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4章 能代谢与平衡 专题1 基础复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3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毛尖炒鸡蛋是河南的一道特色美食,深受民众喜爱。这道菜巧妙地融合了信阳毛尖的清香,鸡蛋的鲜美,别具地方风味。鸡蛋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A、糖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2. 下列有关生物营养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 B、人类以现成有机物为食,属于异养 C、蘑菇可以在朽木上生长,属于自养 D、捕食、寄生、腐生都属于异养3. 某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利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B、该实验测得的能量完全等于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C、实验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试管底部 D、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能量的散失4. 图是四种食物中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示意图。某同学患贫血症,则该同学饮食中最好应多摄取哪一种食物 ( )
A、食物甲 B、食物乙 C、食物丙 D、食物丁5. 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某兴趣小组同学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了2 mL 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四支同种滴管分别滴加黄瓜、青椒、芹菜和白菜的菜汁,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结果如下:(维生素 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试管编号
1
2
3
4
高锰酸钾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
菜汁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滴加滴数
14 滴
8滴
15 滴
11滴
分析得出维生素 C含量最高的蔬菜是( )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6.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甲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③图乙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④图乙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相同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7. 如图是一段小肠(a)、环形皱襞(b)及小肠绒毛(c)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时需要将一段小肠横向剪开 B、a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 C、环形皱襞b只增加小肠消化表面积,与吸收无关 D、c内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8. 下列有关酶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使所有反应都能进行 B、随着反应的进行,酶的量将会减少 C、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D、生物体内的酶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9. 某同学为测定某未知固体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下表: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酶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0.1克
4毫升
b毫升
是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a克
0毫升
c毫升
是
30分钟
食物块消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处数值分别为0.1、 0、4 B、将蛋白酶溶液换成胰液,仍能得出实验结果 C、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D、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10. 其他条件适宜,探究pH对小麦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13
②由图可推断,该淀粉酶在时比时活性低
③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pH连续从7升至13,淀粉的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减慢
④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pH连续从13降至7,淀粉的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增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 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是用半合成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做成。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胶囊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时,结构④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结构⑥内含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面积12.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有利于大量分泌胆汁 B、②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有利于暂时储存食物 C、③离小肠比较接近,有利于消化液快速进入小肠 D、④是大肠,其肠壁较薄,有利于吸收水分13. 下列有关实验取材、现象等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的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
B、
图中,向左轻推载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匀的血膜,并且不会破坏血细胞.
C、
图中,选择尾鳍作为显微镜下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为尾中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
D、
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
14. 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 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肾脏内尿素含量的变化,则AB段变化发生在肾小球 B、若曲线表示肺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则OA 是肺静脉,管壁较薄 C、若曲线表示小肠内氧气含量变化,则BC是静脉,流的是静脉血 D、无论血液流经什么器官,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AB段是毛细血管15. 感冒常伴有发热、乏力、咳嗽不止的症状,医生可采用静脉注射或雾化(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由鼻腔直接吸入)等治疗方案。两种治疗方案血液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持续39℃发烧时产热大于散热 B、发烧乏力是因为高温降低了酶的活性 C、雾化时药物需2 次进入心脏才能到达肺部 D、针对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雾化的治疗效果始终比注射好16. 如图为人体心脏、肝脏和肾脏之间血液循环的示意图,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血管,则甲和乙、丙和丁血液中尿素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甲<乙, 丙<丁 B、甲<乙, 丙>丁 C、甲>乙, 丙<丁 D、甲>乙, 丙>丁17.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A血管表示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头刺入的血管 B、乙图为某人的心动周期,可知此人心率为80次/分 C、丙图中,若曲线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丙图中,若血管B表示进食后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则曲线表示血糖含量的变化18. 校园内的宣传牌——“小草青青,请勿践踏”,提醒学生要爱护草坪,因为践踏草坪会影响小草根的有氧呼吸。下列关于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植物都能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 B、人在长跑时,需要无氧呼吸辅助补充能量 C、大多数动植物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D、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过多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意义一样,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C、苹果放久后,由于有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所以有酒味 D、无氧呼吸是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20. 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在条件Y下进行的呼吸可进行酿酒 B、酵母菌在条件X下进行的呼吸被称为发酵 C、物质a是水,物质b是二氧化碳 D、等量葡萄糖在条件X下比在条件Y下产生的能量多21. 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各系统相互作用维持着人的生命活动。如图是人体某四大系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甲中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是胃 B、系统乙在吸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C、系统丙只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 D、系统丁中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22.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的排泄途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经①排出体外的物质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④指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产生尿意 D、⑤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23. 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这种色素不容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食用红心火龙果后,该色素会随尿液或者粪便排出,形成红色尿液或粪便。如图为某健康成年人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甜菜红素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B、甜菜红素被排出体外的途径是①→②→③→④ C、甜菜红素不能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D、某人没有吃含色素的食物,但尿液中也出现红色,经检查,尿液中存在红细胞,那么最有可能是肾单位中的②发生了病变。24. 人体的排泄途径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③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D、④指呼吸系统,将二氧化碳和少量水排出体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