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监测 科学(1-2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
1. 人们常从“色、香、味”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质量。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A、视觉、嗅觉、味觉 B、视觉、嗅觉、热觉 C、视觉、嗅觉、触觉 D、触觉、嗅觉、味觉2.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我们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节奏3. 一只小鸭子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A、
B、
C、
D、
4.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B处应是红光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5.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6. 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把的A点比B点省力,表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7. 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科学教材的质量约为5kg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C、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 D、一辆家用轿车受到的重力约为1000N)8. 如图所示,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车厢内水平光滑的桌面上放着小球A、B,A的质量较大,在火车突然停止时,两小球会由于惯性而运动,在它们离开桌面前 (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可能相碰 D、无法判断9. 日常生活生产中,常常根据需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 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10.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两边挂等质量的钩码,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如图所示),放手并观察其能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A、大小是否要相等 B、方向是否要相反 C、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1. 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保持静止,当逐渐增大外力F时,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无法确定12. 如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 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牛,则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
A、1牛、0 B、0、1牛 C、1牛、1牛 D、1牛、2牛13. 如图所示,人在潮湿地面上行走时容易滑倒。在滑倒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人没有惯性 B、此时人与地面没有摩擦力 C、此时人受力不平衡 D、此时人的运动状态不改变14.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 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5. 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恰好也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
16.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 这句话形容的是嗅觉的现象。17. 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比赛中,运动员何金博克服大风等不利因素获得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冠军。他在比赛时的情景,他用力向后撑雪杖后,向前加速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同时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18.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是 , 入射角的度数为 , 折射角的度数为 , 界面AB(填“左”或“右”)方是空气。
19. 小兴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如图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填“虚”或“实”)像, 真正的虾在水中(填“C”“D”“E”或“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0. 请根据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1. 如图,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一侧。在图中画出S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须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2. 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通过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来完成检查(如图),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视力表到被测者小莉眼睛的距离为1m。
(1)、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小莉应向她的(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2)、小莉站起来以0.6m/s的速度朝平面镜方向走了2s后,她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m;23. 质量为0.5kg的小球被抛出去后,如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受到的作用,该力的大小是N,该力的方向是。24.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右且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方向K平向(填“左”或“右”),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
25.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2)、小王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 轴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方。请回答:
(1)、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2)、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后,用直线把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通过本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有些同学这个过程认为不合理,理由是;(3)、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A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填“升高”或“降低”);(4)、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明在白纸上标记出 a、b、c 三点,如图乙。他应分别测出(填“a 、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2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m;(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____;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3)、保持图乙中的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乙中凸透镜换成焦距更的(填“大”或“小”);(4)、如图乙,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通过移动透镜到厘米刻度处,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28. 下图1为小明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明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选填“增大”或“减小”)(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9.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长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兴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填“大”或“小”);(2)、小兴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甲中 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3)、小兴后来又想了一种方法,把压强计分别浸入甲、乙两杯液体中,使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相等,则金属盒所处位置(填“深”或“浅”)的是酒精。(4)、小强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你认为小强应采取下列操作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有哪些(选填序号)。①换用更细的U形管 ②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③换用长的U形管 ④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四、综合题(第30题6分,第31题8分,第32题7分,第33题10分,共31分)
-
30. 小科制作了一个简易竹筒鼓,如图所示,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制作步骤:
a.用竹筒作为鼓体,选择一端作为鼓面。
b.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竹筒的鼓面端口,并用胶带固定。
c.将两条橡皮筋分别沿竹筒的长轴方向拉紧,使塑料薄膜保持紧张状态。
d.使用小木棒作为鼓槌,击打鼓面,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与传播原理:项目
原理描述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塑料薄膜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这种介质进行传播。
(2)、小科先后用不同的力度击打竹筒鼓,发现鼓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同,请解释原因。(3)、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声音会马上停止,在防止噪声的措施中,与该操作原理相同的是____。A、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 B、城市街道禁止鸣笛 C、道路上设置隔声板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3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选填“①”或“②”)。(3)、长时间用眼后,会使眼睛干涩,有的同学喜欢用眼药水对其进行缓解。下列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是____。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32.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如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 20
-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 (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根据图像找出温度为5℃时声速为 m/s。(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3)、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为多少米?33. 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 V/L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车轮个数
6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