮放在船头的冷水了。
⑥要是有杯茶多好!坐在滚烫的沙岸上时,我忽然想,马上又联想到《孽海花》中的女主角傅彩云做公使夫人时,参加一次游园会,各使节夫人都要布置一个点,让人参观。彩云布置了一个茶摊。游人走累了,玩倦了,可以饮一盏茶,小憩片刻。结果茶摊大受欢迎,得了冠军,摆茶摊的自然也大出风头。想不到我们的茶文化,泽及一位风流女子,由这位女子一搬弄,还可稍稍满足我们民族的自尊心。
⑦但是茶在风庐,还是和者寡,只有我这一个“群众”。虽然孤立,却是忠实,从清晨到晚餐前都离不开茶。以前上班时,经过长途跋涉,好容易到办公室,已经像只打败了的鸡。只要有一盏浓茶,便又抖擞起来。所以我对茶常有从功利出发的感激之情。如今坐在家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两个小人在土上”的“坐”家,早餐后也必须泡一杯茶。有时天不佑我,一上午也喝不上一口,搁在那儿也是精神支援。
⑧至于喝什么茶,我很想讲究,却总做不到。云南有一种雪山茶,白色的,秀长的细叶,透着草香,产自半山白雪半山杜鹃花的玉龙雪山。离开昆明后,再也没有见过,成为梦中一品了。有一阵很喜欢碧螺春,毛茸茸的小叶,看着便特别,茶色碧莹莹的。喝起来有点像《小五义》中那位壮士对茶的形容,香喷喷的,甜丝丝的,苦因因的。这几年不知何故,芳踪隐匿,无处寻觅。别的茶像珠兰茉莉大方六安之类,要记住什么味道归在谁名下也颇费心思。有时想优待自己,特备一小罐,装点龙井什么的。因为瓶瓶罐罐太多,常常弄混,便只好摸着什么是什么。一次为一位素来敬爱的友人特找出东洋学子赠送的“清茶”,以为经过茶道台面的,必为佳品。谁知其味甚淡,很不合我们的口味。生活中各种阴错阳差的事随处可见,茶者细枝末节,实在算不了什么。这样一想,更懒得去讲究了。
⑨妙玉对茶曾有妙论,一杯曰品,二杯曰解渴,三杯就是饮驴了。茶有冠心苏合丸的作用,那时可能尚不明确。饮茶要谛应在那只限一杯的“品”,从咂摸滋味中蔓延出一种气氛。成为“文化” , 成为“道” , 都少不了气氛,少不了一种捕捉不着的东西,而那捕捉不着,又是从实际中来的。
⑩若要捕捉那捕捉不着的东西,需要富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境,这两者我都处于“第三世界”,所以也就无话可说了。
(选自《风庐散记》,有删改)
(1)、文中“风庐”四人对茶的态度各不相同,请浏览全文,补全表格。人物
态度
具体表现
探究结论
父亲
不太讲究
解渴即可,不求品质
④结合全文,分析“风庐”四人对茶的态度差异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
外子仲
①
堵塞鼻子,不通气闷
女儿
有待教化
②
“我”
忠实热爱
③
①②③④
(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探究
任务
A.以前上班时,经过长途跋涉,好容易到办公室,已经像只打败了的鸡,只要有一盏浓茶,便又抖擞起来。
(1)请从修辞角度对此句进行赏析。
B.成为“文化”,成为“道”,都少不了气氛,少不了一种捕捉不着的东西 , 而那捕捉不着,又是从实际中来的。
(2)联系上下文,说说“捕捉不着的东西”具体指什么。
(3)、文中引用《孽海花》《小五义》等文学典故有什么作用?(4)、活动中,有同学认为:“年轻人不喝茶是文化断层”,也有同学反驳:“喝奶茶也是传承”。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链接材料
“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周作人《喝茶》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卢仝《七碗茶歌》
五、(13分)
-
6. 校团委开展“书博探源·书香致远”研究活动,请你参与。
十八载春秋流转,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重回山城重庆。7月25日至28日,这场与书香的“双向奔赴”,正以百万书卷为基座,揭晓一场文化盛会历久弥新的“长红密码”。
材料一
①本届书博会除主会场外,在南岸区、大足区设立分会场,并在京东、当当等平台设立线上专区,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展示平台,旨在营造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8万平方米的展区、5大展馆、4500余个展位、9个特色专题展……本届书博会吸引来自全国30余个省区市的1000余家出版发行单位踊跃参展,线上线下汇聚超百万种图书,种类丰富,涵盖了文学、少儿、学术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
(选自华龙网)
材料二
打开书博会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多元形式让阅读文化“活”起来。
打开方式
具体做法
书博会+文创
各地方展台专设文创专区,“老北京记忆”胡同主题装饰画、湖南展区精选湘绣丝巾、保定特色美食驴肉火烧被设计成抱枕……一系列融入地域特色的文创好物让读者驻足。
书博会+文物
作为重庆本土文化瑰宝,大足石刻不仅展出了《大足石刻全集》等权威出版物,还带来了石刻造像复刻品——南山石窟的天尊巡游图,让观众看到石窟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演变历程,以及最终在巴渝大地上完成中国化的壮阔篇章。
书博会+阅读活动
文化大咖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互动,让读者近距离感受到文学魅力:“读者大会”邀请专业学者探讨阅读在新时代的意义和方法;“陆海讲读堂”邀请文化名人等举办大型讲座和签书活动……
书博会+“千万”优惠
书博会组委会推出“200万元文化惠民购书券”专项补贴、在线上或线下购书满100元,可免费游览大足石刻等景区……
书博会+科技赋能
材料三
①书博会期间,九龙坡区联合区内部分实体书店开展了一系列预热活动,致力于书香九龙建设,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九龙书城打卡送券并举办互动科学教育等体验活动、五洲书店推出小小图书管理员——“护苗”社会实践活动、军哥书屋评书话历史……
②文创周边精美,颇具设计感的空间,兼具咖啡厅、餐吧、桌游吧等多种功能……眼下,九龙坡区各种高颜值书店不断涌现,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往打卡,有些书店还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以下是“西西弗书店”在书博会期间的相关数据:

材料四
①兼具多功能的高颜值网红书店不断涌现,然而不少人只将书店当做纯粹的打卡地,“看书两分钟,拍照两小时”的做法数见不鲜,网友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
网友1:书店就是书店,搞那么多花样,一点儿也不清净!
网友2:“全球最美书店”南京先锋书店竟然禁止拍照,这就是“自断财路,不知死活”。
网友3:我们只要打开电子书App就能随时看书的今天,实体书店要如何存活下去?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届书博会首次设立线上专区,有效突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1000余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 B、“书博会+文物”模式中,大足石刻相关展品仅以出版物形式呈现,并未涉及实物或复刻品展示。 C、九龙坡区通过联合实体书店开展预热活动,旨在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完全取代传统书店功能。 D、材料四中网友对“网红书店”的争议,反映出实体书店在当代社会面临定位与功能的双重挑战。(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书博会历久弥新的“长红密码”有哪些。(3)、网友“逛展小白”称书博会逛展体验不佳。请结合生活经验,在材料二中以“书博会+科技赋能”的打开方式,为书博会补充一条对应的具体做法,提升读者的逛展效率与体验感。逛展小白:“书博会太大了,逛了半天像无头苍蝇,特色展品找不到,热门活动总错过,也缺少沉浸、互动式阅读过程,感觉白来一趟……”
(4)、针对材料四中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请结合上述材料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当代实体书店应如何平衡文化功能与商业经营”这一问题的看法。六、(18分)
-
7. 学校举办“亭竹品读”文化品鉴活动,请你参与。
【甲】
溪亭①
林景熙②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释】①溪亭:临溪水的亭子。②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持节自守,隐居平阳。
【乙】
尚节亭记(节选)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A.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B.澹①乎无营②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③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注释】①澹:淡泊。②营:钻营。③尚:崇尚。
(1)、结合方法提示,解释下列乙文中加点的词。文言词语
释义方法
解释
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成语联想法:鲜为人知
(1)
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课内迁移:名之者谁(选自《醉翁亭记》)
(2)
世衰道微
查阅字典法:①道路;②方法;③道义;④述说
(3)(填写序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把握诗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诗文
《溪亭》
《尚节亭记》
记述对象
溪亭
竹
对象特征
空旷清幽
①
人物情绪
②
喜
推断依据
③
“予观而喜之”“吾又安得不喜之哉”,用一陈述句、一反问句,直接抒发了喜悦之情
(4)、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参照示例,在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完成批注。示例: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批注:“也”字,感叹语气,表达作者对山水之景的喜爱以及沉浸其中的乐趣。
乙文句子:A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 B.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我选 批注:
(5)、如若将两则诗文进行单元归类,你觉得它们适合放在哪一主题单元?并请仿照示例,为其撰写一则主题引导语。A自然风情篇 B.人物风节篇
【示例】九上第一单元主题引导语:本单元课文都是现代诗歌名篇,情感真挚而动人。有的抒发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豪情,有的表达对土地民族的深沉爱恋,有的吟咏个人与家国无法割舍的绵长思念,有的赞颂生命中至真至美的温暖爱意。阅读这些经典诗作,要用心体会意象的隽永与情感的张力,在语言的韵律中,丰富审美体验,陶冶美好情操。
七、班级开展写作活动,请你参与。(50分)
-
8. 写作。
回望初中生活,既是个人经历的反省,更是人生经验的总结。让我们一起参加“学弟学妹,请听我说”活动,为即将入学的七年级新生介绍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请写一篇文章,围绕初中语文学习讲故事、说体会、谈看法、提建议。
提示:①全面回顾你的初中语文学习经历,评估得与失,梳理出值得记取的经验和教训。②要考虑七年级新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文章的内容。③结合学习经历写,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更有感染力。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